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院中药贮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10-18 03:18解学超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5期
关键词:损失率中药饮片药效

解学超

潍坊市中医院药学部,山东潍坊 261041

浅析医院中药贮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解学超

潍坊市中医院药学部,山东潍坊 261041

目的对医院中药贮存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入库贮存的中药饮片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中药饮片的不同来选择相应的贮存方法,同时将该次研究的对象(共50味)分设为常规管理组及规范管理组,其中,常规管理组给予传统的贮存方法于自然条件背景下保管、贮存,规范管理组则由专业的药材管理人员针对药材分类的不同来确定管理的方法,并给予低温干燥贮存、分类贮存、封闭贮存3种方法,对比分析在贮存2年后,两组中药的药效有效率、质量优良率、药材合格率以及中药损失率。结果常规管理组中药的药效有效率及质量优良率、药材合格率均显著低于规范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管理组中药的损失率显著高于规范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饮片在贮存时的质量极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因此,医院应在中药饮片入库时就要给予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并根据中药饮片的不同来确定多种针对性的贮存方法,同时,还需注意贮存的密封性、湿度以及环境的温度等,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中药饮片的贮存质量及药效。

中药;医院;贮存;问题;对策

中药饮片是代销药品,在使用前常贮存于医院的药物库房,而由于中药饮片的品种较多,且药材成分的性质也有所差异,故中药饮片极容易因贮存不当,致使其受到多种因素(如害虫、湿度、温度、空气、光线等)的影响而发生变质、走味、走油、变色、蛀虫以及霉变等[1],从而导致中药饮片失去活性成分,并降低药物的价值,进而对人体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做好中药饮片的保管与贮存,是保障中药饮片药用价值,保证患者安全用药的关键。但中药饮片的贮存及养护管理的过程十分复杂[2],需要充分考虑影响药材的多种因素,从而才能促进中药饮片的管理质量。该研究对比不同贮存方式对中药饮片贮存的质量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5年1月入库贮存的中药饮片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中药饮片的不同来选择相应的贮存方法,将该次研究的对象(共50味)分设为常规管理组及规范管理组。该次研究均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及批准。其中,研究对象包括了白芷、人参等20味植物药材,蝎子、地龙等16味动物类药材,石膏等14味矿物类药材。两组药材的质量及种类以及入库时间均相同,经比较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的比较。

1.2 方法

常规管理组给予传统的贮存方法于自然条件背景下保管、贮存,包括保持库房的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的直射等。规范管理组则由专业的药材管理人员针对药材的分类来确定管理的方法,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湿度、温度、虫蛀、风化等),同时给予低温干燥贮存、分类贮存、封闭储存等措施,具体方法:

①中药饮片的分类:首先对入库的中药饮片进行分类(该次研究总共分为植物类、矿物类以及动物类),并根据中药饮片种类的不同分别填写相应的品种卡,保证一卡对一药(注意,按照该方法对规范管理组的中药饮片进行登记记录)。

②中药饮片的贮存:保证药材与地面的距离大于20 cm以上,同时,对贮存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药材本身的水分等进行合理控制。如水分控制,药材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中药饮片本身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并使药材中的水分尽量控制为9%~13%左右。室内湿度控制:将室内的湿度合理调整为70%左右,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更需要增加检查及烘晒中药饮片的频率,同时,合理开窗通风,可根据气候环境来对贮存室内的湿度进行控制调节,以达到降温防潮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开窗通风应选在室外湿度较低且晴天无雾时进行,反之则关门关窗,如有条件,可在贮存室内安装通风设备。温度控制:储藏中药饮片的室温应尽可能控制于25℃以下,尤其是针对树脂类、胶类、容易挥发出油、含糖的中药饮片更需要借助低温方法进行冷贮。其中,冷贮的方法不仅能避免药效的降低,还能防止走油、虫害、霉变、变色等,且该方法适用于梅雨季节。对于水分含量较高,容易发生虫害及霉变的中药饮片,应对其进行适当烘烤,且温度尽量控制在60℃以下。密封贮存,该方法可将药材和外界的细菌、温度、湿度等进行隔离,并尽可能降低这些外部因素对药材的影响,从而有助于保障药材的质量。对于矿物类的药材容易风化,故应将该类药材密封于缸罐内,然后搬至凉爽处进行贮存;需要注意的是,如药材在密封前,贮存室内的湿度相对较高,可适当添加一些硅胶、牧田或者生石灰等进行吸湿处理,有条件的可在密封容器或密封仓内添加大量的氨气或二氧化碳,从而抑制霉菌及害虫的生产繁殖,确保中药饮片的药效。

1.3 观察指标

使用不同的贮存保管方法储藏2年后,对比分析2组中药饮片中的药效有效率及质量优良率、药材合格率以及损失率的具体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所得的相关数据均使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的格式进行表示,并用t检验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并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的中药的药效有效率

常规管理组中药的药效有效率为80.00%,规范管理组中药的药效有效率为96.00%,两组组间比较,常规管理组中药的药效有效率显著低于规范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不同贮存管理组药效有效率的比较

2.2 对比分析两组的中药的优良率

常规管理组中药的优良率为64.00%,规范管理组中药的优良率为90.00%,两组组间比较,常规管理组中药的优良率显著低于规范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不同贮存管理组中药饮片优良率的比较[n(%)]

2.3 对比分析两组的药材合格率以及损失率

常规管理组中药的药材合格率以及损失率分别为70.00%、30.00%,规范管理组中药的药材合格率以及损失率分别为94.00%、6.00%,两组组间比较,常规管理组中药的药材合格率以及损失率均显著低于规范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药材损失率以及合格率的比较[n(%)]

3 讨论

调查显示,部分医院中药库房内所贮存的中药饮片常常堆积在一起,且不分类贮存,贮存方式不科学,也不注重储存库房的温度、湿度等的控制,导致了库房中贮存的中药饮片发生霉变、风化以及质量、药效逐渐降低等,进而给医院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3]。其中,根据中药的属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类可分为矿物药、动物药以及植物药三大类,这三大类中药饮片中,矿物类药材的稳定性较好,故对贮存的条件及环境的要求也较低;而植物类及动物类药材的稳定性相对较差,故对于贮存的条件及环境的要求均较高。基于上述认识,不同类别的中药饮片应采用不同的贮存方法[4]。此外,从中药饮片入库开始,药材管理人员就必须要根据中药饮片的分类、属性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在药材入库之后尽可能满足各类药材对贮存条件与环境的需求,分类存放,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及药效不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对于中药饮片的贮存温度应合理控制于20℃以内,其湿度则应控制在70%左右[5],并及时做好防虫害、开窗通风、定期检查中药饮片等基础工作,从而才能真正做到规范化的高效管理。根据此次研究的结果数据可知,规范化管理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外界因素对药材于贮存过程中的影响,还能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及药性,从而有助于减少损失。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在贮存时的质量极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因此,医院应在中药饮片入库时就要给予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并根据中药饮片的不同来确定多种针对性的贮存方法,同时,还需注意贮存的密封性、湿度以及环境的温度等,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中药饮片的贮存质量及药效。

[1]杨勇.现代医院中药管理模式在药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192-193.

[2]刘建.医院中药饮片及中药饮片贮存保管对策[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143-144.

[3]高春杰,崔婷婷,任志芳.浅谈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J].医学信息,2016,29(1):131-132.

[4]宋海龙.浅析导致中草药贮存保管时变质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60-161.

[5]禤雪梅,江国荣.医院中药饮片及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措施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7):162-163.

R288

A

1672-5654(2017)09(a)-0126-02

2017-06-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5.126

解学超(1969-),男,山东潍坊人,本科,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药事管理。

猜你喜欢
损失率中药饮片药效
湿法炼锌除铝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
不同油菜品种机收损失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提高某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探讨
4种杀虫剂对草莓叶螨的田间药效研究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药效
某三级中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
12部使用一年后最廉价转售车
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重要性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