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2017-10-11 08:18文/吕
中国储运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冷库冷链天津市

文/吕 晶

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文/吕 晶

本文从需求概况、地理位置、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环境。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与监管、信息化水平和专业型人才四方面分析了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

引言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农产品的保鲜格外重视。目前天津市冷链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在物流环节的损失很大,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势在必行。

1.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

1.1 需求概况

天津市2016年年末常住人口1562.12万人,按农业部最新发布的数据统计,2016年人均冷链产品消费量为323千克,2020年为354千克。据初步预算,2020年天津冷链物流需求量将达到567万吨左右。天津市近几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基本保持稳定。2016全年蔬菜产量453.36万吨,增长2.7%;肉类产量45.45万吨,降低0.6%;水产品产量40.18万吨,增长0.1%;禽蛋产量20.63万吨,增长2.1%;牛奶产量68.02万吨,与上年持平[1]。

天津市农产品消费需求量日渐增长,市场果蔬、肉类及水产品供需缺口未来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农产品供给增长却有限,农产品的流入和进口市场空间较大,为冷链物流运输提供业务来源。同时,天津市农产品损耗巨大。发展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水平,保障农产品品质安全,对于满足消费需求意义重大。

1.2 地理位置

天津地处太平洋西岸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区位条件优越。背靠华北、西北、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是中国北方十几个省区市通达世界的重要要道,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天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要地,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主要基地,是我国连通新亚欧大陆桥的主要通道。天津港是中国唯一具备三条连接境外通道的大陆桥港口,并且输运量较大。天津市海、陆、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为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地缘条件。

1.3 政策环境

天津已经迎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自由贸易园区以及京津冀一体化五大发展机遇,将极大推动天津市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国家政策对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助推力度明显增强:

2014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规划中提出的在部署的12大工程中,第一大工程就是冷链物流。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的定位为国际航运核心区。

2016年8月,商务部发布了《商务部办公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冷链流通标准体系。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部署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

以上都说明国家和天津政府都高度重视冷链物流的发展,对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4 基础设施

表1 天津市不同种类冷库库容

截至2016年底,天津市冷库容量达120万吨,具体各类型冷库库容如表1所示。冷库数量59座,仓储能力达85万吨,万吨级以上冷库34座。在建和规划建设冷库17座,库容约38.5万吨。冷库按照经营模式主要分为自用、部分出租及第三方服务。拥有冷链配送车辆623辆,冷藏冷冻展销柜4559个。

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发展较快。截至2016年底,规模以上冷链物流企业28家,建筑总面积126.24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达35.29亿元,平均利润率8%。两家企业入选全国冷链物流企业50强。经统计,全市62家商超、260家便利店都搭建了冷链销售终端,8家超市自建物流配送中心。

2.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天津市冷库功能失衡、分布不均衡缺陷明显。依托海港,主要仓储禽肉、水产品型冷库较多,果蔬类规模冷藏、保鲜库还有待提升。城市冷库数量也多于农村冷库数量,冷库分布比较薄弱的地区难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同时,冷藏设施总量和冷链装备尚有缺口,预冷环节冷库很少,已有冷库的利用率也不足30%。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冷库设备陈旧老化,运营模式单一,管理粗放,仍使用传统的货物堆垛和人工搬运。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2.2 相关标准及监管缺失

目前天津市冷链标准化程度有待提升,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备、温控和操作的统一标准有待完善。对冷链环节技术要求和标准的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对已有的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未能建立起从生产加工、包装、存贮、配送、分销和零售的全过程监管体系。一些冷链产品在整个冷链流通过程中品质得不到很好地保障,冷链“断链”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的软肋。

2.3 信息化水平低

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滞后,缺少第三方信息平台,冷链各环节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资源没能实现有效的衔接和共享,没有形成健全的高水平的信息化网络。比如农产品交易市场货主和运输企业因无法及时获得双方准确的信息,致使出现有车无货、有货无车的现象,造成大量浪费。同时信息化程度低导致共同配送很难实现,不能有效利用现有的冷链设备。信息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效率。

2.4 专业人才短缺

高素质冷链物流人才的缺乏抑制了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目前从事冷链物流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高素质的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供需缺口很大。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需要具备现代物流技术、物流管理、外语、管理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技术等多方面技能。天津市开设物流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较少,冷链物流和农产品物流方向的更是少之又少,专业物流人才的供给量不足。农产品冷链物流比传统的物流更加复杂,要求更高,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关键。

3.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天津市目前很多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基本没有配备冷藏运输车,尤其是果蔬冷藏车严重不足,造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断链问题,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为满足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需求,降低物流成本,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要加大冷藏运输设备的投入,添加更新冷藏设备,以实现全程冷链物流。同时加强冷库的建设,采用先进的现代化制冷设备,节省能耗,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合理规划冷链基础设施布局,形成覆盖广泛、衔接顺畅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3.2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和监管力度

健全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是有效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法宝。天津市目前急需建立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需要对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存贮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检验性很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认证系统。同时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监管力度。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大,但缺乏规范,应通过加强天津市政府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有效监管,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3.3 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撑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加强天津市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建立畅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代化。实现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冷链服务,使冷链农产品始终处于低温条件,降低农产品的损耗率。实现农产品的生产者、运营者和销售者的信息共享,实现各作业环节的无障碍连接以及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有序衔接。积极应用自动识别、标识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实现不同地区农产品需求信息、冷藏设备以及车辆使用情况的实时动态跟踪,解决农产品均衡供应的同时实现农产品的快速精准配送,建立专业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3.4 加快培育高素质冷链物流人才

专业高素质冷链物流人才的缺乏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天津市需要在更多的高校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专业和课程,引进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理论和经验,不断培养冷链物流人才。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要定期对现有员工进行冷链物流方面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积极引进一批高素质的冷链物流人才,打造专业的冷链物流团队。加快培养符合现代冷链物流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改善当前天津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4.结论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尤为重要。天津市有着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区位优势和战略机遇优势。加快发展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降低断链率,鼓励冷库的提升改造以及发展冷链配送车辆、加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和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培育高素质人才成为避免断链、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天津市冷链物流发展后发优势突出,亟待加强冷链建设,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现代化和专业化水平。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N]. 人民日报,2017~03~01(010).

杭州开至俄罗斯货运航线

近日,一架满载货物的图204货机从浙江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出发,飞往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这标志着杭州至俄罗斯的邮政货运航线正式开通。据了解,该航线是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首批14个重点项目之一。航线由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运营,俄罗斯航星航空公司执飞,是专用于运载浙江及部分周边省市出口俄罗斯邮件的全货机航班。该航线初期安排每周3个班次往返于杭州和新西伯利亚,最大业载可达28.5吨,出口货物主要是服饰、鞋帽等轻工业商品。

猜你喜欢
冷库冷链天津市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有趣的云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善良不会被辜负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