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的精准脱贫模式

2017-10-09 00:31游俊丁建军冷志明
中国扶贫 2017年19期
关键词:洞村工作队精准

游俊+丁建军+冷志明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的首提地,肩负着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扶贫模式与经验的历史使命。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该村成为了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扶贫脱贫成效显著的典范。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经验

(一)规划引领,实施精准发力

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是“六个精准”解决“四个问题”。十八洞村在深刻理解上述精准扶贫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以规划为引领,通过制定全村整体发展规划、扶贫脱贫项目规划和农户个体脱贫规划等系列规划,实施精准发力。

1.全村整体发展规划。工作队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可复制、可推广”6字原则,为十八洞村制定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

2.扶贫脱贫项目规划。在全村整体发展规划的统领下,十八洞村结合“五个一批”制定了一系列相互支撑的扶贫脱贫项目规划。

3.农户个体脱贫规划。在全村整体发展规划、扶贫脱贫项目规划的基础上,工作组通过精准识别,根据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实际困难,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将贫困户落实到具体的扶贫项目中,为贫困户制定个体脱贫规划。

(二)党建先行,增强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加强基础组织”、“增强内生动力”。花垣县委县政府以驻村帮扶工作队、村支两委和青年民兵突击队建设为载体,以转变观念、提升群众思想道德水平为方向,形成了“党建先行,增强内生动力”的经验。

1.精选驻村帮扶工作队。2014年1月,花垣县委组建成立十八洞精准扶贫工作队,长年驻村开展工作。工作队进村挨家串户访贫问苦,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工作,真正發挥了“火车头”的作用。

2.加强村支两委建设。工作队召开选举大会,推选年轻有为的大学生村官担任村支书,推选致富能手担任村主任、村支两委成员。配备建制专干为村主干,增配9名村主干助理,并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筑牢了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

3.组建青年民兵突击队。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把村里20多名在家的年轻人组织起来,组建“十八洞村青年民兵突击队”,帮助村里欠缺劳力的农户编竹篾条、糊泥巴墙、铺青石板,使全村“五改”工程稳步推进。

(三)机制创新,确保脱贫成效

十八洞村为了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在“扶持谁、怎么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形成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1.“七步法+九不评+道德星级评价”的精准识别经验。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以来,认真入户调查核实并结合实际制订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贫困户识别工作做法》,制定“十八洞村贫困农户识别九个不评”的标准。按照七步程序进行申请,并张榜公布结果。同时,探索思想道德星级管理模式。以组为单位,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全体村民大会,与会人员从支持公益事业、遵纪守法、社会公德等六个方面进行公开投票,当场宣布评选结果。评选结果定期在全村大会上公开表彰,激励先进,实行挂牌管理。

2.“短中长兼顾+异地化+市场化+组织化”的产业扶贫经验。一是产业布局中短、中长期产业兼顾。工作队确定了种植、养殖、苗绣、劳务、乡村游五大产业为主的发展思路。其中,劳务输出经济、苗绣织锦加工、农家乐等为短期扶贫产业,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红色旅游以及十八洞景区旅游等为中长期产业。二是异地化产业发展模式。在花垣县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里流转土地970亩进行猕猴桃产业建设,并组建果业公司,对猕猴桃产业进行公司化运作。目前,正以同样的模式发展十八洞山泉水厂、水电站、酒厂等。三是市场化方式创新。十八洞村率先在湘西州推行电商扶贫,同时与本地电商领头羊企业盘古电商开展合作、搭建“湘西为村”网络平台等,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市场和品牌培育。四是提升组织化程度。组建苗绣、牧业等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探索股份合作扶贫,组建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猕猴桃产业。

3.“全域规划+全民参与+五个统一”的旅游扶贫利益联结经验。一是坚持全域规划。在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总局关心下,将十八洞纳入全县旅游“五大景区”总体布局,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文化,引入外部企业开发本村“红色旅游”“神秘苗寨”“峡谷溶洞游”等。二是全民参与开发推出苗家腊肉、农家豆腐、苗鱼、苗鸭等民族特色餐饮,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景区民居改造,实施了改厨、改厕、改浴等“五改”,建成村级游客服务中心等景区配套设施,开发苗族“三月三”“赶秋”“过苗年”等传统节庆。三是“五个统一”。村里成立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对“农家乐”实行统一接团、统一分流、统一结算、统一价格、统一促销“五统一”管理模式。“农旅园”开发结合方面,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村集体+观光体验旅游”的模式,由公司统一运营。

(四)要素整合,形成扶贫合力

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即在回答“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问题上,要做到“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显著,与整合社会扶贫力量、统筹扶贫资源,形成扶贫合力不无关系。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扶贫机构协同。十八洞村充分发挥了工作队、村支两委、民兵突击队的基层组织作用,以规划为蓝本、以项目为载体,主动协调各级各部门的扶贫政策、扶贫资源,使各部门的扶贫工作在十八洞村有序开展,释放协同效应。

2.扶贫资金统筹。第一,十八洞村的建设资金由相关职能部门向上“争资上项”,鼓励爱心企业捐资建设,同时大力招商引资。第二,积极与县农村商业银行对接、合作,发放小额信贷。第三,通过以财政扶贫资金、农户入社资金、无偿社会帮扶资金或捐赠资金、占用费转入本金“四位一体”的聚资方法,发展壮大村级“互助金”规模。endprint

3.社会力量整合。移动、联通、电信在村建立了村级电商服务站、村级金融服务站、村级邮政便民服务站。湖南盘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村里建设了电子商务平台,解决农副产品对外营销难题。借助中国邮政的“邮三湘”网络平台,向游客销售村内4060株桃树的采摘权,与五新公司等四家公司签订苗绣订单协议,为苗绣合作社提供稳定销路。引入首旅集团华龙公司、北京消费宝公司,斥资6亿元打造以十八洞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实现乡村旅游“升级”。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启示

十八洞村的巨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十八洞村的实践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内涵,切实践行精准扶贫方略的具体行动,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要求,积累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也为继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构建扶贫脱贫的“中国模式”带来以下启示。

(一)全面把握精准扶贫内涵,协同推进精准扶贫方略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我国减贫发展新阶段提出来的脱贫攻坚指导思想、基本方略。十八洞村的实践表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精准扶贫思想内涵,把“四个问题”、“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和“四个切实”看作是“精准扶贫”思想、方略的有机构成部分,同时加以协同推進,不折不扣地以“四个切实”和“六个精准”为标尺,依托“五个一批”,解决“四个问题”。

(二)因地施策制定减贫方案,“扬长补短”实现持久脱贫

十八洞村的实践严格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工作队在反复调研、征询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十八洞村的整体发展规划,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与原生态协调统一、建筑与民族特色完美结合”的发展原则,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改造保持苗寨原有的景观风貌,彰显苗乡民族文化特色,依托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特色等发展以乡村旅游、苗绣加工、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等五大支柱产业。同时,积极整合社会扶贫力量、统筹社会扶贫资金、协同各级各类扶贫主体,借助外力弥补自身在减贫和发展中面临的设施滞后、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的短板,真正做到“扬长补短”。可见,十八洞村的巨变不是偶然,也不会是个案,而是在精准扶贫思想和方略的指导下,因地施策制定减贫方案、“扬长补短”实施减贫的必然结果。

(三)创新突破脱贫时空局限,正确处理四组基本关系

十八洞村在精准扶贫实践中“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全域旅游规划、增强内生动力、整合社会扶贫力量、短中长期产业组合布局以及“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等方面的成功探索表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还应通过创新突破时空局限,正确处理好以下四组关系。

1.外部帮扶与内生发展的关系。十八洞村在内生动力挖掘方面,通过党建先行,精选驻村工作队、加强村支两委建设、组建民兵突击队和道德星级管理探索,转变了村民观念,增强了内生动力;在外部帮扶方面,通过协同各级各类扶贫主体、统筹扶贫资金、整合社会力量,把外部帮扶的效应发挥到极致,并通过“扬长补短”的方式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外部帮扶和内生发展的协同推进,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短期扶贫与长期脱贫的关系。十八洞村产业扶贫经验表明,要处理好短期扶贫和长期脱贫的关系,在产业布局上要注重短中长期组合,以“立竿见影”的短期产业帮农民增收,增加村民的信心和资金积累,以具有竞争力和自生能力的中长期产业发展,提升村民的发展能力,确保长期脱贫。

3.“点”脱贫与“面”发展的关系。十八洞村“跳出十八洞发展产业”,将乡村旅游规划纳入全县旅游“五大景区”总体布局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跳出“点”,将“点”纳入到“面”中进行发展的思路,能有效激活“点”、“面”之间发展的协同效应,在“面”的发展中确保“点”的持久脱贫。

4.“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十八洞村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与原生态协调统一、建筑与民族特色完美结合”的原则,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同时又以电子商务、采摘权转让等现代文明手段实现脱贫致富的做法为处理好“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树立了标杆。endprint

猜你喜欢
洞村工作队精准
十八洞村:苗寨风光惹人醉
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首倡地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花垣县十八洞村为例
十八洞村的大变化
精准的打铁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