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大中城市经济增长新动能

2017-10-20 05:07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
领导决策信息 2017年34期
关键词:总量增加值全市

■ 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

35个大中城市经济增长新动能

■ 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

在35个大中城市“经济半年报”中,一些城市表现抢眼,有打赢翻身仗的,也有黑马杀出。这与供给侧与需求侧新动能的培育、壮大密不可分。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分享经济、跨境电商等产业增速强劲,“双创”发力、技改投资增长喜人。本文围绕这些方面,对城市经济增长新动能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新动能助推地方经济向好

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1.39万亿元,经济总量居35个大中城市之首;6个城市GDP超过9000亿元。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6%,比全国高4.7个百分点,增速居35个大中城市之首;18个城市上半年经济增速都保持了“8”的水平,30个城市经济增速超过全国6.9%的水平,沈阳是35个大中城市中唯一负增长(-0.4%)的城市。此外,以下几个城市的“火车头”效应更是可圈可点。

济南:上半年经济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二

上半年,共有12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增速超过全国6.9%的水平。其中,有7个城市维持在8%以上,深圳增速最高为8.8%。特别是济南以8.3%的增速排名第二,取得了自2000年以来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最好名次。

数据显示,上半年,济南市汽车制造业达到521.6亿元,产值增长79.8%,增加值增长72.4%;机械装备、电气器材、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4.8%;全国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浪潮,大数据产业基地签约企业28家;在“四新”经济中,57家拥有自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企业上半年实现交易额477.7亿元,增长75.7%。

昆明:上半年经济增速居省会城市第二

上半年,南方省会城市的经济增速总体上快于北方。西南地区的贵阳、昆明名列第一、第二,中南地区的南昌、福州的增速也都超过了9%,增速超过8%的也主要是在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地区。

2017年上半年35个大中城市GDP总量、增速排行榜

特别是,昆明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是2013年4季度以来首次高于全省水平。在工业领域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5%,工业增加值增长8.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其中,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材料4个新兴产业合计工业增加值增长17.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8.2%,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增长34.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7.5%,拉动0.2个百分点。

合肥:长三角城市群中增速第一

上半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到7.68万亿元,居6大城市群之首,其次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达到3.49万亿元。其中,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合肥GDP增长8.4%,与另外两个副中心城市(南京GDP增长8%,杭州GDP增长8.1%)相比,增速居第1位。

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合肥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244.8亿元,同比增长13.4%,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1.2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投资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和第7位。在技改投资方面,全市纳入统计库技改项目2099个,同比增加654个。完成投资759.6亿元,同比增长12.4%,完成预期目标进度52%,超预期序时2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超六成,达到61%。

2017年上半年6个国家级城市群及核心城市GDP总量、比重比较

创新驱动,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扩大中高端供给和有效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是培育供给侧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上半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887万户,同比增长13.2%。其中,新登记企业291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16000家,是商事制度改革前的两倍还多。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2.7万件。其中,京津冀地区合计23.0万件,同比增长23.6%,占国内总量的18.7%;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合计55.1万件,同比增长22.0%,占国内总量的44.9%。

2017年上半年35个大中城市产业结构

杭州:信息经济贡献率超50%

上半年,贵阳、福州等8个城市第三产业增长超过10%;北京、海口等23个城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海口、杭州、广州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85.7%、81.5%、80.6%。

今年前6个月,杭州市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1409亿元、增长22.5%,占GDP的24.8%。其中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分别增长44.9%和44.1%,数字内容、云计算与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增长32.5%、29.9%和28.1%。近三年来,杭州信息经济十二大核心产业增加值,始终以近25%增长,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以物联网、网络设备、集成电路制造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占信息经济总量的35%以上。

杭州市信息经济增加值增长情况

另外,截至6月底,杭州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5013件,有效发明专利39909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副省级城市第二。技术合同吸纳2433项,成交额47.54亿元。全市已有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241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550家。

长春:大象经济放缓,中小微企业渐成规模

在第一大支柱产业汽车增速相对放缓、轨道客车产业增长不及预期的大背景下,上半年长春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1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8.3%,扭转了“一汽打喷嚏,长春经济就感冒”的局面。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7%

√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3.3%

√农产品加工业增长12.7%

上半年,长春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35亿元,增长9.6%,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9,东北4市排名第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6%,全市工业“一柱擎天”的局面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经济结构更为合理。

另外,“大象经济在放缓、小狗经济在提速”是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的一大特点(即大企业增速放缓、中小微企业增速加快)。

从产值看,30户重点工业企业产值增长5.8%,全市大型企业增长率5.2%;中型企业增长9.7%;小型企业增长13.1%。从贷款看,1-5月,贷款流向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全市小贷公司累计发放贷款20.89亿元,同比增长44.87%,中小微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从活跃度看,上半年全市新登记民营企业户数17434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9607户,同比分别增长8.1%、18.6%。从先行指标看,前6个月,长春工业用电量实际增长7%,公路、铁路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5.7%和221.9%,全市工业用地出让增长31%,市本级的工业用地出让220公顷,同比上升93%,为全市未来经济发展储备了新的支撑力。

南昌:大型工业企业贡献率达60.5%

上半年,南昌市大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2.29亿元,同比增长12.0%,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4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贡献率达60.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53.85亿元,同比增长16.0%,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6.4个百分点。工业制造向高端化加速迈进,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1.20亿元,同比增长16.7%。八大产业中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增长较快,上半年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111.36亿元和103.69亿元,分别增长14.3%和29.1%。

三驾马车,传统领域注入新动能

扩大消费、优化投资和出口结构是培育需求侧新动能的突破口。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4%。13个综试区跨境电商进出口的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一倍以上。其中,B2B占比达到了六成,跨境电商进出口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7年上半年35个大中城市消费、投资、出口总额及增长(亿元;%)

厦门:家政类分享经济激增13.8倍

上半年,厦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7.47亿元,增长13.2%,居35个大中城市首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8和1.7个百分点。服务、健康型消费呈高速增长态势,通信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中西药品等健康消费类分别增长1.2倍、84.3%、41.2%。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116.06亿元,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0%,增长83.1%,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69.8个百分点。“分享经济”带动传统行业释放活力,家政、租车等平台型企业快速增长,1-5月,好慷家政、神州租车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3.8倍和13.1%。

郑州:跨境电商综试区交易额居全国之首

上半年,郑州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34亿美元、增长22%,占全国13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交易总额三分之一,位居全国首位。进口商品覆盖40多个国家,出口商品覆盖125个国家。截至6月底,郑州综试区进出口包裹总量3434万单,占全国试点城市进出口包裹总量的33.45%;交易额46.89亿元,同比增长76.16%,形成了跨境电商的“三平台七体系”顶层设计,经开综保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日均处理能力峰值可达500万包,通关速度每秒100单。近日,首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在郑州召开,在跨境电商国际交流合作、引领跨境电商规则体系制定等方面达成“郑州共识”。同时,郑州也成为全球跨境电商大会永久会址城市。

银川:综保区驶出对外开放加速度

上半年,银川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6.26亿元,同比增长176.69%。其中,出口101.11亿元,同比增长202.19%;进口35.15亿元,同比增长122.67%。各项指标增速均领先于各大中城市。银川综保区出口额猛增是拉动银川市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1月-6月,综保区实现进出口总额83.51亿元,同比增长3630.36%,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1.29%,拉动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164.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5.19亿元,同比增长11886.05%。

成都:出口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在出口增速上,中西部副省级城市更胜一筹,这其中又以成都、西安的表现最为抢眼。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成都市进出口总额1812.9亿元,同比增长66.6%。其中,出口额914.1亿元,增长61.4%,增速位列副省级城市之首;进口额898.8亿元,增长72.1%。

排在第二位的西安,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127.77亿元,同比增长27.7%;出口总额638.17亿元,同比增长47.4%;进口总额489.61亿元,同比增长8.8%。合同外资达到36.92亿美元,增长近3倍;实际利用外资31.83亿美元,增长51.4%。

山西:让高素质人才更有获得感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高校、医院、科研等单位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今年6月1日,山西省出台《关于完善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等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基本工资浮动激励政策、提高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支持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赋予单位收入分配自主权等措施激励高素质人才发展

地方政策解读

亮点一:基本工资浮动激励

实施基本工资浮动激励政策。《意见》明确,对引进省外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经同级政府人社、财政部门批准,可在调入确定的薪级工资基础上向上浮动2级,并按年度考核结果正常晋升薪级。省内入选为以上同类高层次人才也参照执行。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继续推行实施政府特殊津贴。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积极贯彻国家建立出台的特殊津贴制度。

亮点二: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提高

实施绩效工资总量倾斜政策。《意见》明确,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等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可按不超过无收入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3.5倍核定。个别经费充裕、资金保障有力的,其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原则上不超过无收入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5倍。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可按不超过无收入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3倍核定。个别经费充裕、资金保障有力的,其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原则上不超过无收入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4.5倍。部分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且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职能的事业单位,可按不超过无收入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2倍核定。个别经费充裕、资金保障有力的,其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原则上不超过无收入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3倍。

亮点三:支持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

支持科研机构、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意见》明确,科研机构、高校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单位同意、内部公示后,可在外从事兼职,兼职收入原则上归个人。鼓励科研机构人员进行公益性兼职,年度考核为优秀的,优先纳入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带头人选拔培养,在评先评优、职称评聘、项目申报等方面优先推荐。同时,支持科研机构、高校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此外,承担科技创新项目、重大技术研发的高校等事业单位,可申请设置特设岗位,聘用高层次人才为其提供服务,特设岗位不受本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

亮点四:赋予单位收入分配自主权

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绩效工资由单位自主分配。《意见》明确,高校、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科研机构、医院等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进行自主分配。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原则上不低于40%。对从事基础教学、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可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比重至80%,保障固定收入水平。对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可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重至60%,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激励力度。同时,开展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等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试点。

(注:原载山西日报2017年8月17日,已收入中国政务信息网·地方领导文库,投稿邮箱:bjb@ccgov.org.cn)

猜你喜欢
总量增加值全市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电信业务总量保持高位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环保部: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大幅下降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