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2017-10-18 03:18陈静王立珍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5期
关键词:器械供应标准化

陈静,王立珍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042

构建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陈静,王立珍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042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的构建以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5月—2016年11月对1800件外来器械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900件予以常规流程管理,观察组900件予以标准化操作规程管理,并对比分析两组管理后出现的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0.22%vs 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构建外来器械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能够确保外来器械的安全供应,使医疗风险有效降低,保证患者的安全,促使护理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应用效果

外来器械也就是所谓的租赁器械,指由器械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进行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并不是由医院直接采购,有助于满足不同类型手术的具体需求。此类器械具有自身特有的特点,如流动性较大,不能确保器械是否清洗、灭菌以及消毒等,如果没有彻底进行清洗、灭菌与消毒,会引发较严重的医院感染[1]。因此,必须强化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器械能够安全的应用。现阶段,外来器械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流程管理、追踪法以及PDCA循环法等,但上述操作都对护理工作有较的要求,因为护士的工作量较大且繁重,所以制定具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具有显著的作用。标准化操作规程就是把一个作业根据操作目的、步骤以及要求,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描述,进而对日常工作进行指导与规范,对于操作人员对标准操作快速掌握,使操作流程更具规范性,使错误率有效降低[2]。该研究为了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的构建以及应用效果,于2015年5月—2016年11月该院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对外来器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优化,使工作流程更加规范,且应用于临床上获得了显著效果,现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消毒供应中心已经在2015年通过达标验收标准,其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设备也比较先进。科室人员有护士与灭菌员,分别为15名、4名,没有男性,最小年龄25 岁,最大年龄 55 岁,平均年龄(40.56±2.46)岁;学历:1名中专,2名大专,12名本科;初级、中级、副高级分别有3名、11名、1名。

1.2 方法

2014年5月前该院进行常规流程管理,操作有如下几方面:①手术医生通过手术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器械;②供应商在前24 h把器械送到医院,并和专职接收人员充分交接;③由该院工作人员对器械情况准确登记。同时,通过清洗、打包与灭菌以后才可以使用;④术后供应商的跟台人员对器械予以清洗后,将其带回到公司。2015年2月该院成立了标准化操作流程编写小组,并对外来器械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予以有效制定,在2014年6月运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利用标标准化操作规程才能够对外来器械严格管理。

1.2.1 编写小组的成立 小组内成员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护士长,一是高年资护士,另一个是本科生护士构成,分别有1名、2名、1名,小组主要从事标准化操作规程编写与修订工作。因为标准化操作规程需要常常从事此项工作或对工作负责的人员来完成。本科生护士负责对文献资料进行查找与阅览,有助于为标准化操作规程中的重要流程提供有利条件;护士长对整个标准化操作规程编写过程的统筹、指导以及审核工作负责。

1.2.2 编写过程 小组内的成员通过规范标准对已有的外来器械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整理与归纳,进而将标准化操作规程初稿充分完成;随后再根据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等数据库对操作标准进行查阅,为标准化操作规程各个流程提供有利条件与高水平的数据支持。

1.2.3 编写格式 全部组织都有一份格式说明书,对重要项目有效书写,促使编撰者可以充分实施时间测量和稽查工作。该文中标准化操作规程格式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标题,另一方面为正文。标题主要有名称、文件编号、审核人员以及审核时间等;正文包括3个方面,一是定义,一是参考文献,另一个是管理流程,最后一方面为主题部分,借助流程图予以编写,在每一个步骤中对重要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确定,根据重要环节与要点说明对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编写;参考文献必须在标准化操作规程中的文档或步骤中存在,且全部列出,其质量能够将标准化操作规程的信效度直接体现出来[3-5]。外来器械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的部分内容如下表1所示。

表1 外来器械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的部分内容

1.2.4 标准化操作规程 对标准化操作规程修订时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①在执行部门提出标准化操作规程和具体服务存在不同;②服务对象反映意见或出现异常事件;③新技术出现,且有关单位的配合适宜没有规定;④配合政策物业出现。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标准化操作规程需要不断予以修订与批准,该研究每隔6个月组织1次标准化操作规程质量改进会议,把标准化操作规程在具体运用中出现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与总结,然后马上将其反馈给标准化操作规程小组进行修订。

1.3 评定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将在2014年5月前对900件外来器械与植入物进行常规流程管理作为对照组;2014年6月对900件外来器械进行标准化操作规程作为观察组,并分析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就是外来器械由该院接收至供应商取走的过程,出现清洗不合格以及灭菌不合格等问题,导致手术时间有一定延长。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有关数据,通过[n(%)]表示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对比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出现12例、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3%、0.22%,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对比分析组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

3 讨论

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与顺利实施,使感染率有效降低,对外来器械加强管理十分必要。相关学者在PDCA循环法的作用下,对外来器械进行有效管理,以此确保外来器械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的特点,使医疗风险显著降低,保证患者的安全;也有学者借助信息追溯系统严格管理,通过验货条码的应用,确保整个过程的质量可能够全面追溯[6]。但其对护士的素质以及信息技术方面的标准较高,所以,科学、规范流程的制定,能够为每个护士有章可循提供有利条件。在循证医学的影响下,临床经验属于最底端的证据,而标准化操作流程主要是通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以及经验记录为核心的标准化作业规范,能够避免日后因为技术人员的流动致使技术的流失。根据国家行业标准以及相关操作文献,高质量的证据检索作为支持,采用适合的编写人员,有效分工,采用科学的方法编写,使标准化操作流程更具规范性等,进而构建一种极具规范性与准确性的外来器械管理标准化操作流程[7]。

该研究予以标准化操作流程管理后,器械短缺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由于标准化操作流程对每个重要流程的操作标准都非常重视。关键环节的工作质量对器械的供应质量有直接影响。管理流程中的重要流程包括器械质量检查以及无菌器械的转运交接等。该研究对标准化操作流程制的制定,对上述重要环节有详细说明。比如,在对外来器械送到医院时间环节上,不同医院均有自己的规定标准,和每个医院的作息时间等方面有紧密联系,所以,不需要统一标准。但如果时间没有有效控制,器械的周转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与手术时间造成直接影响,所以,该规程要求供应商应该在手术前1 d 16:00前把器械送到该院,倘若遇到周末或者节假日第1天手术的过程中,应该在手术前1 d将器械送到该院。器械的有效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能够保证器械的安全,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于现存国家行业标准的影响下,对行业标准予以最大程度的参考。外来器械应用以后,如果由供应商清点后带走再进行清洗,清洗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医院感染的几率明显提高。所以,该院都采用规范清洗与消毒后再由器械供应商带走,避免医院感染的出现[8]。

该研究对标准化操作流程制定以后,在编写小组人员的作用下,强化科室中的每个护士的培训,对重要环节的内容予以深入讲解,护士通过培训后进行考核,在考核合格后就可以在临床中开展工作。编写小组对使用反馈表严格制定,临床护士在采用时倘若产生不合理或存在异议的地方,可以于反馈表内提出。由小组成员对反馈意见定期收集与有效整理,半年举办1次修订会议,同时,在会议上予以解答,对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不断的修订。

综上所述,外来器械管理标准化操作流程的构建,能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利参考,使器械型号不齐以及器械短缺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降低,并使医院感染率有效降低,确保患者的安全。护理标准化操作规程体现了学科科学性与专业性的特点,对护理学科的建设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1]吴小林,陈翠敏.标准操作程序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清洗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9):906-908.

[2]毛媛.运用精细化管理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J].医药前沿,2016,6(31):360-361.

[3]李丽珍.PCDA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0):1277-1278.

[4]侯二英,冯美连.追踪法在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9):1131-113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2009.

[6]刘芳,宋瑾,戴桂红,等.标准操作规程对消毒供应中心动力工具处理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429-1430.

[7]李丽娜.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零风险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6,8(26):186-187.

[8]史玲玲,姚晚侠,杨宏娟.标准操作规程在消毒供应科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10-12.

R187

A

1672-5654(2017)09(a)-0109-03

2017-06-08)

正文主体部分之“结果”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5.109

陈静(1971-),女,江苏睢宁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

·编读往来·

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逻辑严谨,不应与讨论内容相混淆。应着重总结重要的研究结果。以数据反映结果时,不能只描述导数(例如百分数),应同时给出据以计算导数的绝对数。一般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给出具体的统计值。例如:F=3.868,P=0.026。

猜你喜欢
器械供应标准化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标准化简述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健身器械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