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近现代藏品征集工作的思考

2017-10-14 09:55张秋艳项顼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8期

张秋艳+项顼

摘要:藏品是博物馆实现基本职能的重要载体,近现代文物作为见证历史发展、城市进程的重要一项,在博物馆藏品征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博物馆藏品征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近现代文物的特点与价值,提出重视此类文物的方式与方法,树立起为了明天收藏今天的近现代文物征集理念,以期丰富博物馆藏品与展览内涵,实现社会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近现代文物;藏品征集;博物馆收藏

“不知古焉知今”,文博工作是把历史和未来衔接起来的事业,藏品成为今人认识古今社会的见证物,为体現博物馆特性和实现博物馆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不再局限为文物,而是涵盖了记录与反映人类发展和发展环境的各种人工物品和自然标本。征集是博物馆为实现其机构使命而持续地发现和搜集藏品的行为、活动,获得藏品实物及确认藏品所有权;是博物馆工作者的主动行为,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博物馆发展需求,确定博物馆收藏的范畴,发现藏品资源,选择符合藏品标准的物品,依法获取这些物品。

基于各种要求,藏品征集要坚持主动、发展、可利用、合法和有利保护的原则,博物馆选择拟纳入收藏的物品时,要确定该物品的收藏符合博物馆的宗旨和收藏政策。近现代文物作为藏品重要的一类,见证了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更是博物馆展览、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 近现代文物的征集范畴

近现代文物是相对历史文物而言的。总的来说,近现代文物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近现代文物种类繁多,依其形式、用途和意义,对分为文献、手稿、书刊传单、勋章徽章证件、旗帜、印信图章、武器装备(含各种军用物品),反映社会发展的文物,反映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关系的文物,反映对外关系的文物、音像制品、名人遗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货币、邮票等实用艺术类物品、实用器物、杂项等类。具体是指反映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变革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文物,如著名烈士、爱国志士、英雄模范的遗物,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的文献、建筑物等;反映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宗教等方面发展的文物,如政权建设、制度建设、科技发明、科研成果等;反映中国近现代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及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民族自治、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的文物,如涉台文物、民族文物等;反映中国近现代各民族的生产活动、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物,如生产工具、年画、剪纸、风筝、皮影、壁画、蜡染,服饰、头饰、刺绣等民间艺术品、工艺品等;反映近代以来中外关系、友好往来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卫生、体育、宗教等方面相互交流的文物,如国际合作交流的文件信函、参与国际竞赛的获奖证书、活动影像资料等。我们只有明确了近现代文物征集的范畴,才能在征集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 近现代文物的特点与价值

第一,应用范围的广泛性。近现代文物包含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皆是波澜壮阔的运动,涉及面广,投入人力多,因而遗留下来的文繁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第二,本体价值的多样性。抗日战争时期文物具有时代与历史性,与日侵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再现那场惊心动破的战役。建国以后的文物看起来非常普通,从其本身往往看不出实际价值。然而,一件简单的实物,往往与现代著名人物息息相关,可能隐含着一段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其三,分布流传的散碎性。相对于古代时期的文物,近现代文物很难受到人们的有意重视,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变迁,这些不起眼的物件很难妥善保存,或逐渐流失,或被风雨侵蚀损坏,或被更新淘汰而消失。尤其是由于历史当事人的逐渐减少,对特定事件的记忆逐渐淡化,附着在特定物件上的有关特定意义逐渐消失,也使得“社建文物”造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散失。

其价值主要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是唯一性。近现代区别于古代文物的最大特点。一次事件、一个人物、一次变革、一段历史,都体现在特定文物上,因此它具有特定的唯一性。

其次是直观性。大部分近现代文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听说、常见到的,尤其是建国后的文物,它不像古代文物那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在其上的特殊意义往往一目了然。

第三是包含性。文物本身虽然简单,但其内涵往往非常深刻,这也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第四是教育性。文物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社会教育功能,近现代文物更能体现出爱国教育的特点。

(三) 博物馆征集近现代文物的现状

藏品是博物馆生存的根本、是博物馆建设的基础、是博物馆发展的核心。博物馆的陈列和科研都是基于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文物及标本之上的。近年,有博物馆学者提出,博物馆不仅需要“考古学”,而且还需要“考现学”,这的确是值得博物馆工作者深人探讨的思路。考古学是对以往文化物质遗存的发掘与研究,而“考现学”则是对现世物品的征集与研究。

近现代文物的收藏则是沿续历史、丰富馆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生活和物质条件迅猛改善,许多反映近现代历史上重要人物、重要活动的物证正在逐步消亡。

二是国家在近现代文物管理法制建设方面的相对滞后,对具体规范近现代文物的保护范围和价值认定尚不够明确,造成各地文博单位在面对浩如烟海的近现代实物资料时难以准确把握近现代文物的价值。征集范畴、价值判断的随意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现代文物保护和宣传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是当前社会对近现代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措施远不及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人们对古代文物的过度注重,使近现代文物的征集工作被放在了次要甚至忽视的地位。

(四) 近现代文物征集工作的做法与解决措施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克服"厚古薄今”的征集习惯。重视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的征集,对近现代文物缺乏了解和收集,有的博物馆甚至没有近现代文物这一项,显然这与博物馆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博物馆收集的是“古今咸集”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品,即历史文物和近现代文物,它们都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引申,是博物馆藏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明天而收集今天”,把今天可能转瞬即逝的器物或重大事件作为明天历史的沉淀而加以收藏,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二是制订本馆中长期近现代文物征集计划,注重馆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首先博物馆应该对本馆的发展方向作一个准确的定位,确定本馆总体征集目标,再根据定位在本区域内进行摸底和调査,制订本馆中长期征集计划,明确哪些是即将消失或必须立即进行抢救性征集的,哪些是未来几年应该征集到的,哪些是为配合专题展览临时征集的,对与文物或事件有关联的人物要做好调査,经常联系,加大感情投资的成分,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搞无目的的大杂烩。

三是注重辅助材料和口述资料的收集,提高近现代文物价值。近现代文物背后的收藏历史、名人名家的故事、使用情况等,都可以作为记述近现代文物的重要资料与档案,并且在进行建档、归档、入库等资料中,作为阐释这类文物重要资料。

四是举办专题展览,及时展出征集文物,鼓励文物收藏者和捐赠者为博物馆提供藏品。地方博物馆不仅是保存和展示从古至今的艺术品的场所,也应是反映当代现实社会的文化机构,应成为这座城市的记忆保藏之所。面向“未来文物”广征博积,今天的生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一般用品,可能就是未来不可多得的见证历史的文物。我们要把目光转向当前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文物,收藏文物。所以,博物馆人关注地方政治方面的大事,及時收藏有历史价值的相关物品;关心地方经济生活中的突出亮点;关注本地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关注民生。

青岛市博物馆举办过众多展览《“我家这20年”民生展》的黑白电视机、唱片机,粮票、外汇券等,点滴记录了市民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生活的巨大变化;《老青岛生活用品收藏展》以博物馆和市民收藏爱好者的藏品共同展出,展览分为燃油灯炉、照相打字、钟表眼镜、饮食烟草、音响娱乐等几个方面,展出老青岛人城市记忆;《我们的生活——青岛市民建国后老物件收藏展》面向本馆和市民征集反映改革开放30年巨变藏品,有金鹿自行车、鹰轮牌缝纫机、金锚手表,滚铁环、纱布袋、跳房子游戏场景,重温旧时光,感慨城市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青岛市博物馆开展了抗击“非典”实物、图片和资料征集活动,先后到市防“非典”指挥部、海军401医院、市胸科医院等40余个单位进行联系,与20多位市民达成捐赠意向,接受了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和福彩发行中心等单位的捐赠,共征集到抗击“非典”纪念章、纪念封等纪念物品200余件,向近30个被征集单位和个人发放了收藏证书。与这次全市联合抗击突发疫情的一线单位和市民,共同保存这份城市记忆,弘扬爱心团结的城市精神。在2004-2008奥帆赛筹备和举办期间,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与青岛》等特展,接受市奥帆委12件在青岛迎奥过程中具有收藏意义和较高价值的纪念品捐赠,为助力青岛打造“帆船之都”城市名片发挥博物馆的应有作用。

《抗战记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特展》在中国人民抗战的大历史背景下,特别设置了“青岛:未敢忘却的历史”部分,展出“支那画报”、红缨枪、“山东抗日铁血锄奸救国团”赠沈鸿烈银章、美海军陆战队中尉参加受降仪式证书、受降接收迎宾馆器物清单、抗战胜利后青岛初版地图等实物。过半展品来自市民收藏,市民成为展览的策划者、参与者和捐赠者,为此青博此次展览开幕别开生面,向十余位亲临现场的捐展者颁发荣誉证书,他们现场讲述起了藏品背后的故事,共同开幕,这在博物馆历史上也是首次。价值重大藏品,征得捐赠者同意,成为了博物馆永久藏品。

近现代文物征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征集工作者不仅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还需要有冷静的处事态度,广开思路,用为了明天,收藏今天的理念,留住记忆,让这些文物成为博物馆展现近现代历史进程的重要内容,见证城市发展,激励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洪波:试论吉林地方近现代文物征集的范畴与标准【A】,春草集(二)——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曹波,吴建刚:近现代文物征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文物报,2014年2月19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