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内膜结核应用纤支镜介入治疗的护理管理分析

2017-10-18 03:24李柏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5期
关键词:纤支镜结核支气管

李柏莉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介入科,吉林长春 130500

支气管内膜结核应用纤支镜介入治疗的护理管理分析

李柏莉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介入科,吉林长春 130500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应用纤支镜介入治疗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8月介入科6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5月将介入科72例患者实施改良后护理管理模式设为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后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改良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61%,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为73.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应用纤支镜介入治疗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以及患者康复速率有所提升。

纤支镜;介入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支气管内膜结核为支气管和气管下层出现结核性病变。经相关研究发现,支气管内膜结核往往血运较差,组织易破坏,导致迁延不愈。而随医疗水平不断的发展,对于支气管内膜治疗改良为介入治疗,病灶点上药,但对于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患者康复速率较慢,且可出现病情迁延反复,使得患者反复遭受病魔折磨,现将护理模式根据治疗方法进行适当改进为介入护理管理模式,该次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8月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而就2016年9月—2017年5月患者实施改良护理管理模式,统计其护理满意度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有利证据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2月—2016年8月介入科6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而给予2016年9月—2017年5月将介入科72例患者实施改良后护理管理模式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范围22~65岁,平均年龄为(48.9±4.3)岁,所患病程9~12个月,平均病程为(6.9±2.1)个月,原发性支气管结核31例,继发性气管结核37例。护理人员有20名,其中有护士9名,护师7名,主管护师4例,中专学历5名,大专学历7名,本科以上8名,而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范围23~67岁,平均年龄为(49.1±4.9)岁,所患病程 8~12 个月,平均病程为(7.1±2.5)个月,原发性支气管结核34例,继发性气管结核38例。护理人员有22名,其中有护士10名,护师8名,主管护师4名,中专学历7名,大专学历8名,本科以上7名,对于患者和护理人员信息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管理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采用改良后护理管理模式,详细内容如下:①规范书写。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书写护理记录单、术前访视单、输血、医嘱单等,同时对于交接班记录本应字迹工整、拒绝涂抹、签字盖章。对于介入治疗患者当日治疗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肤情况等。②服务态度。护理工作实质为“为人民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往往脾气暴躁,对于未知的临床护理和治疗会提出相应的质疑和不满,护理工作人员应在工作中保持热情、积极的态度,虚心为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和家属的最大配合,同时介入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应服装整洁、妆容清淡、言语温和、吐字清晰。③建立介入治疗护理质量监督、控制小组。监督控制小组应由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担任,而其余低年资护士为组员,主要监督和控制护理人员在介入科进行相应护理操作的标准,以及发生风险和紧急事件的管控,主要改良为将传统的整体质检改为根据患者病情和服务进行质检,由于支气管内膜结核为传染性疾病,应以消毒控制传播和感染为主要护理目标,防止其他患者发生感染和并发症。④完善介入治疗评价质量标准。改良后的介入护理质量评价不仅仅只针对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更多质量控制小组对护理人员对临床消毒、防护、预防感染、耗材使用以及各项操作标准的评价[1]。⑤强化护理人员专业实务和技术能力。对于介入科室不同于其他专项科室,全科室可收取适合介入治疗的疾病患者,护士应学习全方面知识,对于介入治疗的更新、规范、强化应逐步加深,学习的主要内容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为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生理护理知识培训,另一方面为护理人员对于介入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方便于临床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同时应要求护理人员参观和学习患者导管介入治疗的全程,使得更为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⑥业绩考核、奖惩制度。阶段性针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进行相应考核,针对于业务水平较差的护理人员调整奖金,刺激护理人员对于自主学习和自我检讨的认识性,同时对于业务水平较高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其再接再厉[2]。⑦疾病防控管理。对于结核患者的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应进行特殊处理和运送,避免患者发生交叉感染,同时应对患者进行知识普及。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采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由科室负责人拟定相应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每份问卷为百分制,85~100分为非常满意,75~84分为一般满意,60~74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满意)/总例数×100%。而对于专业技术能力采用护理管理组长拟定的考核测评表,主要测评内容为文件书写、患者沟通、专业实践、专业实务、风险管控等5个方面,75~100分为优,60~74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合格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所有采集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对介入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介入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3.53%,观察组患者对介入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对介入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n(%)]

2.2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考评合格率

对照组的专业技术能力考评合格率为65.00%,观察组的专业技术能力考评合格率为90.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规范介入科护理记录书写,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护理记录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和患者治疗过程中重要依据,其内容若书写潦草、肆意修改等可影响正确临床护理操作和抢救,为减少错误的发生应严格要求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工作。

表2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考评合格率[n(%)]

3.2 规范护理人员服务标准,提升职业素质

护理工作为重要服务工作,若只单单要求临床治疗水平提高,不要求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提高,无法实现全员整体治疗质量提升,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素质应从规范服务质量开始。

3.3 吸取和采纳临床护理工作反馈信息和意见

临床护理工作者为首要接触患者的第一人,可直接吸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护士长应组织和收集相关意见,为提高科室质量而合理、适当的整改,同时可采用奖励制度激发其他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对于消极怠工者应予以相应的处罚,警示其应积极努力工作,与科室和医院共同发展[3]。

3.4 掌握护理人员心态,疏导和调节护理人员内心情绪

对于临床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往往工作压力较大,导致内心焦躁、身心疲惫,严重影响工作质量,护士长应观察护理人员情绪并采用单独沟通方式为护士排忧解难[4]。

综上所述,对于纤维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疾病的临床护理模式应根据专业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良,防止传染患者发生扩散性传播,影响全科室患者疾病的治疗,提升护理人员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水平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水平。

[1]戴雯,陈梅英.纤支镜介入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420-422.

[2]蒋雅娟,张巧焕,周敏.雾化吸入联合纤支镜给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8):155-156.

[3]曹晓明.纤支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优质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9).

[4]梁变香.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加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疗法和药物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2):119-120.

R7

A

1672-5654(2017)09(a)-0148-02

2017-06-08)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5.148

李柏莉(1972-),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介入护理。

猜你喜欢
纤支镜结核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纤支镜灌洗对肺炎伴脓毒症患者CRP水平与症状指标的影响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