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当代国人信仰建立的探究

2017-10-14 11:48邵宇峰林睿珍梁敏仪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8期
关键词:重建缺失信仰

邵宇峰+林睿珍+梁敏仪

摘 要: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30多年里,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跟上步伐,信仰在被不断的弱化,金钱论横行期间,重树国人的信仰迫在眉睫。通过教育帮助国人建立信仰,不失为一种良策。教育本身就具有教书育人、引领人们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作用,再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将这两者与信仰建立有机地融合,重建当代国人的信仰,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缺失、文化、信仰、重建、物质、教育

引言

一个民族的兴盛与发展,必定是因为这个民族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而这股力量的名字——信仰。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000年,也正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拥有着强大的信仰。然近代以来,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以及对物质需求的加大,人们开始忽视自身的信仰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传统的信仰渐渐被遗弃,在一系列社会新问题不断涌现的环境里,人人自危而不知所措。這种情况下,重建国人信仰就显得迫在眉睫。本文中,笔者探究将教育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并运用于信仰建立之中,以期通过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教育的作用,重建国人的信仰,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增添一份的动力。

一.当代国人信仰缺失之事实

1.唯利是图。“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此话道出了人的本性,但若过于放任自己的本性而无毫利人之心,对社会大环境而言可能是一种灾难。纵观今日社会,有医生为了收入,小病大治,给患者开具高昂的药品,从中获取回扣;有商人为了利润,发明毒奶粉、瘦肉精;有学者为了职称升迁,学术造假……古语云:“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1]缺乏了信仰下的自律,使人们在物质利益的急切追求中昏了头脑。

2.官本位思想残存。“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使这种思想意识渗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留存到今。大多数人依然追崇“学而优则仕”,“商而优则仕”的观念,官商勾结下的权钱交易现象数不胜数,这种官本位思想的存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与深思。

3.道德“无”底线。中国自古提倡仁义礼智信;以爱己之心爱人,元代马致远在《陈情高卧》中提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礼记?访记》亦曰:“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但回到当代社会,道德底线在一次次地让步,众多的“扶老人事件”让我们一再质问着自己: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最基本的信任何去何从。

二.教育的发展和体系

自远古时期起,教育就存在于人类的发展历程之中。早在《尸子君治篇》中有一段关于原始氏族社会教育记载:燧人氏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宓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以猎。

一.从殷到清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自殷时就已初见雏形,教育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服务于统治阶级。殷时的教育机构称之为“庠”,周代的教育机构称为“序”;从先秦之后,教育机构逐渐分为两支,国家的教育机构经历了“国学”,“太学”,“国子监”的变化,而地方上的教育机构主要是以“乡学”为主,并伴随着私学的兴起,如孔丘在曲阜杏坛讲学,唐代名儒颜师古、孔颖达在为官之前以教授为业;宋代至明清,则以学院,家塾为载体。

在教育内容上:封建教育主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除了教导百姓仁义礼智信,最主要的就是教育人们求学立志为先,成圣成贤。《大学》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朱熹《小学?原序》曰:“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

在教育方式上:儒家提倡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礼记·学记》里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心”。

二.民国时期的教育

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国时期我国的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开创了我国义务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先河。

在教育的内容上:国家提倡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将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共和国国民的健全人格作为首要任务;以军国民教育和实利教育引导体育和智育,寄希望于教育在捍卫国家主权、抑制武人政治、振新民族经济方面发挥基础作用。[2]在教育的方式上:根据初,中,高分阶段进行教育,从基础的识字认知,到对国家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于世界发展的学习,都更加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在此种背景之下,民国时期我国的学术氛围不仅没有受到外在的影响,反而大放光彩,产生了一批的新的思想,造就了蔡元培、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竺可桢、鲁迅等一批文人巨匠。

三.建国之后的教育发展

自1949年建国以后,我国的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教育形式而言: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我国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系统,实行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工作时间内安排专门时间系统学习等多种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上: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进行了转变,不仅仅局限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而是扩充到了德智体美劳五个要素。更加全面的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而在教育的方式上:依然沿袭了民国时期的层层递进,逐步加深的方式方法--从简单的识字认知,到高深的人生探索,一级级的构建了当代教育体系。

三.教育在信仰建立之中的作用

信仰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极度信任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信仰的建立,则是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和重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三观”的形成又源自于教育,教育在信仰建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人生观,是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人生观直接决定了个人的行为和发展,它的建立来源于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即社会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人生观是个人主义,从某种程度上把剥削他人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而在社会主义国家,人生观则是集体主义,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如果脱离了教育,则国家文化中的思想和精神将难以作用于人民,人民也难以从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良好的信仰。由此可见,教育是人生观建立过程中的桥梁。

(2)世界观,是指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时间段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它是人对事物的判断的反应,世界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逐渐形成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形成的是对于现实世界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媒体的报道和网络推文等,对个人世界观建立的或多或少起着引导作用。

(3)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人要对事物进行认知和理解,前提是必须知晓事物,而知晓则来源与他所受到的教育,通过自己所受的教育,长才干、明事理、知天下和晓人生,进而体现出人、事、物的价值。教育在价值观形成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价值观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四.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是一个呼唤信仰回归的时代,也是一个积极探索生命本源、思考教育本质的时代。谈及一国教育,离不开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思考,他们紧密依存,相互影响。在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方针的大背景下,幼儿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便成了本课题的出发点。

随着时代发展,孩童的智力水平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却让人束手无策。许多“儿童掌掴老师”事件、“教师性侵儿童”事件的背后,我们看到了现代教育的“空心”在某些教师身上的体现,也看到了现代教育在应对青少年儿童成长问题的迷茫。

1.未明确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英文单词是Education,这个单词是苏格拉底创设的,“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导,即教育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

思想家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周国平先生也提到,“教育就是生长,是指人身上有人自为人的特性,这是人生来就有精神属性,让这种精神属性好好生长,就是教育的本质。”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教育的核心是归一的——“引导”与“唤醒”。

引导和唤醒是对生命能力的信任。每个生命的成长轨迹不一,教育可以做的,是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去引导唤醒孩子的向上驱动力,而不是由老师或家长用鞭绳在背后督促,迫使他们去探索未知。

回到当前我国对于教育的建设,虽然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但是依旧没能改变应试教育的顽疾。且“素质教育”本身也存在抽象和空洞性,正如社会学家郑也夫所说的:“如果说‘应试教育没有找到病灶,则‘素质教育不是一个好的药方。”[4] 虽然素质教育总是强调两个“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促进学生发展,但却甚似模糊,目标和手段都不清晰。这也就导致了当前的教育本质依然是在以应试为主,向学生们灌输知识和思想,打磨了学生的个性。

2.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间出现断层。

翻开教育史,中国的教育在文革时期开始出现空白,大规模的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摧残,阻隔了绵延几千年的民族文化脉络,传统道德礼仪规范、师道尊严渐渐流失。

文革结束后,在原有精神信仰缺失、新的伦理道德又未建立的情况下,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大规模涌入,又使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迅速蔓延,中国这一原本崇文厚德的国度更加“礼崩乐坏”。市场经济大潮的崛起和多年来推行的应试教育,使我国出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明显失衡的局面。从教育内容而言,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陷入愈加尴尬的生存境地,功利性的增强使得“礼乐仁义”逐渐被边缘化。

3.教育体系的单一性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类似于金字塔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层层淘汰,层层递减。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博弈态势越来越强烈,功利性越来越强,人们不断地试图往金字塔的顶端前行,但大多数人往往不能遂愿;另一方面众多的学子无法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取适合自己的教育,过早被“流放”到了社会中,接受社会“大染缸”的浸润。

五.教育的改变与当代国人信仰重建的构想

对于信仰在教育中重建的构想,依旧需要我们去解决中学与西学、过去与未来、文化与学术、法治与道德、和合与分别、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多元与一统等诸多看似矛盾实则互补的问题。

古语云:今夫天地之所以不敝者,恃有道以维之也。而道之所以常存者,恃有学以运也。然细究百年中国的学思历程,其对学术文化的破坏,大于对社会文明的建设,这也是“国学热”出现的主要原因。自西学传入以来观中国社会现状,大部分人生活内容丰富,但脱离祖先留传下来的文化土壤和精神根脉,并不能算“有文化”。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从教育中构建国人信仰:

(1)回归教育的本质。我们首先应该要解决的就是对于教育本质的认知问题,要真正的認清,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和唤醒,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唤醒人们的人格心灵。既不抱任何的功利性、目的性去为学生们授业解惑;也不能使过分积极的教育观大行其道,以抽象模糊的口号去指导和发展教育,而应该使教育回归于本源,落于实处。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向西方国家借鉴学习,以开瀹心灵,增广知识为务。所以厚今薄古,鼓励独立思考和追求心知[5]。西方何以出大师,也许正是基于此。我们应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从而为信仰的重建奠定基础。

(2)完善教育的体系。改变当前单一性的教育制,实现分流制。让学生们在不断深入的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机制。尽早的实现教育的分流,缓解学子们的竞争压力,最大限度的发扬个性,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去实现自我的价值。

德国所实行的就是多轨制的教育,让学生们并不仅仅局限于上大学一种深造途径,而是从中学起就不断分流,让学生们获得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教育,而且,此种分流并非是绝对的,他们相互之间依然互通,这使得学生们可以真正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更好的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如果我国建立类似的真正的分流制教育体系,并使得社会大众对他们的认同感一视同仁,则为信仰的建立不失是一种保障。

(3)教育的方式。要真正重建国人的信仰,则教育方式的改变尤为重要,要杜绝填鸭式和说教性的教育方式,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让受教育者本身成为教育的主导者。在知识的获取和观念的建立过程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自主性,在自我探知中去认知这个社会,懂得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为信仰的重建给予有利支撑。

(4)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是信仰重建的核心,教育内容的优劣,决定了人们信仰建立的质量,决定了是否能构建强大的民族信仰和盛世信仰。而教育的内容绝非是天马行空,随意设置。必须适合于社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需求。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为我们的教育内容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先贤们所创造的礼乐文化,圣人们所提倡的仁义德慈,智者所遗留的诗词歌赋以及百姓们所形成的习惯风俗等,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建信仰,需要重新拾起我们所丢失的文化精神,在教育中,发挥国学教育,进行诗词复兴与国乐复兴,让传统的文化灵魂重新进入人们的内心。传统音乐教育家黄翔鹏说:“传统是一条河流”,即意味著一个民族的教育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在流动中亦随着实际情况而有所创新和发展。

六.结语

信仰的建立,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庞杂的系统性工程,而教育在信仰建立过程中恰好充当的是主体工程的作用。挥教育的优势,将本土的历史文化精髓融入其中,并立足当代的国情,则对于信仰的建立,或将给予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诚然,教育本身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各有分工,对人们的所起的作用大小亦有差别,但三者间又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若从相对易于着手的学校教育出发,通过确立引导和唤醒的教育目的、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尝试多元的教育方式、制定全面的教育内容使其发挥在信仰建立之中的作用,则随着学校教育的逐渐成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将会被带动,进而最终为信仰的建立注入新生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清代·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2] 南怀瑾.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M].东方出版社出版,2013-6-1

[3]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8:359

[4]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09-01

[5]周国平.中国人缺少什么[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02

猜你喜欢
重建缺失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用镜头“重建”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