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路径思考

2017-10-14 16:45艾倩倩
商场现代化 2017年18期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

摘 要:普惠金融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对社会各个机构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尤其是对于银行业,通过业务的开展能够使得整个社会的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能够平等的享受到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和更加优质的金融产品。城市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于普惠金融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究城市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为了建设普惠性的城市商业银行,既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加强风险防控,利用新科技的发展,并且要求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帮助。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路径

一、引言

普惠金融是指能够让所有人尤其是一些小微和涉农企业、农户能够以最高效和便捷的速度享受到现在拥有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非常明确提出我国要充分完善现在运行的金融市场机制,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将普惠金融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环节。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阶段,对外和对内的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为了适应这种转变,未来的阶段,我们需要调整经济结构,探索经济发展新动力、对民生问题加大关注,使得经济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推进。而银行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的一大产业,在服务和推进整个经济发展的历程中至关重要,现阶段,发展普惠金融,成为银行业新的业务重心与中长期的战略支撑,从现有的发展状况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城商行最初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当地经济,因此城商行在进行业务开展时,要深入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阶段、存在的短板,加快发展战略重点转型,但是面对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城商行如何能够在发展普惠金融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值得探索。

二、文献综述

现有的文献对于城商行开展普惠金融路径研究较少。大部分集中在城商行如何转型升级以及作为商业银行如何发展普惠金融。甘为民(2014)年对城商行从1995年的第一家建立到如今18年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陆岷峰(2016)年提出城商行应该抓住“十三五”的发展机遇,明确自己城商行作为金融企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记得自己的历史地位,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广大市民,积极打造创新、生态、绿色、开放以及普惠银行的发展思路。陈一洪(2017)年提出城商行的转型升级既要从完善董监事会治理及长期约束激励机制方面着手,又需要找准自己的独特性,建立品牌形象,学会使用互联网思维发展金融。娄飞鹏(2014)年提出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时,可以参考现在发展较快的互联网金融,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从建设数据平台到中间产品的研发和最后渠道销售等方面探索金融互联网化的改进措施,从而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李朵(2015)年指出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作为重要的承担者,应该借鉴国际先进的组织管理经验进行组织结构和业务创新,通过扩大收入范围的方式来降低风险。欧理平(2016)年通过41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证明,发展普惠金融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盈利的可持续性。

三、城市商业银行实践普惠金融面临难题

1.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面临两难

政府现有的信贷扶持力度相对有限,没有办法完全满足所有小微和涉农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发展普惠金融要求农商行加大对小微和涉农企业的扶持力度,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使得小微和涉农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一路上升,而他们又缺乏一定的贵重资产或者抵押物来弥补,而这种违约风险只能通过城商行来承担,长期以往对于农商行的经营造成巨大压力。一旦这样完全倾斜于扶持小微和涉农企业造成城商行的商业经营无法可持续时,这样的普惠金融体系也无法生存下去。

2.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制约普惠金融发展

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时间还较短,因此我国金融资源的分配出现集中度较高的特点,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源普遍倾向于分布在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大城市,而西部地区、小微和涉农企业想要获得金融资源的难度较大,以至于资源集中度较高的地区出现过度竞争现象,金融资源较少就会导致金融服务的不足甚至缺失。同时,有些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较低,我国银行卡就出现大量客户来开卡,并在多个银行进行开卡业务,但正在使用的却比较少,因此造成银行资源的浪费。一些低产能低效率的企业却占用大量金融资源,以至于出现金融资源浪费现象。对于目前我国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金融资源配置现状,会进一步制约普惠金融的发展。

3.普惠金融配套机制的欠缺,法规保障未健全

鉴于普惠金融刚刚出现在大众视野,所以一些相关的配套机制也并不是那么完善,同时也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与管理,那就要求我们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货币监管政策和相应的财税政策,对其发展进行保驾护航,使其更具标准化与制度化。对于其扶持的“三农产业”相关的一系列财政补贴机制、农业保险机制等,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增强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由于目前并没有相关的、专门的法律机構来对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行规范,法律法规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四、城市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路径思考

1.精确的市场定位,科学化的经营理念

城商行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明白自己产生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因此在真正发展的时候要深入分析当地的经济特色,制定出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特色服务,对地方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理念转向。城商行在发展的时候可以对于那些大型商业银行覆盖力度较小的领域加大资源提升,城商行相对来说自身实力有限,因此应该坚持一个领域重点发展,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化经营优势。主动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接,把握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与那些符合经济发展走向的有前途的困难企业达成合作,并且鼓励有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快业务模式转型。可以探索既符合当地实情,又能符合本行的经营理念的服务方式,尽可能的缩小融资成本、降低服务的门槛,可以使得金融服务更多的覆盖率更高。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使用手机银行或者网络银行等新的支付手段,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手段。

2.严谨的风险防控

城商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不少风险隐患。首先是信用风险,目前城商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远低于商业银行,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可以通过债转股、债务重组或者通过信贷资产流转平台对不良贷款进行批量转让,用市场化手段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二是支持加快补充资本。可以引进股东进行增资扩股,或者申请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可以在二级市场发行股票,扩大则本。其次普惠金融的客戶群体是一些小微企业,所以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类风险。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可以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加强对公众的教育程度,提高风险的防范意识,银行业及监管机构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建立风险监测体系。

3.科技创新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商行在推进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手段与方式,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普惠金融生态环境。从城商行本身的安全性来讲,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一些检测手段,对风险建立检测体系。同时,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可以在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加入大数据的分析,推荐给客户满意的产品。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发展一些满足客户需求的智能化、便利化的金融产品,创造金融服务的多样化渠道,使得金融需求更加便利化,通过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的一些新服务,拓宽服务方式。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普惠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其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补充发展动力。另一方面政府为普惠金融提供特质化的监管政策放宽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担保要求和范围,政府亦可以建立专门的担保机构,降低城商行的风险。完善小微和涉农企业动产和不动产的抵押登记机制,加强监督力度。三是,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为小微和涉农企业加强保险和风险监管。四是,建立普惠金融服务基金。给予中小企业适当比例的补贴,引导其为贫困边远地区提供普惠金融。

参考文献:

[1]欧理平.普惠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J].学术论坛,2016,39(04).

[2]陆岷峰.中国城商行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的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6,(05).

[3]娄飞鹏.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分析[J].西部金融,2014,(04).

[4]甘为民.城商行转型升级之路[J].中国金融,2014,(18).

[5]李朵.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的现状及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31(07).

[6]陈一洪.深化城商行改革发展路径探究[J].北方金融,2017,(01).

作者简介:艾倩倩(1994- ),女,汉族,陕西榆林市人,硕士研究生,金融学硕士,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金融投资与监管

猜你喜欢
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改革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营改增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与财务对策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