初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探究

2017-09-30 04:19聂玉兵王丽萍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探究评价教学模式

聂玉兵+王丽萍

翻转课堂是从“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重新规划了课堂使用时间,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 翻转课堂的应用意义

1.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无法满足当下教育的发展需求,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引入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确保课堂教学的时代性与有效性,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

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翻转课堂教学视频的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它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情况,以放松、舒适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不懂的地方可以重新播放或回放,以便更好地克服难点。其中,采用的视频资料,既可以是网络中的名师资源,也可以是本校教师的自制视频,教师在对其进行反复改进之后,将效果最好的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参考学习。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灵活多变,不仅有助于促進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协作探究。

3.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翻转课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风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观看视频前,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视频播放的节奏,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在线询问,这就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当面提问的尴尬,所以学生可以毫无心理压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既可以提问,又可以回答,从而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远程监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他们的难点与困惑,为在实际教学中突破教学难点奠定基础。

4.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如果想要观看视频学习内容,就必须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能和网络知识,如如何搜索、播放、暂停、回放、重复播放、截屏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从而引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其主动探究如何保存文档、制作表格、上传下载等,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技能。此外,课外时间是属于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翻转课堂既能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主动学习意识。同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能通过积极合作互动,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 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课前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课前播放教学视频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使其在观看过程中能自主观察、感受、思考、探究,获得完整的知识体验,这有助于深入理解课堂知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活动应该是一种自主行为,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参与学习,才能真正调动内在动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拍摄和设计微视频,发挥其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例如,在讲授《难忘九一八》一课时,教师先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制作成微视频,然后通过QQ群或班级网站等平台让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在制作微视频时,教师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确保内容的系统性,使其能够透彻分析知识结构,启发讲解知识内涵。同时,视频内容应简短精悍,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知识核心。因为过于冗长的讲解非但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反而会引发他们的厌烦情绪,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此外,还应注重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及语言表述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使教师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知识的讲解,确保预期的教学成果的达成。

2.课中配合任务驱动丰富学生体验

任务驱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配合任务驱动学习,可以有效克服学生的惰性心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在课堂上“学什么”以及“怎么学”。还是以《难忘九一八》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①哪些因素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联系“九一八事变”的学习,思考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大体经过是什么?③西安事变的结局如何?什么力量推动了这一结局的出现?这一结局对中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另外,教师应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还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良好的品质。

3.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由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部分组成。教师评价旨在突出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反思,让其从中发现优点和不足;学生评价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探究意识,让其对教学流程提出建设性意见。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可程度,如学习资源是否完善、自主学习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反馈,更好地改进教学流程。此外,学生可以在学习资源上留言和评价,以便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及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教师评价应全面详细,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课堂交流、考试成绩等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展示学生的综合水平。

总之,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设计翻转课堂,这样才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03.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98.

[3]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7):176-177.

[4]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123-124.

[5]李凑,刘赣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SWOT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55.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评价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