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因及其对策

2017-10-20 05:46马霞飞
知识文库 2017年9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载体马克思主义

马霞飞

科学技术的革新,使得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各大高校校园网逐渐覆盖,极大方便师生之间的学习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而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场所载体,在新时代下,改变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所面临的状况显得极为重要。本文试图从不同方面分析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原因以及提出如何应对高校意识形态所面临的问题的决策。而这对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會中的各种矛盾激化、信仰缺失、道德失范、西方思想文化逐渐影响着我们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以多元、多样、多变的方式呈现到高校中。大学由于很多因素使得其环境纷繁复杂,而网络的便利也使得各种虚假消息“满天飞”,学生缺乏正确的判断,导致他们思想意识不坚定、认识上出现偏差,影响自己做出价值判断和抉择,也制约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开展。

1、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

新形势下,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复杂多样,搞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无论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高校建设及其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1.1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单一

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保证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本质上就是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方面的领导地位,对其它的社会意识具有震慑力,同时它包含的思想政治意识也要成为人们的普遍信仰。当前,我国高校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程、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以及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等课程为主进行理论教育;以辅导员、班主任课外的思想和心理两方面进行思想教育;同时,由各学院党委、团委或相关的大学生社团负责组织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红色革命实践活动等。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而难过大多数感觉到枯燥,未能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

1.2网络时代各种思想的冲击

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各种思想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逐渐加大,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思想、文化入侵侵蚀着年轻一代的思想,使得一部分思想上开始动摇,出现反社会倾向,成为“偏西派”。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制约着我国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进程。

2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因

意识形态的安全,是保证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元素。由于学生本身社会阅历少、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加之敌对分子的影响,使得我国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巨大的考验。

2.1学生社会阅历少、不成熟

高校承担着培育共产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高校的学生社会阅历少,思想上未能完全脱离“孩子气”,不够成熟。在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不够充分,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辨别是非能力低,易受不良诱惑的影响。同时,高校学生空闲时间较多,使得一些学生沉浸在看电视、刷微博、打游戏中,而网络上各种非主流、视频、图片、电视剧和伪装的游戏等也腐蚀大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各种言论、看法影响大学生的判断和价值观的形成。

2.2西方国家价值观和思想文化不断渗透

网络以其简捷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这些网络新媒体规范不严格,使得各种思想文化泛滥成灾。不难发现,目前各种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思潮涌现在新媒体空间中,使人们很容易进入某种理论上的误区,逐渐在实际中,不认同马克思主义。而此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也就大大的受到了影响。网络媒体中,西方思潮利用新闻解读、演讲、影视剧等多种方式影响着我国高校师生的价值观,使得我国意识形态主流地位削弱,危害到了学生的发展。

3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面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所处面临的这种现状,我们应该从多渠道、多角度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抉择,进而维护好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3.1多种载体相结合,发挥高校教师的作用

首先,高校应该积极运用网络载体,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运用网络这一载体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宣传,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与信念。尤其是高校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指引学校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思想宣传。同时,高校必须加强利用课堂教学载体进行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党史的教育。习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因此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因此我们要对高校学生进行党史理论课堂教学,让学校师生真正了解党史,热爱我们的党。

其次,高校老师可采用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举措。尤其要注重隐性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渗透式教育方法、陶冶式教育方法和实践体验教育方法。高校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发挥主要作用,针对学生进行多种渠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如课堂实践、网络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使学生自觉形成保证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感。

除了网络载体、课堂载体、还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载体。高校党员干部要动员高校师生进入社会,参与调研等了解群众关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同时,高校党员干部要教育高校师生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或者社会实践载体,用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来教育群众,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当前,除了不断创新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阻止错误思潮的传播,还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内化教育。可通过网络载体与各种载体结合教育大学生,让学生能够自觉的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因此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首先要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净化网络环境。高校教师要告诫学生禁止在网络媒体上发表任何恶意诋毁、诽谤社会主义建设的言论。可采用一些“典型案列”来说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一些困境,以及网络谣言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造成的一些危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也可采用校园文艺活动展示及参演,通过文艺活动陶冶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达到陶冶式教育。

3.3通过各高校之间的联合、交流进行

新媒体下,在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面,高校应该相互联合,互相学习与竞争,从而实现意识形态教育。高校是我国大多数知识分子会聚的场所,而知识分子也將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起到引领作用。这方面尤其是高校党员干部要承担起主导作用,对学校师生进行相关方面的工作。

同时,高校之间应当加强联系,互相学习。通过互派老师、讲授相关学术前沿问题研究,探讨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通过跨学校讲授相关知识,加强学生的认识外,可以互派学生,加强学生与学生的沟通等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此外,要极大的挖掘网络这一载体潜在作用,组建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论坛,使高校师生可以通过论坛等平台达到统一意识形态的目的。

网络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仅要加强网络管理,更要充分发挥高校各个平台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才能推动我国建立和谐安全的发展环境。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载体马克思主义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网络时代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网络时代
机会的载体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