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工程除险加固及度汛措施

2017-10-19 11:14任明杰
水能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管理维护粮食安全

【摘要】本文就如何做好中小型涵闸安全度汛措施及除险加固工作,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注重人水和谐,与时俱进;围绕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三大重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和机制,依法加强水利社会管理,提升水利保障服务功能,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为水利的管理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涵闸;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管理维护;安全度汛

蒙城县现有蒙城闸枢纽工程(大(2)型)一处,中、小型涵闸96座,其中橡胶坝2座;闸、坝工程为工农业生产、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历次防汛抗旱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如何做好中小型涵闸安全度汛措施及除险加固工作,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注重人水和谐,与时俱进,围绕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三大重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和机制,依法加强水利社会管理,提升水利保障服务功能,为工程的安全度汛、发挥效益建言献策。

一、水闸工程概况

蒙城县大、中、小型涵闸除涡河蒙城闸枢纽工程临近县城之外,其余大部分中小型涵闸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其中小型涵闸点多面廣、工程老化失修、被盗、被毁现象普遍存在。启闭运行机构状况较差,三无现象较多(无管理房、无专职管理人员、无运行维修经费);每逢汛期来临,提心吊胆,生怕哪里出问题。近年来虽然不断地对少数中小型涵闸进行了应急维护维修,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每年的汛前检查、维修凸显必要、重要。小型涵闸的防洪排涝和蓄水抗旱作用对乡镇局部区域水利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年的皖北地区大旱之年,我县的大多数中小型涵闸在县领导及县防讯抗旱指挥部的高度重视下,科学调度,各大中沟蓄水量充足,有效地满足了沿河群众的抗旱保苗需求,大大降低了重大旱情所造成危害。

全县小型涵闸点多面广,工程老化失修,维修经费困难,造成涵闸及水毁工程不能及时修复,部分涵闸闸门,汛前只能用砖石垫起,汛后却不能及时关闭蓄水。我县的陈桥、吕望、芮集闸在2004----2008年分别已鉴定为三类和四类危闸,但多年来仍带病运行。芮集闸设施老化,闸门启闭困难,已被鉴定为四类险闸;陈桥闸、吕望闸、九里桥闸、板桥橡胶坝、立仓橡胶坝均被鉴定为三类险闸,闸门封闭不严,漏水严重。芮集闸已基本丧失功能;陈桥、吕望两闸虽然不断维护抢修、小修小补,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重建。

二、加强日常工程管理维修、维护,确保工程设施安全

首先我们把工程日常管理工作放第一位。通过加强管理,降低维修养护成本。同时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大对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的工程除险加固投入。每年多次出动工程技术人员对陈桥、吕望、芮集闸及立仓、板桥两座橡胶坝的工程设施及低压输电线路进行了检查维修;购置多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应急发电;进行了自动化电气设备的增设、改造和维护;进行了闸门启闭机更新、上下游护坡整修、矼碳化处理、止水橡皮更换等有效工程措施,多措并举;增强了水闸工程运行的安全性。

成立了应急抢险队并为应急抢险队装备了防汛应急帐篷、救生衣、安全头盔及迷彩服,提高了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的装备水平。汛后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遗漏,进行讯后检查检修,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和习惯。

三、加大投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水利改革、管理、发展的任务极为艰巨复杂,中央首次就水利专门出台综合性文件,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水利改革发展。毛泽东主席曾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中央一号文件第一句话开宗明义地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前所未有的决心,前所未有的规格:2011年7月8日~9日,中共中央召开水利工作会议,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8位政治局常委出席。此次会议第一次把治水放到了治国的高度,并且制定了一揽子的防灾减灾、合理配置水资源的10年目标。这种欲毕其功于一役的情景,回顾中国几千年的治水史,似乎只有2140年前汉武帝率百官赴黄河负薪草、堵溃口的情景与此相类似。

2011春夏之交触目惊心的全国旱情和接下来的大暴雨,让中国经历了旱涝两重天。眼下由旱转涝,洪水形势从乡村到城市全面吃紧。痛定思痛: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没雨旱灾,全面地、直观地暴露了水利及水害防灾减灾等公共系统的脆弱与废弛。这无疑也是此次水利会议引起中央空前重视的主要原因。

管子说过:“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哪五害?水、旱、风雾雹霜、厉、虫。管子时期对地震还没有认识或地震危害不大,所以他说,“五害之属,水最为大”。

远的不说,1949年之后,造成重灾的大洪水,计有1954年大洪水、1975年大洪水、1991年华东水灾、1998年大洪水等。其中1975年8月的大水,致使河南省境内板桥和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竹沟、田岗等58座中小型水库几乎同时溃坝,29个县市1200万人受灾;京广线100多公里被大水冲毁,中断18天,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00亿元。1998年大洪水,受灾人口达2.23亿,直接经济损失1800亿元。

加大投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这是第一次在我们党的重要文件中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这样的定位,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长期治水经验的提炼总结,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定,是我们党对水利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治水兴水力量、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特别是去年频繁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灾害,充分反映了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突出问题。 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尽快消除水利的瓶颈制约。水利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因此,水利发展必须做到保增长和保民生的内在统一。过去,一些地方片面强调保增长,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管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中小水利工程投入严重不足,建设严重滞后,长期老化失修,效益明显衰减,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就是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民生水利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长期的过程。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水利部陈雷部长在解读中央一号文件谈话时要求)要从五个方面着力解决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增强民生水利保障能力,使水利更好地惠及民生,更好造福人民群眾。一是着力做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民生水利问题。二是着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代燃料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保障的民生水利问题。三是着力做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节水灌溉、牧区水利、坡耕地综合整治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产发展的民生水利问题。四是着力做好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城乡河湖沟塘整治等直接关系城乡人居环境的民生水利问题。五是着力做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水价改革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民生水利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在水资源、水环境领域尤为突出,水资源开发过度、利用粗放、污染严重,长此以往,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经济发展难以持续。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这是中央在准确分析水利发展现状,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虽然1998年大水以来,国家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入,水利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但与公路、铁路、机场、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相比,水利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依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从农业农村发展来看,实现全国新增了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最薄弱的环节是农田水利,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严重干旱,充分说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建设好“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适应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高防御洪涝灾旱等灾害的整体能力,使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提高农村水利的基础支撑能力、促进水环境改善及水工程的依法管护能力;在依法行政、水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加强汛前再检查工作,多措并举,进一步落实各类防汛责任制;确保安全度汛

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任务,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应急值守,完善应急预案,充实救援力量;配备必要救援装备、器材和物质,确保处于临战状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做到思想、指挥、行动“三统一”,组织、管理、预案、制度、队伍、物资“六到位”,确保防洪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作是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基础工作。没有中央的重视,国家的支持,没有全社会的同心协力,搞好水利是不可想象的。水之利,内涵丰富。利在农业生产,利在经济建设,利在环境改善,利在民生福祉。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兴农田水利,围绕保障防洪安全继续加强江河治理,围绕保障供水安全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围绕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盛世治水铸新景,水利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宏伟蓝图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发光溢彩!

参考文献:

[1] .作者:卢跃刚 “一个水利会议何以惊动八个常委 媒体称规格前所未有” 《中国青年报》

[2]. 记者赵承、姚润丰“奏响全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新号角”——水利部部长陈雷解析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来源:新华网

[3].作者:[夏树;曹茸】.“大旱拷问农田水利———来自皖北三市五县区的调查”《农民日报》

作者简介:任明杰 男 出生年月1967年11月02日 1991年自动化专业毕业,同年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学习; 现水利水电学院本科在读。工作于蒙城县水利工程管理所;工程师;副股长;主要论文:《水务一体化优势发展水利经营的探讨与思考》:《水利电力科技》2007年第03期;《加快灌区建设与发展的对策探讨》《治淮》2008年 第9期;《泵站抗洪排涝与更新改造》等 。 兴趣方向--管理与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
管理维护粮食安全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浅谈高校微机室管理维护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浅析舞台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
学校网络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