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罕见8个版报道中国

2017-10-16 04:29姚蒙董铭炳强李晓骁高颖
环球时报 2017-10-16
关键词:头版环球时报法国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姚蒙 董铭 炳强 本报记者 李晓骁 高颖

“中国,强国崛起” ——15日,法国第二大报《世界报》周末版在头版(如图)打出这六个大黑体汉字、并用8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中国,在法国和中国都引发巨大关注。报道围绕中国这些年在社会、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崛起展开,其中也不乏一些对中国制度和发展的西式理解与偏见。尽管如此,在第一部分,《世界报》仍清晰地写道:“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国世纪。”这样的评价出自老牌欧洲国家法国之口,似乎可以代表外界对发展迅速的中国的普遍看法。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这是《世界报》首次使用汉字作为头版大标题。“中国可以与美国竞争吗?”文章开头称,10年前,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向出租车司机们发放了简易磁带学习英语,以与外国人交流。2017年,却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访美时唱中文歌并吟诵唐诗。这个看似无关大局的细节却恰恰象征了某种力量的翻转,我们已经进入“中国世纪”。文章称,经过30年(1979年至2009年)的黄金发展期,中国开始拥有可以与美国竞争的实力。中国领导人希望“中国梦”能够获得与曾经的“美国梦”同样的吸引力。

内页8个版面主要从“习近平倡导‘中国梦实现大国复兴”“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互联网及媒体发展”“中国熊猫外交的政治意图”四方面,从西方人的视角解读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从法国报亭销售火爆来看,法国读者对“中国崛起”这一话题确实十分关注。《环球时报》记者15日在报亭询问一位买这期《世界报》的读者,他表示,“现在中国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尤其在法国、欧洲危机不断,美国又选了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当总统后,真希望中国能够发挥更多积极作用”。

旅法资深媒体人郑若麟也关注了该报道。他1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即将召开中共十九大之际,法国推出这样的专刊报道并不意外。以前法国媒体也曾经在类似时间点,推出过关于中国的专题报道,但多是杂志。这次《世界报》如此大规模推出这样的报道,并在头版使用汉字,非常罕见。在法国,《世界报》有舆论风向标的作用,相当于给其他法国媒体报道中国定了一个调子,“这就是中国”,不能超出这个范围来说。

针对报道中对于中国的发展用“对外扩张”“控制社会”等字眼,郑若麟表示,中国在历史上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凝聚力,正因为社会涣散、一盘散沙、组织乏力,才会被列强欺负。如今,中国的崛起也得益于政府加强组织社会力量。但在法国人看来,经济必须是“自由”的,政府如果有介入就是“控制”。

郑若麟表示,法语的用词非常微妙,一个词可能背后蕴含着一连串别的意思。《世界报》在心知肚明中国崛起不可逆转的情况下进行如此大篇幅的报道,是想告诉法国媒体和读者:“中国的强大和崛起不是你们想的那么正面,还可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威胁”。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针对国内。目前法国和整个欧洲都处于困难时期,最怕出现一个可替代的发展模式。如果有这种模式出现,其政权和体制可能会动摇。因此,法国媒体不会把真正的中国发展传递给民众。其二,是针对中国。这样的报道是对中国的舆论战、思想战和精神战,企图引导中国以他们希望的方式发展。

知名评论人陶短房1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法国主流媒体用如此重要的版面、如此大的篇幅来报道中国,在客观上表明,中国对于欧美国家及其媒体而言重要性在增加。《世界报》可能试图勾勒出他们心目中的当代中国形象。这组报道在微信朋友圈被某些人亢奋地当做“厉害了你的国”的又一个经典范例热传,这些人显然看不懂法语,而只看见了头版的6个大黑体字,将文章当成吹捧中国的“准软文”。但事实上,这篇文章的基调是以“中立偏批评”的色彩行文的,这是《世界报》百年来长篇深度报道的一贯基调,也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主流媒体对华长篇报道的常态,概括起来就是“中国有很多不足,但的确在发展中;中国有人真心拥戴政府,喜欢民族主义情绪,但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社科院政治学所学者冯钺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历史上有关注外媒评价的习惯,但现在我们不用太关注外媒那些套话了。我们需要自信,但不自傲。做好自己的事情,尤其是民生问题,这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外媒的关注表明世界对我们的关注度提高了,说明中国实力提高了,重要了。但我们不用太看重外国人的评价,这就是一个小菜,茶余饭后议议就好。▲

猜你喜欢
头版环球时报法国
莫奈《睡莲》[法国]
天空之城
《世界报》对李普曼思想的影响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法国浪漫之旅(二)
超萌大头版《来自星星的你》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