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生风:漫谈中国鞭

2017-10-12 15:12陈春华更云
轻兵器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五花铁索杆子

陈春华+更云

鞭,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之一,其发源于何时?有哪些类型与形制?请看——

中国鞭起源及演变

在中国古代,鞭作为兵器使用,其起源较早,但罕见出土文物。记载鞭作为兵器使用的最早文献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编撰的《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城,伍子胥求昭王,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由此可证,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将鞭作为一种兵器使用。

北宋人曾公亮、丁度编撰的《武经总要》记载:“铁鞭多节,系袭晋代遗制。连珠三节鞭亦系胡人器形。”“大小短长,随人力所胜用之。”由此可证,中国在晋朝时期已经出现了铁制的鞭,并且铁鞭的表面加工有竹节的形状。其中,连珠三节鞭发源于西域人的鞭形。

隋唐时期,铁鞭已经成为君主赐予臣子的一种“尚方宝剑”。清朝长篇小说《说唐全传》记载有“双锏打成唐世界,单鞭撑起李乾坤”的典故。典故中提到,唐高祖李渊赐予秦琼(字书宝)一对锏,赐予尉迟恭(字敬德)一条鞭。

刘黑闼兵犯紫金关,高祖手下损兵折将,难以抗敌,只好派李世民招来秦琼、尉迟恭等瓦岗寨英雄。之前,因朝廷有愧于瓦岗寨的“从前之过”,所以,聪明的高祖赐予锏鞭,许诺有加:不论王亲国成,如有不法,先打后奏,御笔题鞭:“御赐钢鞭付敬德,不论王亲与国戚,若遇不法奸伪事,即行打死无停歇。”又题锏写道:“赦赐恩公锏二根,专打朝中奸佞臣,不论王亲并国戚,任从此锏去施行。”后来,殷齐二王,两个逆子奸臣,于心不服,暗里作祟,欺上瞒下,阴谋败露,相继死于这锏鞭之下。对此,高祖虽“不觉泪下”,但仍表示“此朕之夙愿也”,后传位,从而才有了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秦琼、尉迟恭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两个门神。在每年的春节,人们将秦琼、尉迟恭的门神画像张贴在大门上,其中,尉迟恭右手持单鞭。

明朝时期,鞭形已经多样化。明朝人何良臣编撰的《阵纪》记载:“钯尾鞭、丈八鞭、连珠铁鞭、豹尾鞭、铁鞭,各有专门,但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来。”由此可证,明朝军队中装备的鞭形制多样,而且重视以拳棍技术为基础,来提高鞭的实战能力。

清朝时期,鞭的形制已有硬鞭、软鞭的分类。硬鞭是指钢制或铜制的鞭,鞭身的外形类似于竹节,俗称“竹节钢鞭”或“竹节铜鞭”,其末端尖锐,以劈砸为主,亦可挑刺。软鞭泛指由镖头、鞭柄、若干铁节或若干短木棍以铁环相连制成的一类兵器;还有一种鞭与农用皮鞭类似,由皮革制成鞭梢,也属于软鞭的一种类型。

硬鞭的形制及类型

中国古代军队装备的鞭主要是硬鞭,其由一根青铜棒或铁棒加工而成,主要由鞭身、鞭柄及装饰件组成。古代兵器书上描述的鞭即特指这种像铁棍一样的兵器。

清朝人冯云鹏、冯云鹘编撰的《金石索》记载:中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名将王彦章不仅擅长使用枪,而且擅长使用铁鞭,其使用的铁鞭“长仅六尺二寸强,重清秤十五斤,几十九节,每节以铜条束之,柄饰木而束以铜,柄端如槌,四面环列‘赤心报国四字”。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硬鞭是一根铁棒,棒身表面加工有19个突出的环节,类似竹节的形状。这19个突出的环节不仅使鞭身强度增大,也可在击打对手时增加伤害效果。铁制鞭柄芯的外部包覆木片,再用铜条加以固定。硬鞭的尺寸较长,而且较重,需大力习练才能熟练使用。

中国古代硬鞭的形制较多,包括竹节钢鞭、秦家鞭、雷神鞭及水磨钢鞭等等。

竹节钢鞭

竹节钢鞭是中国古代军队最广泛使用的一种鞭,鞭身表面加工有竹节的形状,故称“竹节钢鞭”。其全长约1.5m,鞭身前细后粗,呈竹节状,共有9~19节不等。鞭柄为长圆柱形,表面加工有若干突起圆结,便于握持。鞭柄前端的护手呈圆盘状,鞭柄尾端设有小圆孔,用于系挂彩色装饰绳或布条。

秦家鞭

秦家鞭全长约1.3m,铁制,外形呈长杆状。鞭身前部、后部各设有一突出的圆球,后部的圆球兼作护手。鞭柄前细后粗,鞭柄后端设有小圆孔,用于系挂彩色装饰绳或布条。

雷神鞭

雷神鞭全长1.3m,质量15kg,通体为铁制。鞭身前细后粗,共有13节突起,形状似宝塔。鞭尖呈方锥形,有利尖。鞭柄类似于剑柄的形制,护手为圆形铜盘。

水磨钢鞭

水磨钢鞭全长1.2m,鞭身后粗前细,鞭身表面设有13个铁疙瘩突起。鞭头、鞭柄两处均可握持,能两头使用。

《水滸传》中呼延灼、孙立都以擅长用鞭而闻名。呼延灼使用水磨八棱钢鞭,左手持握的钢鞭质量为6kg,鞭长1.2m;右手持握的钢鞭质量为6.5kg,鞭长1.5m。孙立的单鞭在《水浒传》中未描述,但也不会很轻,所以此二人都是大力勇士。

软鞭的形制及类型

软鞭可分为钢制、皮制及钢/皮混制三大类型。

钢制软鞭

钢制软鞭分为节鞭、链鞭两种类型。

节鞭 节鞭的起源和原理与多节棍相同,是一种用诸多小型铁圆环把多节金属短棒连接在一起的兵器。除了鞭柄之外,节鞭依节数的多少,分为二、三、七、八、九、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三十六节鞭等类型。节鞭展开使用时,具有不易闪躲的特殊攻击效果。又由于每节金属棒很短,可折叠隐藏在身上,便于携带,故也可作为暗器使用。endprint

两节鞭是用铁链、生牛皮或尼龙绳连接的两节硬铁棍或木棍,通常在一节铁棍上加工出鞭柄。

三节鞭由3条短棍、1个鞭柄组成,中间以铁环连接。鞭柄的长度及形状以握持舒适为宜。三节鞭的全长以习练者直臂上举至手指尖的高度为宜,其有“伸开一丈”之说。因而三节鞭伸展使用时如同长器械一般,可进行远距离击打。三节鞭折叠时则只有一节短棍的长度,携带十分方便,可作为自卫防身及习武之物。

七节鞭由鞭柄、鞭头及中问6个钢节组成,每节用3个小圆环连接起来。因其1个鞭头加上6个钢节共有7个钢节,故称“七节鞭”。

八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等多节鞭的形制,除了钢节的数量增加之外,结构基本相同。

袖鞭是一种小型多节鞭,因其长度不超过1.3m,便于收纳袍袖之中,故称之为“袖鞭”。其常见形制为三节鞭,鞭节的长度、质量、形制,完全可以依照个人需要进行打造。现在最常见的袖鞭全长为60~80cm,两端鞭节的直径为1~3cm,中间一节可略细于两端;鞭节多以圆柱体为最常见,也有的被加工成竹节、多棱柱等形状;鞭节之间的连接部分多以精钢链子或小圆环为主,也有的装有小短棒或响环。其形制完全取决于习练者的意向,有条件的习练者可自行定制。

链鞭 链鞭与节鞭的区别是,其鞭身完全由铁链组成。组成铁链的每个小圆环直径相同。它的长度因人而异,以鞭头着地时,鞭柄及肩又不过肩为宜,质量以本人能操控的力量而定。

链鞭的使用方法与九节鞭大致相同。其还有一特点,备用一小钩,需要时可其将钩挂在链鞭的前端,代替绳索,用来钩取东西或捆绑物件,很实用。

杆子鞭 杆子鞭属于钢制软鞭的一种鞭形。据传,杆子鞭发源于古代西域人牧羊的鞭子,因此也称之为“西域鞭”。西域牧羊人放羊时,若有狼袭击羊群,可用牧羊鞭抽打饿狼。后经习武者将其改造,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习武器械,故又称“护卫鞭”。

杆子鞭主要由一根铁棒、铁索及铁锥组成。铁棒的一端设有鞭柄,另一端加工出圆孔,圆孔上依次连接几个铁环,从而构成铁索,铁索最前端的铁环上连接铁锥。

杆子鞭也有木棒的形制。其是在一根木棒的前端连接铁索,铁索最前端的小铁环上缚系一条用牛皮拧制而成的麻花形绳索,绳头系一个铁锥。其形状近似老虎的尾巴,因此,杆子鞭又称为“虎尾鞭”。

杆子鞭的木棒或铁棒较长,通常超过1m。长度以其一端触地,另一端与胸窝平齐为宜,铁索与木棒或铁棒同长。

杆子鞭使用时可软硬兼施,木棒或铁棒可作为硬兵器使用,鞭身(铁索)可作为软兵器使用。由于是棍、鞭结合,杆子鞭的习练有一套独特的技法。最基本的动作是正摇和反摇,通过木杆的轻抖摇摆来加大桿子鞭的抡甩力度。习练动作中有劈、扫、抡、砸、缠、抽、绞等各种招式,习练起来左右生风,鞭梢呼啸而响,让人眼花缭乱。

杆子鞭的最大特点是延长了兵器的防卫距离和攻击方位。武林中有“棍扫一大片”、“鞭梢打四面”之说,杆子鞭集棍、鞭两者之优长,拒敌于丈尺之外。尤其是习练时其可前后兼顾、铺天盖地的抡甩招式,能够扩大兵器攻守的范围,并可产生以少打多、以近打远的奇特效果。杆子鞭亦可打击近距离目标,近身时常用手握住镖头和棍身,以棍法护体进行格斗。也可以根据对手的位置抛出镖头,快速击中目标。

皮制软鞭

皮制软鞭简称皮鞭,其以生牛皮或牛筋制成。也可以用麻绳编制后,用油浸透,制成耐用的皮鞭。皮鞭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可长至二丈,也可短于数尺。

花鞭属于皮鞭的一种鞭形,其外形与响鞭类似。花鞭主要由鞭柄、绳索及鞭梢组成。其总质量比响鞭小,甩出的响声也没有响鞭大。其主要用于舞出花样,故名“花鞭”。

钢/皮混制软鞭

响鞭 响鞭属于钢、皮混制的一种软鞭,是发源于河南省的一种民间武术鞭子,因其习练甩动时发出啪啪的清脆响声,故名响鞭。

响鞭主要由鞭柄、铁索、绳索及鞭梢组成。鞭柄为木制或铁制,外部通常包覆线绳或布条,以增加握持摩擦力。鞭柄前端连接铁索,铁索前端连接绳索,绳索前端连接尼龙制成的鞭梢。

习练者可以依据自己的身高以及所练鞭法的特点选定响鞭的总长度,通常可选全长为2~5m的响鞭。鞭梢长度选定为60~80cm,鞭柄长度选定为20cm左右。铁索采用直径由大逐渐变小的圆环连接而成,如8mm圆环+6mm圆环+5mm圆环+4mm圆环+3mm圆环。可依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鞭梢的材料,可采用尼龙绳拧制鞭梢,也可采用彩色布条做鞭梢。

响鞭发出的声音为何特别响亮呢?这是因为在甩响鞭时,习练者的力量顺着发力的方向传递到鞭梢,如果力量够大,它向鞭梢传递的速度就很快,甚至超过了音速,就会出现一个冲击波。这时,鞭梢就会产生响声。而如果鞭子甩不响,说明发力的姿势不对。

甩响鞭是一种全身的运动,其是一种力量协调训练,需全身肌肉协调用力。由于甩响鞭时肩部肌肉先发力,再带动其他肌肉运动,所以对治疗肩周炎和颈椎病都有好处。

在甩响鞭时,既要向右侧甩一次,又要向左侧甩一次,这样才能使身体的左右侧肌肉得到均衡锻炼。习练时必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轻到重,由短鞭到长鞭,由声音比较小,变得声音比较脆。

麒麟鞭 麒麒鞭属于钢/皮混制软鞭的一种鞭形,起源可追溯到1990年代东北马车队的赶车大鞭,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经演变出一套独特的武术套路。据麒麒鞭及其麒麟鞭武术套路发明人、现代民间武术家赵赤字介绍:他将响鞭改进完善,使其转动更灵活柔润,以麒麟鞭命名并申请了国际专利。赵赤字根据自身经验创造了多种习练麒麟鞭的健身方式,以及技击性较强的武术套路。目前,全国已有数万人购置麒麒鞭,习练麒麟鞭进行健身。麒麟鞭及其武术套路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功夫运动,对于治疗脊椎病,肩周炎等疾病也有一定效果。endprint

麒麟鞭主要由鞭柄、铁索、绳索、鞭梢及彩色布条组成。

鞭柄的外部包覆牛皮,以增加握持摩擦力。鞭柄前端连接铁索,铁索前端连接绳索,绳索前端连接有尼龙制成的鞭梢。麒麟鞭的首尾两端通常拴有彩色布条,鞭梢布条在舞鞭过程中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而鞭柄的布條则是为了防止鞭子脱手。

麒麟鞭全长为4~5m,由鞭梢至鞭柄逐渐增粗。麒瞵鞭质量有轻有重,轻的不到1kg,重的甚至达到14kg。通常,初学者应该首先习练较轻的麒麟鞭,习练一段时间后,逐渐更换较重的麒麟鞭。

麒麟鞭武术套路可抽、可击、可缚、可勾,平素能健体。

近年来,国内各大省市相继举办麒麟鞭比赛等活动,比赛汇聚了来自大江南北各路麒麟鞭高手,不仅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武术表演,也让爱好者通过比赛活动更好地增进了交流。麒麟鞭运动不仅可以健身,同时也更深远地传播发扬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文化。

软鞭习练技巧

现代常见鞭一般为软鞭。软鞭的习练方法并不复杂,若一言以蔽之,就是“五花运动”。五花运动就是画8字轨迹,这种轨迹的练习是鞭法的基础,也是最根本的技法,同时又是鞭法蓄势的重要形式。

画8字中的×走向有多种形式:×的走向是由上向下的五花称为正五花;×的走向是由下向上的五花称为反五花;×的走向是左右水平状的,称为平五花;×的走向是左右斜面状的,称为斜五花。正五花是左右斜劈的模式;反五花是左右斜撩的模式;平五花是左右扫的模式;斜五花是劈扫、撩扫的模式。

鞭法练习的第一步,是以稍慢的速度抡这4类五花。需注意的是,要放长鞭子和手臂,鞭梢放得最适当,手臂也伸得最长。换句话说,手臂应成为鞭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用身体挥鞭而不是小臂挥鞭。

当抡五花习练到熟练时,即可进行劈、撩、扫的练习,即左右开弓练习。练习到相当自如以后,就可以进行抖击练习。抖击的技术概念通俗地讲,就是沿一条直线反复地做S形运动。这个模式可以借助其他工具说明:准备一条湿毛巾,抓住一头,用另一头向前方甩打。当你的手猛烈的抽回时,毛巾便会发出叭叭的响声,这就是抖的模式,毛巾的运动轨迹就是软鞭抖击的轨迹。将鞭子按照抖毛巾的方式甩打,慢慢就会掌握抖击动作。

抖击可以按正五花、反五花和平五花的模式抖,熟练后即可实现向任意方向进行抖击,也可以左右开弓连续抖击,甚至可以抖击到近于直人直出的状态。

五花的基本技法,也是式与式的连接器。二组五花套一组抖是最平常的组合,也可一组五花套二组抖等等。至于练习中的身形和运动方式,建议持鞭手始终在前,运动以寸步、垫步、倒步、撤步等直线步法为主。

编辑/曾振宇endprint

猜你喜欢
五花铁索杆子
村西的石桥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父女铁索飞渡,绽放在悬崖上的“死亡舞蹈”
穿越长江
身份
超高消防栓(大家拍世界)
被做为绝缘体使用的
这座吊桥真胆小
五花血藤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