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育

2017-10-14 20:11王艳群
大东方 2017年4期
关键词:盘子猴子小朋友

王艳群

一、“游戏”教育理念的由来

我教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刚开始上课时,我学其他老师,采用优课资源,网络资源,教材配备的光盘资源上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检验,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部分学生的成绩很不理想。分析原因,在我上课的时候,这些孩子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埋着头在玩自己的手指头、衣服、书包、文具之类的,这说明这些孩子并没有被我上课的内容和过程所吸引。

于是我去听优秀教师上课,翻阅优秀教师论坛,归纳总结后发现,所谓优秀,不过是课堂组织教学好些,关注孩子多些,课堂提问逻辑合理清晰些,使用多媒体烂熟些,教学技巧技能丰富些,这些只是具备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而已,但这些终究还是没有跳出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和模式。 一天课间时间,在教室外面走廊上,我偶然看见一个学生在玩磁铁隔着硬纸板吸引铁钉的游戏,周围的孩子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表现出非常好奇的神态,那种专注劲可比我上课高百倍。于是我想:何不采用“游戏”教育,彻底摆脱现代课件的限制,完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

二、“游戏”教育对于小学教育具有可靠理论基础

根据低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他们在这个阶段知识储备少,抽象思维差,但形象思维好。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喜欢动手拆装组合,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介于这些原因,我想“游戏”可以有效地回避他们的弱势,发扬他们的强势,更利于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游戏”教育的可行性探讨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我已经全部设置为游戏,比如“位置”那节,我就设置了两个游戏。

一是“上、下、左、右”的教学,我利用“下象棋”的游戏。游戏规则:在黑板上贴有色磁扣,我发指令:中间贴一个红色磁扣,在红色磁扣的上面贴一个磁扣,在红色磁扣的下面贴一个磁扣,在它的左面贴,在它的右面贴,别的孩子上来继续听类似指令贴,有些是按指定的要求贴某个磁扣贴,有些是让学生随便贴,游戏完了之后让孩子看着磁扣回答问题,红色磁扣的上面有几个,下面有几个,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等等问题。对于30个孩子左右的班级,人人参与。人数多,上了六七十人的班级,分组比赛,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本子上用彩色笔画圆代替磁扣,进行游戏,然后每组挑选四个孩子来比赛。没有参加比赛的孩子当小老师,找出别人的错,给自己的组加分。这样孩子们很快地掌握了上、下、左、右的教学知识。

二是“序数”的教学,我利用“找队伍”的游戏。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猴子的图片,在大猴子的前面和后面贴上其他小猴子,让孩子们看黑板上贴的猴子图回答问题,把从左数的第6只猴子圈起来,把从左数的6只猴子圈起来。让同学们认真阅读,比较这两句话?然后让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用圆代替猴子亲手动笔画一画,圈一圈,再以组为单位,看一看哪一个小朋友画很比较好,同组的小朋友们进行探讨学习,最后抽几个表现好的小朋友再到黑板上来演示,从演示的图形中你发现了什么?这时孩子们抢着回答,我发现了上面的一行猴子只圈了一只,而下面的一行猴子圈了6只,上面一行的是要圈出左数的第6只,下面一行是圈出左数的6只,两句话中,一个多了一个第字,它们的做法就不一样。通过这样的对比习,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第几的数,几个的数。”

三是“1—20内的加减法”教学,我就设置了“给数字长腿”的游戏。

举例演示,比如9,我就用9个磁扣来当数字的小腿,让一条腿从一开始长,另一条腿去配,9可以分成8和1,长腿8,短腿1,9可以分成7和2,长腿7,短腿2,依次摆下去,当腿长出来数字与前面数字重复,游戏结束。然后再叫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来摆,让孩子亲自摸磁扣,感受数量,感受9与那些腿有关联。孩子们很快自己找到9的腿:1和8,2和7,3和6,4和5,然后组装成加减,加法用数的组成去解决,(8和1组成9,那么8+1=9)减法用数的分成去解决,(9 可以分成8和1,那么9-1=8,9-8=1)反复抽,训练。用这种方法,孩子们把20以内加减很快就掌握了。

四是“解决问题”:

1.教“总数和部份数”的数量关系,我设置了“端盘子”的游戏。两个小盘子和一个大盘子,上面两个小盘子当部分,下面一个大盘子当总数,用一个大括号像天平一样把它们联结起来。于是我在盘子里放东西,始终只放其中两个盘子,求另一个盘子。让孩子们观察,(1)我在左边盘子里放2个苹果,又在右边盘子里放3个苹果,如果把这两个盘子里的苹果放在下面这个盘子里,请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你会列式计吗?(3+2=5)。(2)请孩子们数一数下面这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苹果?(8个),如果拿5个苹果放在左边的盘子里,那么右边的盘子里还可以放多少个?在老师引导下让一个学生来演示。之后,让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演示,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写出算式,再让学生反复演示两遍,边摆边说,孩子们一下就领悟了“求总数,求部分数”的所有问题,他们还发现了部份数+部份数=总数。总数—部份数=另一部份数。

2.是“第几到第几”的问题,我编了一些儿歌:

第一首儿歌 :一般算,掐头尾,算中间。

例如:从左数小红站第3个,小明站第9个,小红和小明之间站了多少个小朋友?我用游戏的方法,叫一个女生站在讲台上当小红,再叫一个男生站在讲台当小明,再让孩子们用数数的方法,很快的说出了中间站了5个小朋友,刚才的小朋友是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的,你们还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吗?全班异口同声的回答“能”,我看到孩子们有的用小棒表示,有的用圆来表示,还有的用三角形等各种符号来表示。刚才同学们表现得很好,你们会用算式来表示吗?9-3-1=5(个)掐头尾,表示开头的小红和结尾的小明都要减掉。

第二首儿歌:看书算,加尾巴。

例如:小红看一本故事书,从第3页看到第9页,他一共看了多少页?我以小组为单位设置游戏,每四个小朋友为一组,先让一个小朋友翻开自己的数学书,从第3页到第9页,其他小朋友帮他数看他一共看了多少页?先得出这个答案,然后再让小朋友画图进行探究,最后让孩子们用算式方法进行解答。(9-3+1=7)。要让四人小组的每一个小朋友都會说出方法,9-3表示什么,加1又表示什么?表示尾巴。同学们一边读儿歌,一边对应实例,很快就掌握了。

3.“认识钟”的知识。我就设置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让同学们画闹钟,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画画,他们一边画,一边观察挂在教室墙壁上的闹钟,同学们都画得很认真,没有一个打混的,孩子们亲自动手画完之后,将没有画完整的让大家帮助找遗漏的地方。虽然“浪费”了较长的时间,但是通过这个过程,他们深刻的认识了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有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等等内容,比老师讲还要清楚得多。第二个环节是让孩子们转指针游戏,先让同学们自已转指针,同时说出钟面上有几根针,每根针的长短和粗细,再回答短针是什么针?(时针)长针是什么针?(分针),让同学们将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时,然后动手慢慢顺时针旋转,通过观察,时针走一大格,而分针走了多远(一圈)从而得出1时=60分。

4.比如“用所给数字写算式”。我设置了“搬运数字”游戏,我做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上去自己摆,就克服了孩子写些没有规定数字的算式。

5.比如讲评每章节的复习题,我就设置“抢名次”游戏,抢到前十名的孩子可以当老师,帮老师检查,帮助不会的孩子。完全克服复习课老师讲,强灌输的模式。就这样,数学第一册所有教学内容全部变成了 “游戏”。

另外,我还把课堂作业评讲,小状元上易错题选出来,大胆交给班上思维好,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让他们评讲,我在下面维持纪律,提醒没有及时修改的孩子,这样一节课,能保证上面一个老师,下面一个老师。

这样的课,争强了学生主人翁精神,老师也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角色交换,知识落实显然比一个老师效果好。同时,也培养学生能力,锻炼了孩子。

有时候甚至可以让孩子来参与游戏设计。他们的智慧也是不可估量的,只是平时我们教师完全占据了课堂,屏蔽了孩子自己的表现。

四、“游戏”教学的实验结果

通过“游戏教育”的教学实践,上课开小差的孩子明显少了很多,孩子们上课更加開心,学得又快又好,我也从繁重的讲解中解脱出来。“游戏教育”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回归了教育的本质,开心学习。当然,在设置“游戏的环节”,要注意体现游戏中教学的本质内容而不是简单的玩,要很好的把握课堂上游戏的节奏。“游戏”教育真正做到了教师教得很开心,孩子学得很开心,希望同仁们继续探讨完善“游戏教育”模式。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徐家扁小学)

猜你喜欢
盘子猴子小朋友
比比谁的盘子光等
判断:哪边小,哪边大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阿凡提巧装盘子
A Monkey in Empty Talk说空话的猴子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撕”掉的盘子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