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翅的天空

2017-10-20 01:43一凡
环球人文地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东线条子滩涂

一凡

条子泥滩涂湿地是候鸟迁徙中重要的驿站,然而,正在開展的围垦项目却使大量自然滩涂丧失,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可能直接导致一些物种毁灭。

沦为“盘中餐”,不仅是千年鸟道上的候鸟,在云南、贵州、四川以及两广地区,候鸟们都有可能面临这样的厄运。

白鸟湖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进鸟退”,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不得不将白头硬尾鸭从中国的鸟种名单中除去。

每年春秋两季,在中国境内的大部分土地上,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一列列北上或南下的鸟儿总是在提醒我们:迁徙的季节来临了。

在世界上现存已知的9000多种鸟类中,有超过4000种是候鸟,其他则是留鸟。最新研究认为,目前全球共有9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中亚、西亚—东非这3条迁徙路线通过中国境内,国内的鸟类学者以及爱鸟之人,则习惯性地根据其飞越我国的相对地理位置,分别称之为东线、中线和西线。每到迁徙季节,成群的候鸟便有规律地沿着这些相对固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长距离的飞行。

迁徙之鸟都是具有冒险精神的勇士,因为在漫长的迁徙之路上,它们要面临恶劣的天气与环境、天敌和人为捕猎、食物不足、体力不支等各种考验,比唐三藏西天取经还要艰难。所以,对候鸟而言,每一次迁徙,都是一场生死大战。尽管如此,为了生存,它们仍然义无反顾。

候鸟为什么要迁徙?学术界的三大假说

每年迁徙季,全球有数十亿只候鸟加入到迁徙队伍,它们迁徙的距离远近不一,最远的是北极燕鸥,夏季时它们在北极繁殖,当天气变冷,便飞往南极越冬,周而复始,其迁徙的路途长达2.2万公里,生命的大半时间几乎都在飞行中度过。而雨燕亚目的鸟类,除了繁殖期以外,其他时候几乎是不“停靠”的,也就是说,这些巴掌大的小鸟,从离开燕巢那一刻起,直到3年后性成熟开始哺育后代,将不停地迁徙,要在天空中飞行上千天。

那么,候鸟为什么要迁徙?难道它们不能像留鸟一样驻守原地,非要去经历种种生死磨难,每年的南来北往究竟是为了什么?对此,学术界目前有三大门派的假说,大家各执一词,至今尚无定论。

第一种是地质变化说。这一说法以鸟类起源于南方为前提,认为大陆板块自南向北漂移,使得南方许多鸟类被带到了北方,于是,这些鸟类为了返回“老家”而进行了种种尝试,逐渐形成了迁徙的习性。

第二种是气候说,和地质变化说相反,这一说法认为鸟类起源于高纬度地区,由于第四纪冰川(也就是地球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川期)自北向南的入侵,迫使鸟类向南方迁徙,以躲避寒流,待到夏季冰川退却时,再返回北方,这就使得鸟类定期往复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从而形成了迁徙行为。

第三种则是食物说。这一说法认为鸟类起源于南方的热带森林,由于种群的大量繁殖,造成了对食物需求量的增加,迫于生活压力,某些鸟类便在夏季向北方冰川退却地扩散,而当冰川来临时再回到南方过冬,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定期迁徙的行为。

对于这三种说法,接受度较高的是食物说。因为许多研究证明,候鸟迁徙优先考虑的就是食物,寻找越冬地也就是寻找在冬季有足够食物的地方。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葡萄牙发现,由于葡萄牙各地露天垃圾场的增多,每年飞往非洲越冬的候鸟白鹳都能从垃圾中翻寻到食物,因而抛弃了飞往非洲越冬的习惯。

虽然对于候鸟迁徙的原因至今没有一种权威性的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迁徙已成为候鸟的最大本能。到了一定时间,这种本能就会向它们发出信号:“迁徙开始了!”

海滨圣地围垦危害生态勺嘴鹬的生存危机

在途经中国境内的三大迁徙通道中,东线覆盖了我国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的大部分省市。在这条迁徙之路上,候鸟以水鸟为主,其中包括许多濒危物种,如青头潜鸭、白头鹤、黑嘴端凤头燕鸥、黑脸琵鹭、勺嘴鹬、遗鸥、斑尾塍鹬等。

江苏省东台市的条子泥滨海滩涂湿地,是东线上重要的停歇地。这片湿地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污染的海滨圣地,100多种鱼、虾、蟹在这里产卵育苗,数百户渔民以此为生。每年春秋两季,途经这里的候鸟有200多种,数量达数十万只。

鸟类监测数据表明,条子泥滩涂已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然而,正在开展的围垦项目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条子泥围垦项目面积达40多万亩,如今,一期工程已实施围填10.12万亩,使大量的自然滩涂丧失;二期将再围垦12.67万亩,一旦开工,就等于拆除了候鸟迁徙路上的“加油站”。endprint

猜你喜欢
东线条子滩涂
霞浦滩涂
门内
上岸的鱼
跪拜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滩涂上的丹顶鹤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 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斗严寒
热血李木瑾
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