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对急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

2017-10-18 03:28毛保峰,甘宁宁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5期
关键词:带教急诊科满意率

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对急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对急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5—2016年期间接收的100名急诊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带教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接受传统常规带教模式(一对一带教),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带教模式。带教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综合能力进行评估与比较,同时比较两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与综合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68.0%,明显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带教质量以及,提升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持续质量改进;急诊;护理带教;质量;影响

急诊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诊对象多为急病、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且病种复杂。在急诊中护理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操作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面对危重患者沉着应对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护理带教是实习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1]。随着医疗服务模式改变,传统的一带一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的医学理念下的要求[2]。仅能够增强实习生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危重患者抢救以及临床应对能力中较为欠缺。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有专家提出,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效果显著,其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实习生在整个过程中掌握相关技能[3]。该院以2015—2016年期间接收的100名急诊科带教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对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的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以接收的100名急诊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4名,女生86名;年龄20~26岁,平均(22.4±2.5)岁;全日制大专38名,本科62名。根据带教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名。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分布以及入院前成绩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传统常规带教模式(一对一带教),老师指导讲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示范性操作,达到大纲规定要求。

1.2.2 观察组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带教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计划阶段。选择急诊科工作时间3年以上、具备护师职称、有经验的带教老师,制定实习大纲和计划,保证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可具备对急诊患者预检分诊的能力,能对患者病情做出全面评估,具备一定的急诊动手与抢救能力。②实施阶段。将已制订好的带教计划发到实习生手中,使其理解带教内容;向实习生介绍急诊科的环境和相关制度,了解急诊科常见疾病的典型表现和处理措施;采用多种带教方法,培养实习生的的预检分诊能力及应急配合与急诊动手能力;带教期间定期补充理论知识,渗透职业道德内容,以达到大纲的规定与要求。③检查阶段。带教老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实习生对在实习过程所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问题,并说出解决的方法。④处理阶段。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主动积极地与实习生进行沟通,及时帮助实习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难题,同时需要讲解处理方法、原因以及处理后效果等。调查实习生对带教方式以及老师的满意程度以及意见,努力完善该院带教方式,丰富学习内容。还要注重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生护理操作的看法与意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⑤采取风险管理,制定预防方案。急诊科室中所有器械均需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并保证药品以及仪器齐全。完善管理制度,急救物品在定点位置安排专人负责,并定期进行盘点与消毒操作。

1.3 观察指标

带教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综合能力进行评估与比较,同时比较两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综合能力得分比较

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与综合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综合能力得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综合能力得分比较[(±s),分]

组别 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 综合能力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P 94.72±12.56 82.29±10.15 11.832<0.001 94.32±13.58 81.87±11.93 12.981<0.001 93.65±13.19 82.78±9.75 9.032 0.003

2.2 两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对比

经过观察两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程度发现,观察组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68.0%,明显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对比

3 讨论

护理带教是帮助实习生将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相整合的重要途径,急诊科所接诊的患者多为危机重症,手术治疗相对较多,对实习生的操作性有更高的要求,这也对急诊科的护理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6]。

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临床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带教过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难融合,使实习生与患者沟通交流中缺少主动性,且带教老师教学方式老式,缺少教学意识,使实习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导致其实际操作能力较弱。随着医疗事业不断进步,有专家提出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效果较好,其中持续质量改进需要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它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7-8]。在注重终末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9]。它通过计划、执行、监督和评价,不断评价措施效果并及时提出新的方案,使质量循环上升[10]。

该研究中对部分实习生在急诊护理带教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在计划阶段选定带教老师队伍,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大纲;在实施阶段循序渐进地使实习生理解本科室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相渗透,以达到大纲的规定与要求;检查阶段除注重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注重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生的看法与意见,以对学生的能力与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带教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进行评价比较后发现,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的观察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与综合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由于得当的带教方法和良好的学习效果,观察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带教质量以及,提升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1]马婉芬,叶志芳,李芳.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9):129-131.

[2]唐兆芳,童本沁,陆士奇.分层带教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4(24):2234-2237.

[3]郑春芳.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5):123-124.

[4]俞继芳,邱贤云,李章平.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20(7):601-602.

[5]王依贵,王昀,李忠万,等.手术室护理带教方法的持续质量改进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11):1139-1140.

[6]邵晶晶.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13):2230-2231.

[7]陶莉.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抢救护理记录书写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4):922-923.

[8]李意良.持续服务质量改进在降低急诊护理风险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4):511-512.

[9]王辉娥.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2015(24):2248-2249.

[10]胡珠,谢艳梅,赖青青.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5):704-706.

R47

A

1672-5654(2017)09(a)-0063-02

2017-06-07)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5.063

毛保峰(1986-),女,吉林农安人,本科,护师,主要从事急诊科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带教急诊科满意率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自主小讲座结合移动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中医催乳教学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