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知识”助推信息技术经验教师更上一个台阶

2017-10-16 21:40董环勇沈戎芬
中国新通信 2017年17期
关键词:策略性课型研修

董环勇+沈戎芬

【摘要】 促进经验教师突破自身专业发展瓶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经验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以区域化研修活动为载体,以“策略性知识”为主题,开展区域化研修活动,充分发挥经验教师的力量,通过理论学习、对信息技术各种课型特征的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反思,总结提炼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从而有力促进了经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字】 策略性知识 经验教师 区域化研修 骨干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经验型的教师通常会有一个发展的瓶颈期,会出现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如何针对这类教师设计学习内容,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是师训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经历了十多年,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刚好进入了专业发展的瓶颈期。以我市为例,全市近100名信息技术教师,大约有60%左右的教师进入到这一阶段。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储备相对不足,学科地位尚未确立,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科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信息技术经验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学研究能力相对较弱,还没有达到经验教师应有的水平,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低级错误,如不能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等。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经验教师除了应该做好教学常规外,还需加强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一、概念界定

所谓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1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策略性知识可以分为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从知识分类的观点看,策略性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一般来说,策略性知识习得的过程与程序性知识习得的过程相似,都是经过陈述性知识阶段、策略练习阶段和策略自觉运用阶段。

二、基于策略性知识的研修活动实践

根据概念界定,教学策略也是一种策略性知识,其学习过程与程序性知识一致。因此,在研修過程中我们应该让教师明确信息技术课的基本教学策略,然后通过日常训练与教学反思加以运用与掌握,最后达到自觉、灵活运用的目的。

2.1基于学习结果分类理论设计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主题

针对我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实际情况,我们花了四时间,开展了《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常规执行力提升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以区域化学科研修活动为载体,着眼“教学设计与教学技术”,开展教学常规研修,有力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特别对于期初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内容如下图1所示。

在这轮研修中,虽然学习了部分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问题解决、任务驱动等教学策略等,但是还有些教师甚至是一些经验型教师对各种课型的特点还没有很好掌握,常常会有老师讨论如何上好概念课、复习课,复习课跟综合课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关于教学策略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学科又开展了《基于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教学策略设计研究》的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系列的策略性知识,如下图2所示。主要包括理论课、作品课、综合课和复习课四大类型的教学策略。

2.2开展基于四大课型的研修活动实践

在第二轮的研修中,结合学科研修活动,充分发挥经验型教师的力量,围绕四种典型课型,共剖析了30多节公开课,开展了20多场专题讲座和交流研讨。

1.基于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分析各种课型的学习结果类型与特点

“任务分析教学论”认为人类的学习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也不同,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规律来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因此,学会分析学习结果类型是教学策略设计的必要条件。我们在研究基本课型的教学策略时,组织经验教师剖析分析出各种课型的的主要特点及学习结果的主要类型。在多次研讨的基本上,总结了四种课型的主要特点和学习结果类型,见下表1。

2.依据“广义知识学习过程模型”,提炼不同课型的教学策略

在明确各种课型基本特点后,我们依据“广义知识学习过程模式”,如图2,设计各种教学策略,通过学科研修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观摩、研讨、专题讲座与教学反思等,总结提炼各种课型的教学策略。

通过研究,教师们总结了四种课型的部分教学策略,见下表2。

3.利用网络研修平台分享研修成果

在研修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将研修过程的资料,包括理论文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以及教学评价等均通过网络研修平台进行分享、交流,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学科课程资源。

三、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历时四年多的关于策略性知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对于促进经验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该专题研修之前,我市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只有宁波市级名师1名,无奉化市级骨干教师,通过研修活动,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教师,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教学研究能力方面,围绕本课题发表与获宁波市二等奖及以上的论文共计有20多篇,教学研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能力方面,在全国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有3人次,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1人次,在宁波市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有3人次;

在名优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市新增了浙江省教坛新秀1名、宁波市卓越工程学员3位、宁波市级骨干教师1名、奉化市级骨干教师4位,一支强有力的信息技术名优教师团队正在形成。

通过课题化的学科研修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不少问题,主要是部分经验教师缺少专业发展的内需力。由于这些教师已经评上了高级职称,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需力不足,不重视每学期的研修活动,没有深入思考研修主题,没有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与同行进行思维碰撞,学习效果不好。因此,需要在制度上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以提高这些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参 考 文 献

[1]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

[2]董环勇. 关注学科教学知识. 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3月下。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性课型研修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策略性指导精致文笔
小学语文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理解的策略性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