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经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017-10-21 06:12魏冉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6期
关键词:缺位健康状况高职生

魏冉

【摘要】目的:探讨留守经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为留守经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江苏省某高职院校大一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 与非留守经历高职生比较,留守经历高职生中,父母双方均缺位的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较高;父亲缺位的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较高;母亲缺位的学生在敌对因子上得分较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留守经历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高职院校应对此类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工作。

【关键词】留守经历高职生 心理健康状况 SCL-90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245-02

一、引言

留守经历高职生是指在成长过程中因父母双方或一方缺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曾由父母一方、亲戚、朋友或老师监护、照管、抚养过的高职生。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亲子关系会塑造个体的内心世界以及成人关系,而父母的角色缺位易导致个体产生心理上的创伤性挫折,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1]。大量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文献表明,留守儿童存在焦虑、情感冷漠、孤独感强等心理问题[2],以及内向、独立的人格特征[3]。随着年龄增长,个体的成长环境也许会发生变化,但笔者认为留守经历对心理的影响会延续至成年。因此,本研究以某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留守经历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江苏省某高职院校大一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126份。

2.研究方法

采用由Derogatis,L. R.编制(1975)的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该问卷共有90个项目,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量表为五级评分(1=从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要求被试根据一周内的情况在45分钟内完成后,由测试员当场回收。

3.统计

运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一般情况

本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918份,回收率93.35%。其中,男生1698人,女生1221人;年龄从16~23岁,平均年龄18.75岁。 留守经历高职生达661人,占到所有被试的22.69%。其中,父母双方均缺位的有281人(42.51%),父亲缺位的有337人(50.98%),母亲缺位的有43人(6.50%)。根据SCL-90的筛查标准,留守经历高职生中,“有症状”(總分≧160分)的检出率为14.82%(99人)。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这九个因子“有症状”(单项分≧2)的检出率分别为6.35%(42人),24.96%(165人),17.10%(113人),12.10%(80人),10.43%(69人),12.71%(84人),9.23%(61人),11.64%(77人),8.32%(55人)。

2.留守经历高职生中,父母双方均缺位的学生、母亲缺位的学生、父亲缺位的学生分别与非留守经历高职生SCL-90测试结果的比较

在非留守经历高职生中,随机选取有效问卷661份用于研究。经T检验,在留守经历高职生中,父母双方均缺位的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经历高职生;父亲缺位的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经历高职生;母亲缺位的学生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留守经历高职生。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四、讨论

1.留守经历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通过与非留守经历高职生的比较发现,母亲缺位的留守经历高职生更多的表现出敌对的人际交往模式;父亲缺位的留守经历高职生更多的表现出低自尊,人际敏感,情绪困扰及强迫行为;父母均缺位的留守经历高职生表现出猜疑、不信任的人际关系及强迫行为。由此可见,留守经历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而父母均缺位或父母一方缺位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2.留守经历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首先,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母子关系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温尼科特提出,“够好的母亲”可以为个体发展提供促进性环境[4]。自体心理学认为,母亲共情的、恰到好处的与孩子互动,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肯定,逐渐加深自我了解,形成较稳定的人格结构。因此,母亲缺位,使个体缺乏基本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进入大学后,通过敌对来防御不安全感及低自尊。其次,大量心理学理论及研究表明,父亲的缺位对于个体心理发展也有影响。父亲在个体的性别认同、道德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5]。因此,父亲缺位,个体易产生较强的自我冲突并导致自我认同感低。值得一提的是,父亲缺位易导致母子的情感联结过于紧密,使个体进入大学后依然缺乏独立性,并产生情绪问题。最后,当父母双方均缺位时,个体常会通过“顺从”“取悦”等方式求得在寄养家庭的生存。他们较少照顾自己的感受,习惯通过否认、理智化来防御内心痛苦,因而在大学阶段表现出较少的情绪困扰,较多的强迫行为。同时,由于缺乏基本安全感且心智化水平较低,表现出环境适应及人际交往问题。

五、结论

留守经历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高职院校应加强对留守经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以提高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克莱尔.(2002).现代精神分析“圣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2008,(08):917-919.

[3]常青,夏绪仁.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J]. 心理科学,2008,31(06):1406-1408+1405.

[4]郗浩丽. 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学评介[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92-97.

[5]杨丽珠,董光恒. 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2005,(03):260-266.

基金项目: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留守经历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2014SJD277)。

猜你喜欢
缺位健康状况高职生
家校协同育人中的缺位、越位与归位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小学习作教学指导的“缺位”及对策
网络安全中的“缺位”和“错位”
农民工社保不能“缺位”等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