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诺兰:“反潮流”方式拍战争

2017-10-20 09:31王倩
综艺报 2017年18期
关键词:敦刻尔克诺兰

王倩

克里斯托弗·诺兰

1970年出生于伦敦,英国导演、编剧、摄影师及制片人 。1996年,拍摄个人首部故事片《追随》。2000年起,拍摄《记忆碎片》《蝙蝠侠》三部曲、《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作品,被誉为将艺术性与商业性做了“最好平衡”的导演。2017年9月1日,诺兰执导的首部战争题材影片《敦刻尔克》在内地上映。

在来北京前,克里斯托弗·诺兰一定没有想到,他会和他的保温杯一起火遍中国的朋友圈。

新作《敦刻尔克》媒体见面会现场,诺兰手握保温杯入席,照片传出后,立刻引发热议。在此之前,媒体和大众对这位几被“封神”导演的印象更多停留在高冷范儿英国绅士的形象上,不曾想他也有如此接地气,家常的一面。“诺兰粉”由此戏称诺兰为“老大爷”,并感慨随着年龄增长,老大爷越发温柔了。

这位以鲜明个人风格闻名影坛、并几近完美地平衡了艺术与商业间关系的导演已界知天命的年纪,《敦刻尔克》正是他给自己50岁生日前的“礼物”。

这次,诺兰在导演生涯中第一次将镜头对准真实历史事件,全世界都在期待他“很诺兰”地拍摄一部战争片。当答卷在银幕上展开时,我们发现,诺兰还是那个诺兰,IMAX胶片摄影、非线性叙事、浓烈的悬疑气氛、写实风格、极具冲击力的视听语言,以及熟悉的主创班底都在。然而,跟之前充满复杂结构与烧脑叙事的作品比起来,此次的《敦刻尔克》又显得特立独行,全片秉承极简主义,人物没有前史,故事并不复杂,影片一开篇就用字幕交代清了即将交织讲述的3条时空线;台词极少,配乐却无处不在、甚至显得有些满溢,对战争的善恶对立采取类似抽离的态度——只描述,不评判。

也许正因如此,诺兰在中国遭遇了执导以来最大的尴尬。虽然在烂番茄媒体新鲜度98%,MTC评分97分,IMDb评分9.8;《敦刻尔克》在中国的口碑却参差不齐,截至9月7日,只收获了不到3亿元的票房。有好事的网友罗列出《敦刻尔克》在猫眼和豆瓣的评分,其中既有奉之为神作的,也有打出一星甚至半星的。即便是在影迷聚集的豆瓣,也有不少人表达出对影片的困惑与不解。

这样的困惑或许更多来自诺兰此次的创新与自我——他拍了一部很“私人”的电影。诺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高兴自己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从电影公司拉来上亿投资拍一部反潮流、实验性电影的导演。他也曾说过,自己的“每一部电影都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在新的挑战下去努力拍摄的”。

其实,无论是对原有风格的承袭,还是不断进取的姿态,都不背离诺兰的电影初心,“我希望他们(观众)说,这些电影全都充满了抱负,总是以最诚挚的动机尝试着完成最具雄心壮志的事业。我想这就是梦想要求的全部了。”

沉浸式体验——带你去战场

诺兰:我想通过具体的人物带领观众体验整个事件,亲历当时那种既绝望又渴望的情境。

《敦刻尔克》不是诺兰“第一次”拍摄战争题材。早在7岁时,从小听着二战历史长大的诺兰就用父亲的超8摄影机,以自己的玩具兵人为原型拍过“小规模战争电影”,这也是他的第一部“电影”。

从1977年到2017年,诺兰用了40年时间“回到原点”。只是这一次,孩童已长成中年大叔,超8摄影机变成了IMAX胶片摄影机。并且,凭借这部战争题材作品,诺兰已跻身好莱坞身价最高的导演之列——据传,华纳公司此次为诺兰开出一份“2000万美元基本片酬+20%票房分成”的合同。

《敦刻尔克》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初期,40万英法盟军被德军围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营救军队,并进行了空中支援。将这段英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搬上银幕是诺兰在22年前萌生的念头。当时他跟妻子艾玛·托马斯横跨英吉利海峡,重走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的路线。这段19个小时的旅程给诺兰留下深刻印象,“水流很急,非常危险”。诺兰想起了当年的那40万英法士兵,“当时我决定要拍这样一部电影。”

诺兰一直在寻找呈现这段历史的最好方式,然而,面对这么大规模的制作,这么宏大的故事,诺兰不是没有顾虑,“这段历史涉及几十万人、几百艘船、几百部战斗机,作为导演来说,需要有足够的经验才能将其呈现出来。”

之前诺兰还没有这个自信,现在,他有了。

诺兰是抱着“在职业生涯当中如果只能拍一次的话,就一定要拍好”的态度来筹备这部电影的。在大量史料爬梳和多方考量之后,他选择以“为观众带去更多沉浸式观影體验”的方式来拍摄,“我想通过具体的人物带领观众体验整个事件,亲历当时那种既绝望又渴望的情境。”

这种沉浸式体验从影片一开场就开始上演。在一片压抑的静谧中,骤然响起的枪声和令人喘不上气的追逐一下就把观众拉进80年前那片被死亡笼罩的海滩。此后,充满压抑感的船舱、水下和机舱与梦魇般的海岸线和天空景色反复交替,交织出既现实又梦幻的罗网,紧紧收缩着观众的眼球和心脏。甚至有影迷将其形容为“恐怖片”,“我觉得自己像孩子一样被吓哭了。”

为了更好地达成对历史的触摸和在场感,诺兰使用IMAX胶片摄影机实拍完成超过70%的镜头,他将《敦刻尔克》称为“近距离史诗片”,“IMAX的分辨率和颜色无以伦比,丰富的画面中有着无数细节。与此同时,那些细致入微的小心思也都能得以展现,比如从船底部渗上来的水,或是飞机顶部的造型,让人可以真切感受到我们想要表达的场景。”

《敦刻尔克》也极少使用特效,“没有一个画面是用纯特效完成,即便使用了特效也是实景与特效结合。”剧组来到当时的敦刻尔克撤退发生地进行拍摄,并租借来自二战的真实道具,包括一架喷火式战斗机、德军海因克尔轰炸机、炸弹、62艘民用船、硕大的海军驱逐舰,还招募了1500位临时演员。整个电影片场被形容成一座“小型二战博物馆”。endprint

为了给观众带来更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在拍摄两军战机的空中缠斗和坠机戏份时,剧组将IMAX胶片摄像机绑在机翼上,随着战机在空中上下腾转,直至坠入海中。为了更好把握战斗机升上天空的感觉,拍摄前,诺兰本人也坐上喷火战斗机进行了体验。诺兰的口号是,“让我们重塑这样一段经历!”

同样是为了制造写实感,在了解到大撤退时的士兵大都是十几岁的年轻人,还带着更多青涩时,诺兰决定起用年轻的不知名演员来出演这些角色。“像菲恩·怀特·海德饰演的士兵,基本上是整个电影的眼睛,我们透过他的眼睛去重返这个历史事件。”

时空交错——是“悬疑片”而非“战争片”

诺兰:我不是把它当作战争片来拍,而是把它当成悬疑惊悚片来拍。

非线性叙事制造的悬疑氛围,是诺兰颇负盛名的个人标签之一。此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记忆碎片》和《盗梦空间》,如今这个序列中还要再加入一部《敦刻尔克》。

在《敦刻尔克》中,诺兰利用防波堤一周的撤退、海上一天的营救、空中一小时的对抗,一共3条时空线,形成彼此交错、互相推递的叙事阶梯,完成了此次的悬疑任务,并再一次将这项“个人技能”发挥到新的极致。

对悬疑类型的迷恋可追溯到诺兰修习英国文学的教育背景。他曾深陷于Graham Swift、Alan Parkers和Nicolas Roegs的悬疑犯罪小说之中难以自拔,而昆汀的经典之作《低俗小说》也给了他莫大启发。“在平行時间轴上叙述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讲述的故事尽管发生在不同空间维度,却连贯到极致”——这令他着迷。

对于《敦刻尔克》,诺兰明确表态,“我不是把它当作一个战争片来拍,而是把它当成悬疑惊悚片来拍。”除却个人喜好,这样的选择也是囿于“敦刻尔克”题材的特殊性。“对我来讲,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独特之处就是它的悬念感,这是非常好的悬疑惊悚片的主题。它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故事——敌人越来越靠近了,而当年的亲历者们却身处困境,看不到马上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

观众也是促成这个选择的重要因素。对于很多英国本土以及昔日二战的“同盟国”观众来说,敦刻尔克是较为熟知的历史事件,最后的结局早已确定;对于更广泛的全球受众而言,敦刻尔克的历史却显得有些复杂,它不是诺曼底登陆式的胜利战役,而是一次“成功的撤退”,如果没做太多功课的话,恐怕很难对故事背景产生共鸣。这时,“悬疑感”成为带领所有观众重返历史现场的神奇推动力。诺兰强调,一定要创造出悬疑的感觉,让观众观看时感觉这个事情正在发生,让他们的眼睛无法离开银幕。“就像看《泰坦尼克》一样,你知道这艘船会沉下去,但还是想看,想知道里面人物的命运。”

《敦刻尔克》中,诺兰借助炫技般的剪辑和配乐来实现这种悬疑感。影片由与诺兰合作多年的剪辑师李·史密斯执剪,他曾为《蝙蝠侠》三部曲、《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提供剪辑。《敦刻尔克》通过看似碎片化的剪辑将三个时空有效衔接,让观众在影片最后达成对整个故事全貌的理解和把握。

另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敦刻尔克》具有先锋实验性的配乐。诺兰的合作对象依旧是“御用配乐大师”汉斯·季默,这也是两人的第六次合作。《敦刻尔克》中充斥着气氛式的配乐,95%的时间里都有背景音乐,有时还起到引导甚至替代叙事的作用。这也带来观众的质疑,他们认为音乐喧宾夺主,抢了叙事的风头。

而这正是诺兰所希望的。他表示,“音乐是整部电影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承认,自己的剧本是在配乐的基础上创作的。“先有了配乐的基调和风格,我才围绕这个去写故事。事实上,作为编剧,很多时候我的创作要靠音乐提供灵感。”

为了制造影片压抑、紧迫的氛围,诺兰此前曾将录好的怀表秒针滴答声寄给汉斯。“我让他在此基础上创作曲目,添加音轨,铺满整部电影。因为这部影片的最大敌人其实是时间。”汉斯对此心领神会,这个滴答声从影片开始就反复出现,形成整部影片的音乐底色。为了向观众强调时间流逝的紧张感,汉斯还创作出“类似引擎声音”的音乐,并“使之与画面及音效三方紧密结合”。

诺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敦刻尔克》借用了音乐结构来达成此次的实验性叙事。音乐界有一种名为“谢巴德音阶”的听觉错觉,“由一系列半音音阶叠加而成,在循环播放过程中,音高较高的一组音阶音量逐渐变小,而音高较低的一组音阶音量逐渐变大,能让人感觉音高呈现无限上升的趋势。”汉斯在配乐中运用了以“谢巴德音阶”为原型创造的谢巴德-黎瑟滑奏元素,让三条线索“乱翻地向前推进,不断接近高潮”,为观众带来“悬念无限上升”的观感。

事实证明,这种处理非常有效,所有走近电影院的观众都被里面的配乐震撼,“难以呼吸”成为最直观也最普遍的观影感受。

关于回家及其他——寻找动人的普世主题

指挥官博尔顿:回家无门,家就在英吉利海峡对面的地方,可我们就是过不去。

很多人评价《敦刻尔克》中没有情感元素,却忘记了影片中最具情感能量的关键词“home”——被面前150英里宽的英吉利海峡所阻断的,正是时刻啃噬40万士兵内心的归家热望。影片中的蛛丝马迹并不难以寻觅,诺兰在本就少得可怜的台词中,几度借指挥官博尔顿和温尼上校之口,重复点题。

这个主题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诺兰的作品中,无论是“盗梦师”柯布的执念,还是宇航员库珀的坚持,再到40万英法士兵的迫切愿望,从《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再到《敦刻尔克》,不管主题再宏大,技巧再炫酷,叙事再迷人,“回家”都是驱动主人公们行动的终极要义之一。即便在早期让诺兰声名鹊起的《蝙蝠侠》三部曲中,“回归哥谭市”也成为了超级英雄的终极使命。

面对更大的受众群时,有效到达他们心灵的路径,就是让作品具备容易引起共鸣的普世价值,这是好莱坞席卷全球的要义,显然,诺兰也深谙此道。早在《星际穿越》上映时,就有人探讨过,在硬科幻外皮的包裹下,诺兰其实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回家故事,这也正是影片能打动全球数亿观众的法门所在。这同样能在几乎所有诺兰的作品中寻到端倪——《记忆碎片》《致命魔术》《蝙蝠侠》系列、《盗梦空间》,从爱情到亲情等的普遍情感是诺兰叙事和人物塑造贯穿始终的原始驱动力。

如果非现实题材更易于达成普世价值的表达,那面对现实题材,特别是战争历史题材时,如何找到这条路径?对此,在诺兰之前,影史留名的导演们都做过各种努力:刘易斯·迈尔斯在《西线无战事》中对战争荒谬无情的讽刺,斯皮尔伯格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对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的讨论,《珍珠港》中对爱情的抒发,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对个人与英雄关系的深度追问……珠玉在前,《敦刻尔克》选择将镜头对准命悬一线的小人物,让观众如亲临现场般体验生死存亡的压迫与挣扎,这一切的背景是——家只在不到150英里之外。

“我们希望能够展现一种孤独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关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故事,当时的场景里有40万人困在沙滩上,他们如此接近自己的家,却无法回家,我们想用极简方式清楚展现这种感觉。”这也许是诺兰后来在海滩戏和空战戏之外,加入道森先生一家从一派祥和宁静的家乡奔赴炮火冲天的敦刻尔克,展开海上救援这条时间线的重要原因。这也能解释前文所述的沉浸式体验和悬疑叙事的运用,它们都为诺兰的表述提供了支撑。“这个故事是非常简单且具有普世性,它是关于逃脱,关于在巨大的困难之前,大家如何聚集力量在烽火中生存下去的故事。我们拍这部戏时带着非常国际化的视角,所以我相信无论是美国观众还是中国观众都能有共鸣。因为它展现的是最原始的人的状态和心情。”

也许这也是诺兰弱化正邪对立,不过度塑造英雄形象,也不塑造具体的德军形象,而更聚焦于个体命运归宿的原因。面对战争题材,一旦涉及评价,都有可能产生冒犯,莫不若尽最大可能地还原逃亡的现场。不表态是最好的表态,特别是在面对已经有定论的历史事件时。

“这个故事(敦刻尔克大撤退)本身充满饱满的情绪,我强烈感受到需要用一种简单的冷静的客观的视角去处理它,让历史本身承载这个情绪。……对观众来说,他们的同情心应该是通过看这些人物角色的命运来感受的。”沙滩上、海面上、船舱中、飞机内,以敦刻尔克为舞台,有人求生,有人赴死。无论高尚还是自私,都是人性的本来面目。“人类有很多性格上的缺陷,但是他们的集体行动可以实现一种非常伟大的事业,虽然每个人都有缺点。这一部分来自于自私,另一部分是来自于求生的欲望。这就是我想在电影当中表达的感觉。”诺兰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敦刻尔克诺兰
假死疑云
“大章鱼”
你老了,但你依然被需要
骇图
敦刻尔克大撤退,一次“大逃亡”的奇迹
敦刻尔克
诺兰,拍一场没有敌军的战役
隔窗互吻
浅析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
神奇的克里斯托弗·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