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奎坚定初心,让脑部疾病诊断可以更准确

2017-10-23 02:26向煜
现代苏州 2017年20期
关键词:阿尔兹海阿尔兹默症

记者 向煜

张明奎坚定初心,让脑部疾病诊断可以更准确

记者 向煜

每一次来到生物医药产业园,采访“初来乍到”的新药研发企业,总是心潮澎湃。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创新型企业,这里每一家初创企业的未来,都可能成为某种疾病的“杀手”,拯救万千病人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次,记者来到的企业,他们所针对的疾病,或许不足以立刻致命,但却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非常大的负担——阿尔兹海默症。这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在老年人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阿尔兹海默症的控制将会受到更多关注。

张明奎,留美博士,在波士顿医学院毕业以及在西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了两个神经生理学方面的博士后研究之后,开始了在制药行业的职业生涯,先后在多家国际制药公司主攻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研发方向,可谓是拥有多年经验的“行家”。

选择BIOBAY,是一见钟情

2014年,张明奎回到出生地台湾,筹备并创办了新旭生技公司,经过两年多发展,他与合伙人都觉得,应该来到大陆地区拓展公司规模,于是在2017年7月设立苏州新旭医药有限公司。

“我曾经在上海工作两年,我了解到在过去十年,大陆地区已经培养出了很多制药方面的人才,而且很多国际大型制药机构已经在大陆设立研发中心,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初创型的新药研发企业。”了解医药行业的人都知道,新药研发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新旭医药的研发方向则属于产业链的前端,“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研发非常复杂,我们希望将开发的成果以各种可能的形式与国内外优秀药企展开合作,包括授权、合作开发等方式,而大陆地区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源可以对接,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事实上,在决定将公司落户BIOBAY之前,张明奎也进行了好几个月的考察,“当我第一次来到BIOBAY,就有一种‘就是她了’的感觉。”

在张明奎看来,BIOBAY是一个在生物医药领域非常成熟的园区,这里有很好的创新氛围,有很多企业都在做新药研发,“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之间有非常多的互动交流,这在其他园区不多见。”

当然,更为张明奎看中的是BIOBAY贴心的服务。“他们绝不仅仅是房东,虽然公司在台湾发展了两年多,但来到苏州一切还是从零开始,在0到1的过程中,BIOBAY以及百拓生物技术服务公司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从注册到了解政策,从法律服务到会计审核,张明奎强调是园区提供了很多配套资源服务,才能给让公司成立进行得那么顺利。“而且他们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很强,熟悉整个新药研发产业链,我相信在公司长大从过程中,他们都可以做我们最好的伙伴。我可以预见公司在园区中从初创到产业化的未来。”

让诊断阿尔兹海默症不再“盲人摸象”

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因有两种学说,一种是在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形成的淀粉样老年斑,还有一种是神经细胞内Tau蛋白自聚集出现的神经纤维缠结。新旭医药在发展初期阶段拟先开发出Tau蛋白缠结正电子摄影示踪剂产品,“这一产品目前已取得美国的临床人体试验许可,并开始进行人体试验,我们也正在进行其在中国提出人体临床试验申请所需的补充研究与准备工作。”

在影像诊断出现之前,国内大多数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的流程有两步。首先是为病人进行断层扫描,排除是因为中风导致的失智症,接着医生会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判断病人是否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因为有些失智症在病症上与阿尔兹海默症类似,但治疗方式却大相径庭,如果只是靠医生诊断,失误率会比较高,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影像诊断方式,让医生的判断更准确。”

简单来说,新旭医药的Tau蛋白缠结正电子摄影示踪剂是通过将产品注射到人体体内通过血液运转到达脑部,如果是因为Tau蛋白凝聚导致的阿尔兹海默症,则医生可以通过3D影像清晰地观察到病人脑部出现了异常Tau蛋白纤维缠结物质。

当然,市场上也有通过血液来检测这些病症的,但因为脑部的特殊性,不同的脑部区域做着不同的事情,所以对于医生来说,要知道病人是脑部哪一块区域出现了问题就尤为重要。“医生诊断、血液检测,再加上影像诊断技术,相互结合在一起,相信未来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诊断一定会更精准。”

“中长期目标,希望把治疗新药研发放在苏州”

阿尔兹海默症的特效药研发堪称一部科学与资本的血泪史,99%的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倒在了研发的路上,究其原因,无法精准地诊断这一病症的病因和进展程度是其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新旭医药的发展策略就是先开发其影像诊断技术,同时投入治疗新药的研发。

“在开发任何治疗新药之前,我们都希望从外部看到药在脑内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公司的策略为什么先要开发脑部疾病影像诊断技术的原因;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手段,能帮助医生和我们更精准地筛选病人并挑选最适合的药物。”张明奎介绍阿尔兹海默症中病人种类很多,如果盲目地将不同种类病人都囊括到相同的新药人体试验中或使用一样的治疗方式,其实非常不适合。

“临床实验和用药中,我们需要先用影像诊断方式精准筛选病人,再根据病人的病因筛选药物,同时再用影像技术来告诉我们,药物对病人是否有效”。正因为有了影像诊断技术的支撑,张明奎说他们才会在开发治疗新药时更有信心,不会重蹈前人失败的路,也能用风险更低的方式来开发关于脑部疾病的新药。

张明奎告诉记者,除了正在进行的3项针对脑部影像技术产品研发外,新旭医药还有2项阿尔兹海默症领域治疗新药研发的计划。“下一阶段,我们会持续专注于神经领域诊断及治疗药物的开发,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而且我们希望,能够将治疗新药的研发重心放在苏州,并将新技术与疗法带进国内”。新旭医药正规划在苏州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让与他们合作的脑神经科学家可以来这里一起工作,开发出新的药物,将先进的科学和技术转化为临床的应用,为造福病患而努力。

猜你喜欢
阿尔兹海阿尔兹默症
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GSK3β参与阿尔兹海默病及学习记忆障碍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探讨
基于多输出的3D卷积神经网络诊断阿尔兹海默病
预见性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价值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机器狗会成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福音吗?
复方石杉碱甲固体脂质纳米粒与太赫兹波共同干预对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影响
苯二氮卓或增阿尔兹海默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