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途径探索

2017-10-11 10:05石少楠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7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培养途径大学生

摘 要 创业精神不仅关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关乎国家战略的落实。面对严峻就业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势在必行,本文集中探讨创业精神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以期有效推动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 创业精神 大学生 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石少楠,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式与政策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9.325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已经成为新选择。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不断推进,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增长。大学生创业独特的优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并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创业新增了就业岗位,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创业促进就业。当代中国需要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而创业最终是否能够实施,并最终坚持到底,取决于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对人生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一、创业精神涵义

首先,我们要定义创业精神,其次是如何培养。这是当前我们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不仅高校需要思考,每一个大学生也应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对创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学生的精神支柱,它直接决定大学生能不能创业和敢不敢创业的为题,它具有诚信、自信、勇气、担当、勤奋、坚毅、果敢、团队协作能力、决断力和洞察力等特质。如何定义创业精神,一种看法是认为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是一个人需要创新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它是一个人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另一种看法认为创新作为一种精神,主要是指人的创新勇气、胆识等, 是一个人在创新上表现出来的志气、意志力量 。学者吕俊杰 认为,创业精神可以分解为四种精神,一是批判精神,二是科学精神,三是探索精神,四是奉献精神。创业精神促成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它是创新意识、创造潜能的最终体现。它既是一种心智模式也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能力结构。努力拼搏、勇于开拓、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团队意识等都是其在具体实践中的表现。

分析众多学者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创业精神是一种自信,面对挑战性的工作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敢于通过实践证明验证自己的信心,其次创业精神是勇气的体现,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勤于钻研,每一次行动都要承担相当的风险,而勇于面风险才能获得成功。创业精神引导着创业者的理想,推动着创业者的信念,规范着创业者的行为,约束着创业者的操守,塑造着创业者的品质,淬炼着创业者的个性。帮助创业者认清局势,判断价值,影响着创业者的创业方向和态度,鞭策创业者努力实现既定目标。总而言之,它是基础、是内核、是动力、是支柱,是觉得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它会引导社会力量不断推陈出新,有效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很显然,在当前社会,一个人缺乏创业精神是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的,而具备了创业精神也要学会积极的迎接挑战,学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始终让自己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作为社会进步的精神源泉,创业精神的兴盛与否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创业精神需要从理论、体制和科技等方面做到有所创新。依靠先进理论,借助制度的保障,凭借科技的力量,集众人之力就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创业精神作为一种行为过程,它是创新思维迸发创业实践落地的环节,个体在这一阶段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阶段性的成长和创业机遇,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个体获得了创业的手段和方法,学会了如何利用和处理协调各类资源并以此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能有效的帮助创业者树立信念、增强意志和规范操守,直接影响着创业者的方向和态度,同时也将积累着创业者努力实现既定目标。

二、如何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

当前政府和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投入较大,但是对创业精神培养尚未达成共识。许多高校虽然设立创业指导中心,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一定的指导扶持,但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不够重视,创业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穿恶性人才,就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导致很多大学生对创业教育还存在庸俗化的理解,仅仅认为创业教育是要帮助学生如何获得利润,没有使大学生意识到,创业是自我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创业是个人发展的使命和责任。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重视创业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创业心态的转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转变思维方式。首先要解决心态问题,态度决定一切,树立良好积极的态度是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步。有创业意识的人,要跳出传统择业观念和思维模式,大学生创业者要有意识的改变这种心态,相信自己认可自己鼓励自己,让良好的心态发挥作用为我所用。捕捉市场机会。当你发现市场机会时,应当迅速把他抓住,因为它确实是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危机预警。人不远虑必有近忧。从跨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应该给自己施加压力,强化危机感,有意识的做好出创业的准备。坚定信念。创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要有信心,更要用平常心对待。主动适应。社会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每一次变化就意味着机会。对社会的变化始终保持敏感,才是创业的良好的心态。与时俱进。一个人的成功是能够做到求变求新,需要能够对未来有所预判,不断开阔眼界求发展。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基本途径

培养创业精神必须从创业理想、创业文化、创新思维、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规范意识等多方面入手,做到发展协调,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一个人对于创业的理解追求是生活实践中陶冶训练出来的,具有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自觉力量。高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

加强创业理想信念教育。创业教育首先是理想信念的教育,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持一切创业的愿景都是空谈。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化教育才能让学生端正态度树立理想,脚踏实地将理想化作切实的行动。创业精神的核心是理想,树立远大创业理想,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生使命,勇于开拓创新事业。

有机融合创业认知与创业环境。创业精神的培育过程应是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过程,大学生将根据自己以往对创业精神的认知,在创业环境的激发下,将创业精神认识内容进行更新、成长和升级,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要树立创业榜样,宣传成功创业的典范,发挥媒体作用,借由媒体的宣传引导,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想创业人人爱创业的氛围,通过舆论导向的正面作用,引领校园新风向新气象新浪潮,让每一个学生充分感受到创业氛围带给自身的积极正面改变。

科学开发创造思维。传统的思维方式注重直觉和直接经验,注重整体把握而忽视逻辑分析,约束人们的创造力,不利于创业教育,使学生缺乏创业路径,缺少创业技能,缺乏创业路径,缺少创业技能,缺乏创业热情。缺少求異思维,不愿意承担风险,追求独特的价值。

提供创业实践锻炼平台。学生要搭建创新创业园地,通过提供一系列优势资源,为学生的锻炼提供便利,借助创新创业园地的平台作用让学生创业的梦想起飞。同时,借助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类支持,通过提供岗位锻炼机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投身于实践中,在创业实践中积累经验长才干练本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前熟悉创业领域也有助于增强学生今后创业的方向感和目标性。用实践育人,点燃青春创业的热情。

塑造坚强的创业心理意志。独立自主积极健康顽强拼搏的意志是高校需要着重加强指导和培养的,这种意志品质一旦形成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塑造和培养,独立果敢有韧性能拼搏这些都是受益终生的品质。此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注释:

秦虹、张武升.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教育科学.2006(4).7.

吕俊杰.论创新精神.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培养途径大学生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徐小平:硅谷创业精神与精英定义的演变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