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趋势、谋求战略共振,开启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篇章

2017-10-12 15:41
网信军民融合 2017年1期
关键词:网信军民网络空间

◎ 秦 安

网络空间风乍起、于无声处听惊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空间横空出世,从网购平台、聊天工具到攻击通道,催生了一个蕴含新质生产力、文化力、国防力的生产生活新空间、网民精神新家园、军队作战新阵地。中华民族以“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清晰战略,启动了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新历程。与现实社会一致,网络空间并不太平,充斥着不见硝烟的搏杀,秘密情报的窃取,违法犯罪的身影。网络攻击“小可杀人、大可覆国”的影响力,使网络空间迅速上升为国家战略博弈的新高地。网络空间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事关网络时代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大问题。网络空间军民共建、军民复用等特点,使其成为军民融合的新沃土。我们亟待加强网信军民融合的顶层设计,提升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加速度,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插上网络翅膀。

一、准确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在网络空间的共振效应,把好国家重大政策的落地关、执行关和效益关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总体目标,开创了中国网络时代新格局。在这个“举一网而牵全局”的伟大事业中,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成为创新驱动、网络强国、军民融合等多个国家战略的共振带。习总书记指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本质动力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同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明确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措施。这些纲领性文件,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标志着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有可能进入高度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大格局。

要准确地把一系列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根植于网络空间,就一定要把握好落地关、执行关和效率关。这是实现超车换道的关键。而中国网信军民融合促进会(筹)的努力,也是这个大格局中关键的步骤。先看落地关。网络强国战略提出和中央网信办运行已经四个年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蕴含了网络强国建设的格局、道义和力量。各地网信办也正在落地并进入实际运行。中央军民融合委员会已经宣布成立,更进一步的工作正在落地,网络空间成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最佳处女地,一切值得期待。再看执行关。中央网信办成立后,网络空间“一把手”工程的全面效应逐渐显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两次会议提出网络强国建设的“六大问题”、“六个加快”之后,《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国家战略文本纷纷出台。网络强国战略的执行进入精细化的阶段。而军民融合是国家一直的战略布局,目前已进入深度发展的阶段。网络强国和军民融合战略的结合,可以在执行层面有更加出色的表现。最后看效率关。去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明确“六个加快”,要求网络强国建设进行换挡加速。目前,网络强国建设的效率依然有待提升。如何借助《网络安全法》的实施,体现网络空间“一把手”工程的战略效应,对网信部门是一个考验,对“九龙治网”各部门是一个要求。只有把握好这个关键环节,做好各方面工作的高效落实,尤其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国家安全,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的效应将逐步显现。

二、明确对照国家网络空间国防力量的基本要求,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国家使命和军队职责

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突出地体现在网络空间国防力量的建设上。2017年3月1日,中国《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下称《战略》)发布。全文分为序言、机遇与挑战、基本原则、战略目标、行动计划、结束语6部分。与《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一脉相承,《战略》传承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演讲的精神实质,具体刻画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战略》在“六大战略目标”之首“维护主权与安全”中,明确提出:“网络空间国防力量建设是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遵循一贯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中国将发挥军队在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网络空间力量建设,提高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网络防御、支援国家网络空间行动和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遏控网络空间重大危机,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这是国家首次对网络空间国防力量的战略表述,其在“国际合作”战略中出现,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心和不变决心,同时也为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六大战略任务”和“四种必备能力”,体现出中国军队的历史责任、国家使命和任务职责,可以概括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中国认识、中国态度、中国原则、中国目标、中国计划和中国愿景。尤其从国防力量的视角看,还蕴含着中国宣言和中国力量。中国宣言:明确了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基本遵循,也是建设中国网络空间国防力量的首次宣示;中国认识:深刻阐释网络空间本质,明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基础,网络空间国防力量的定位至关重要;中国态度:面对机遇与挑战,谁也不能置身事外,谁也无法独善其身,网络空间国防力量需要挺身而出;中国原则:始终坚持“和平、主权、共治、普惠”原则,网络空间国防力量必须足够强大;中国目标:聚焦“六大战略目标”,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全球,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是中国军队的使命担当;中国计划:推动“九大行动计划”,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军队是坚定的执行者;中国愿望: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国防力量是强大的贡献者;中国力量:勇于担当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军队使命,做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流砥柱。

三、放眼人类社会生存空间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让中华民族的崛起插上网络的翅膀

网络空间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第二类空间”,已经成为主权国家的全新疆域,深刻影响着全球政治新生态、经济新格局、军事新模式和外交新途径。在这个“未知远远大于已知”的全新空间,互联互通、全球一网的特性尤其明显,人类社会面临网络恐怖主义等共同威胁,让网络空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获得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赞许。

站在人类社会这个共同福祉的视角,我们推动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看到包括中国在内的网络空间世界格局变化的三个大局。一是中国国内以《网络安全法》为基本依据,在网络空间和通过网络空间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懈努力。二是中国以数字丝路和信息港建设为抓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科学路径。三是美国政治分裂加剧,一些媒体站在失落的所谓精英立场,攻击民选总统特朗普和羡慕嫉妒恨中国崛起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新型中美大国网络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甚至决定着网络空间和平发展的未来。

为此,必须坚持正确的新型中美大国网络关系,走出分歧、谋求共赢。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三原则”。一是扩大共同网络利益。网络空间不仅是实体空间的复杂映射,而且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至今为止最大的“命运共同体”。尤其是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已成为网络经济的最大受益者。网络经济已成美国第一经济支柱,经济运行对网络的依赖度达到80%以上。在中国,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网络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将极大地增加。同样,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国际关系的环境,让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生态环境,网络空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网络空间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建立积极健康的中美网络关系,扩大两国在网络空间的共同利益,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责任,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二是形成对等网络威慑。无论抱有多么美好的愿望,拥有多少共同的利益,都无法回避美国已经具备在网络空间发动一场战争全部条件的事实,特别是对互联网的绝对控制权,使其站在赢得网络战争的制高点,对世界网络空间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保持网络空间长久和平,像当年拥有了核武器,保证了30多年的和平发展一样,中国必须理直气壮地建设自己的“网军”,形成与美足以抗衡的网络空间军事力量,才能与其对等发展,平等对话。这既是中国网络时代“和平崛起”的安全需要,也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应有义务。三是维护相互网络安全。在具有相互足以对等制衡的网络攻防力量后,决定世界安全走向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使用这种力量。中美要在网络空间实现共赢,就必须以维护网络空间相互安全为目的,防范网络武器扩散、防范网络恐怖主义,防范战略战术误判。之所以区别于美苏冷战时期核战略的“确保相互摧毁”,提出“维护相互安全”的网络威慑战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扩散”远远超越了“核扩散”,甚至超越了人们的想象。恐怖分子相对容易掌握超级“网络武器”,世界可能面临根本无法控制和预知的灾难性威胁,这种人类社会共同威胁的深刻变化要求世界各国同舟共济,中美两个世界大国也最终不得不聚焦在应对这种灾难性的威胁上。

在以上大格局、大思维下,再思考网信军民融合的大事业,就一定是全球网络空间布局的大路径。正如习主席所讲,“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因此,构建“扩大共同利益、形成对等威慑、维护相互安全”的新型中美网络关系,是中美两国人民的最佳选择和美好愿望。同时,人民始终是革命决定性的力量。中国网民数量超过七亿,成为世界网络空间最大的群体。毛泽东主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军民融合是胜利之本,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存的全新领域,其共享、开放的本质更加体现出军民融合的必然趋势和巨大能量。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网民大国,中国网信军民融合发展,既要深刻把握网络空间蕴含先进生产力、文化力、国防力的内在规律,又必须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之上,还要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与网络强国斗而不破,实现从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的网络突围,营造发展的最佳国际环境,进而让中国驶入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快车道,成为网络空间和平发展的中流砥柱。

猜你喜欢
网信军民网络空间
北京国泰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我刊编辑参加网信工作培训会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高屋建瓴 构建网信安全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