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

2017-10-13 21:52
知识就是力量 2017年9期
关键词:潜水器蛟龙墨子

1400千米

全球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实现“千千米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已提前完成预先设定的三大科学目标。

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潘建伟研究团队的实验总结。他们表示,这些通信是在中国中西部的地面站和2016年发射的一颗卫星之间进行的,传输距离长达1400千米。上海纽约大学量子物理学家蒂姆·伯恩斯指出:“在中国的这些成功实验之前,量子通信的最长传输距离为143千米。”

墨子号量子密钥分发实验,采用卫星发射量子信号,河北兴隆与新疆南山地面站分别接收的方式,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之间建立量子密钥。墨子号过境时,与地面光学站建立光链路,通信距离从645千米到1200千米。

4500 米

近日,中国第二台载人潜水器—4500米载人潜水器与探索一号作业母船会合,即将开展海上试验工作。与蛟龙号相比,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重要变化之一是国产化率大幅提升,整体国产化率超过90%,其核心部件全部国产化,拥有一颗“中国心”;用锂电池替代了原来的银锌电池,电池可用次数从50次增加到了500次;使用中国自主研制的钛合金材料,球壳拥有5个观察窗,在海底视野更好。通过这臺潜水器,将培养中国载人深潜的后备力量。

除了国产化率提升,更重要的是,目前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我们的蛟龙号和未来的万米载人潜水器。endprint

猜你喜欢
潜水器蛟龙墨子
内爆是如何发生的
蛟龙出海
海底蛟龙093A畅想
《无人潜水器检验指南》将于2019年7月1日生效
蛟龙,蛟龙!勇者无敌
蛟龙出海
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在武船开工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