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县稻米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制约因素分析

2017-10-21 12:49罗彦清
乡村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优势

罗彦清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稻米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吉林省柳河县稻米产业急需完成升级。本文基于柳河县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该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为改进产业升级措施奠定基础。

[关键词] 稻米产业;优势;制约因素;柳河县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1-19-2

1 柳河县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柳河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稻米产业发展,突出基地建设,成立稻米协会,建立火山岩稻米园区,坚持走优质精品道路,倾情打造“稻香柳河”,柳河县稻米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目前,全县共有通过QS认证的稻米加工企业26户,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市级龙头企业7户;企业总资产1.6亿元,年加工优质稻谷42.3万t;具有有机证书企业10户,绿色证书8户;建立优质水稻種植基地近9万hm2,其中A级绿色基地8.2万hm2,AA级有机基地0.72万hm2。有“姜家店”“五福门”“珍吉粒”“三统河”“老管家”“圣水贡米”“香当帅”“岩穗”“芳谷”“火山岩稻米”“全胜香”“蛙田”“基成”和“净月泉”等23个品牌,先后获得了中国名牌农产品、第八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大米、吉林省名牌农产品、吉林省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企业以及长春农博会金奖等荣誉。“姜家店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柳河大米以其晶莹发亮、芳香爽口而闻名于省内外,在第六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上袁隆平院士欣然题词“祝柳河县稻米产业兴旺发达”;柳河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称号,被国家确定为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被吉林省确定为有机米生产基地。“稻香柳河”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1]。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稻米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近期柳河县稻米产业发展较为滞缓,整个产业仍处于各自为战、自主经营、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急需完成产业升级。可以说,现阶段是柳河县稻米产业发展的瓶颈期,也是决定柳河县稻米产业发展前景与方向的关键期。

2 柳河县稻米产业发展优势

2.1 自然环境优,独具柳河特色

2.1.1 區位好。柳河县地处世界“白金水稻”带(北纬40°~45°)的中间地带,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水稻生育期间气温适宜,秋季水稻灌浆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支链淀粉的形成和积累,米质优良。

2.1.2 水质好。柳河县属于半山区,境内有一统河、三统河、哈泥河和窝集河四大水系,富含钾、镁、钼、锌、锶、钴、锗和锂等对作物和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稻谷养分含量。

2.1.3 环境好。柳河县工业污染小,空气质量符合生产绿优米标准。

2.1.4 土壤好。水田主要是白浆型水稻土、冲击型水稻土和草炭土,特别是姜家店乡一带在第四纪晚期,由于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凝结成大面积的火山岩台地,面积达200多km2,经过多年的风化侵蚀作用,台地上积聚了一层厚厚的腐殖土,土质松软、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pH值小于6.5,属于偏酸性土壤,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能满足优质大米生长条件[2]。

2.2 领导重视高,纳入“四香柳河”

近年来,柳河县高度重视稻米产业发展,在全县各产业中率先成立了稻米产业协会,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在姜家店乡成立了柳河火山岩稻米产业园区,并把稻米产业作为“四香柳河”的第一香来精心打造,全面推动了柳河县稻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聘请省内知名的水稻种植、水利、品牌策划、优良品种和加工等有关方面专家,对稻米园区加工园区建设、土地利用、优质稻米种植、收储加工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环境保护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详尽的规划。柳河县政府为了把稻米产业做大做强,适时调整战略目标,将原来注重稻米种植转为注重稻米加工流通,把稻米产业管理职能整体划入粮食部门管理,对促进稻米深加工、打造精品米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2.3 发展前景好,符合国家政策

我国大米产业市场广阔,每年有2 000亿~3 000亿元的销售额。特别是东北大米,近年来因品质优、价格适宜,在全国市场走强。而且,国家持续加大对农机、育秧大棚等“三农”方面的投入,柳河县也高度重视稻米产业,把“绿色兴县”战略写入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柳河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目标。国家的各方面利好政策,对柳河县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投资柳河县稻米产业。特别是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的持续调控,一些房地产企业开始涉足“三农”。例如,长春国信集团在姜家店乡流转土地约267 hm2,对稻米进行综合开发[3]。还有一些房屋开发公司开始进入稻米种植市场。无论是从国家的宏观政策,还是从国家大米的市场走向看,柳河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3 柳河县稻米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管理体制不畅,没有形成工作合力

由于柳河县政府调整稻米产业主管部门的时候,仅是口头约定,一直没有形成文件,造成粮食部门在行驶职权的时候没有抓手,在调度各职能部门的时候力不从心,严重制约了稻米产业发展。同时,柳河县的稻米产业协会,也仅在协会成立后2年内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9年开始因为没有资金支持,导致各项职能无法发挥,现在稻米协会形同虚设。由于稻米主管部门及稻米协会作用发挥不明显,柳河县稻米产业属于自然发展状态,缺乏行业自律,市场监管缺失,稻米市场比较混乱,相互压价、以次充好等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3.2 品牌打造不精,没有打出柳河大米品牌

柳河县稻米的品质和口感优于黑龙江和辽宁两省,但柳河县稻米的知名度远远不如黑龙江五常和辽宁盘锦的大米,究其原因是品牌建设相对落后。虽然柳河县26户稻米企业有23个商标,但各企业各自为战,自己做自己的品牌,投资不少,收效甚微,柳河大米的知名度不高。另外,柳河县稻米企业加工产能普遍过剩,基本都是“大马拉小车”,个别企业为了满足加工需要,追求个人利益,除基地稻源外,还对千家万户的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稻米进行低价混收、高价混售,在柳河县稻米市场形成了产业品种杂、品质差、质量低,对高端米、精品米冲击力大,扰乱了稻米市场秩序,对“柳河大米”品牌建设造成了恶劣影响。此外,自柳河县统一申办“姜家店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建立了火山岩稻米产业园区后,有4户企业使用“姜家店大米”,4户企业使用“火山岩大米”标识。但是,由于“姜家店”被县内一户企业注册,“火山岩大米”被黑龙江一户企业注册,因此继续使用将涉及侵权,整体打造“姜家店大米”“火山岩稻米”成为目前制约柳河县稻米产业品牌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也给政府先期号召更改包装的蛙田米业等5户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降低了企业对政府的信任度。

3.3 扶持政策不足,没有持续跟进的政策扶持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稻米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无力扩建厂房、库房,无法保证稻谷贮存质量,严重影响稻米品质。目前,柳河县乡政府在税收、补贴、厂房扩建上,对稻米加工业扶持政策少,支持力度不足。对稻米企业融资问题关注不够,据企业反映金融部门贷款手续繁琐,企业贷款困难,广大稻米企业遭遇资金瓶颈。2007年,稻米协会成立后制定的一些补贴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现已取消,社会各界对县政府扶持稻米产业发展的政策持怀疑态度。特别是个别乡镇政府,对招商引资稻米企业关爱有加,对原有稻米企业关心不够,解决问题不积极、不主动,严重挫伤了老稻米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

4 结语

通过对柳河县稻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优势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制约该县稻米产业发展的因素,为下一步进行产业升级打下了理论基础,为柳河县稻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焕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N].协商新报,2017-01-06.

[2]廖进.关于推进龙岩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EB/OL].(2015-04-21)[2017-07-06].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21/21/23044804_465037233.shtml.

[3]张国威.走出具有县域特色的新路[N].吉林农村报,2015-09-02.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优势
画与话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第二优势
从优势的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