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墅湖的一日三餐与一年四季

2017-10-23 02:26邹孝听
现代苏州 2017年20期
关键词:社区

记者 邹孝听

在独墅湖的一日三餐与一年四季

记者 邹孝听

诚如有些人说,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前身是一片荒凉之地。也许当年的那些人怎么都没有想到曾经的乡下摇身一变,成了高校林立,菁英集聚,商业巨头倍增的城市副中心。

从独墅湖隧道的早晚高峰就能发现,永远是单向拥堵,一进一出,标示着隧道向东,向南的地方人气聚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里是科创区的江湖。而江湖中的人对那片土地有着属于自己的情怀,曾经就有人说,“我吃喝拉撒都在独墅湖,难得去趟市里,算是出城了。”可见,那儿早已能够满足他的一日三餐与一年四季。

这一次,记者分别找寻了洋学生,在独墅湖创业的人以及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再度认识这个名声在外的东方慧湖。

安丽彦Janine JAKOB:东方威尼斯,那是不同世界的融合

安丽彦Janine来自德国,今年25岁,大学期间,她曾在惠普实习过3年,毕业后当了2年的客户经理,还曾在美国、芬兰、法国生活过。因为想体验亚洲文化,碰巧这些年中德贸易较为紧密,主攻创新与市场营销的她,对中国产生了兴趣。

花了9个月的时间学习中文,在苏州和台湾两地做选择时,她的中文老师告诉她苏州是座很美丽的城市,有小桥、流水、运河,还有园林,加之此前便听说过这里是东方威尼斯,另外自己也认识一些苏州的客户。最终,她选择来这里学习。当然,做出这样选择的并不是她一个人,仅在她所就读的SKEMA商学院苏州校区,每年都有近千名来自法国、德国、西班牙、摩洛哥等地的国际学生来到独墅湖畔学习。

衣食住行,是了解人文的最好方式

名为读研,实际安丽彦与原公司签订了无限期合同,她在苏州一边在SKEMA商学院苏州校区读书,一边为德国的公司服务。她笑称努力工作,是为了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让她有更多的机会体验世界。初来乍到,这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对安丽彦来说,衣食住行,是了解人文的最好方式。

她告诉记者,以前在慕尼黑和中国学生一起做项目的时候略微了解过中国文化,但来了之后发现之前的认识很浅显。她在这里最初也是最明显的感触是尽管用不同的语言在交流,但能感觉得到中国人的友善和热情。

“有一次,我们两个德国人和六个中国人一起参加商务晚宴,记得主人特意夹了鱼脸颊上的肉让我们尝试,还吃了鱼头和鱼眼睛,后来才知道鱼脸是中国人认为鱼身上最好的部位。那次宴请,真的是非一般的感觉,特别荣幸。”安丽彦满脸笑容地说道。

后来,她发现这里的人都很乐于助人,每次主动跟当地人讲话,总会感觉到温暖。她笑称中国人去KTV唱歌的时候喜欢喝酒干杯,非常有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她觉得这里很安全,她一个人叫滴滴打车去金鸡湖、圆融时代广场以及苏州其他一些地方,从来都不会感到害怕。

现在,她还开通了支付宝和微信,正在研究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方法,计划着骑自行车转圈儿。安丽彦坦言自己很快就喜欢上了独墅湖畔生机勃勃的生活,美丽的建筑,舒适的环境,友好的人文,并没有让她觉得这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相反,还有了归属感。

在这里,不可能也是可能的

来苏州短短一个月,安丽彦就建立了一个关于幸福(Happiness)的社团。对于此举,她深有感触,“独墅湖有很多跨国企业入驻,而且每周都有各种创业社交类活动,可以不断接触到有创新点子的人,如果你有什么创新的想法,可以尽管去尝试,周围的人都会非常支持你做这件事。在这里,不可能也是可能的。”

安丽彦说,她在短时间内收获了很多惊喜,不局限于学校内部,她跟外界都能有很方便地互动和交流。她在这里所学的专业是国际商务,细分方向是如何在亚洲做生意。建立幸福社团的初衷有两点,首先是聚焦企业,激励他们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和培养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聚焦个人,尽可能地帮助大家去实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社团所涉及的活动会邀请生物、心理、神经学等行业内的专家来做分享,比如12月,社团就会举办为期一天的分享活动,安丽彦真诚地希望邀请所有对幸福主题感兴趣的人和组织参加,因为无论你是企业、学生还是职场人士,幸福都是一个永恒的追求。

国庆后,安丽彦举办了第一次活动,团队中中国人和老外思想碰撞,创意无限。她直言也许会犯错,但可以从中学习到经验。“独墅湖有很多大学,很多中国人,也有国际学校,在这里我也见到了很多外国同学,感觉这个区域做到了国际化和本土化完美地搭配,从美食上就有所体现,每天去尝试不同的美食,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总之处处有惊喜。”作为一名生活在园区的德国人,她还穿上了德国的传统服饰,向中国朋友们介绍起德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并且惊喜地发现,苏州也有非常地道的德国美食。

在安丽彦眼中,跟区域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共享这里的点点滴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作为一名外国人,她并不觉得孤单。

大自然和城市触手可及,生活有了平衡

问及这里的生活环境和自己的国家有何差异,安丽彦直言德国的传统大学周边吃饭的地方较少,而且商店打烊很早,工作晚了就会没东西吃。而这里的学校、商业、居民生活有着很好的融合,大城市和自然都触手可及,感觉生活和工作有了很好的平衡。

她向记者分享了自己一天的安排,每天6点起床,7点吃早饭,有时候自己做,时间紧张的话就会走到公交站附近的便利店买食物,然后搭公交去学校。8点半开始上课,1点半午饭时间,约上同学一起去找中餐馆,她笑称完全接受不了中国的辣椒,每次都像冒险一样去发现新大陆。下午继续上课,晚上偶尔和合住的5名法国女生一起下馆子,有时去超市买吃的,她特别喜欢逛超市,发现并认识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着实一件乐事。

一般情况下,她6点半到会家。当然偶尔会去泡个吧,也因此发现了中国学生不一样的生活习惯,“他们不太出去泡吧,习惯早睡,10点就要回去了。”

有时候,她也会走路回家,穿越各个高校,她觉得独墅湖对于学商的人来讲是个很棒的地方,亦商业,亦生活,容易让人触摸到商业脉搏。她爱这里,爱这里便捷的一切。尤其钟爱文星广场和翰林邻里中心,那儿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她喜欢在广场上看来来往往的行人,那种扑面而来生活的气息对她来说很有意思。

未来,安丽彦还将有很长一段时间待在这里。她听说独墅湖的日落很美,计划着不下雨的时候去白鹭园和图书馆附近转转。她也很期待学校里包饺子、画中国画、太极等文化活动,并且希望有一天能在公园里和当地人一起打太极,融入中国人的本土生活。

程鹏:6年,我的生活就在这方圆几公里

说起前阵子热播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得不提到90后的小伙子程鹏,他是苏州工业园区品艺数码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曾带领团队为“三生三世”做了多集影视特效。随着电视剧的风靡,他也可谓声名鹊起。

可曾想,2011年初来乍到,求学三年未满便开始创业,在同龄人尚在职场摸爬滚打的初期,他就已为公司创收百万级的年利润。6年,在独墅湖这片方圆几公里的沃土上,他求学、恋爱、创业、结婚生子,这里有的是生活,也是无法割舍的情感。

一次青藏线的骑行,有了前行的力量

程鹏来自江苏淮安,6年前,考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主修游戏设计专业。他对独墅湖的最初始印象是一片荒凉,当时的车坊还都是土路,也没有什么车辆。而现在,在这里已经置业的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房价竟能如此一路高涨,他笑称多花了100万买了同样的房子。

独墅湖的环境越来越好,无论是生态还是交通,都让程鹏感觉到舒适。他从家开车到公司只需要5分钟,每天7点半起床,在家吃好早饭,听见小孩儿喊爸爸,再出门上班,幸福感油然而生。中午可以选择在学校食堂吃,也可以去翰林邻里中心或者月亮湾商圈。饭后偶尔散散步,对他来讲,忙里偷闲的感觉着实挺棒的。当然,选择定居于此不仅仅是为了生活,还有为之奋斗的理想。

尚未毕业前,他进了一家做影视特效的单位实习,收获不小。但毕竟还是学生,在踏入社会前,难免会遇到一段迷茫期。喜欢骑行的他在学生时代临近尾声之时,骑行了一次青藏线和川藏线,回来之后,便有了想找些事儿做的动力。

恰巧,他所在的学校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做得颇有特色,基于专业技术以及之前的实习经验,程鹏借助学校的三思树平台,召集了一票小伙伴,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投身于影视特效事业,他将这称之为朝阳行业。

曾经接受培育的种子,壮大后反哺母校

创业的过程很辛苦,做了之后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他说,“创业就像骑行,当我们盘山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即使精疲力竭,但会发现进退两难,与其花很大的力气往回走,不如咬咬牙继续前行。”

程鹏庆幸自己遇到了对的合作伙伴,技术领先,团队的项目在全国互联网+大赛上取得了江苏省一等奖的殊荣,拿到了几十万的创业补助,这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讲,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奖励。当然,也是心理上的一种强大鼓励。获奖后,公司在业界有了名气,不少地方抛出橄榄枝,尽管有政策扶持,但程鹏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他不舍离去。也许扎根独墅湖,才能让他有一种归属感。

公司从前期的外包为主,原创为辅,到现在的以原创为核心,程鹏也从技术出身,逐渐转向市场。公司员工从最初的五六人发展到四十多人,他肩上的任务越来越重。他说把事业当做热爱的事情去做,痛并快乐着,没想到原来努力可以比想象中赚得多。

程鹏很喜欢学校的氛围,使人感到放松,但商场如战场,不能一直以学生的心态做事,因此公司曾短暂地搬离过学校。不过后来又回归了,理由是业务壮大了,当初被培育的种子有能力反哺母校了。目前,程鹏的公司与人文艺术学院开展了定向班合作,他们带着实战经验回校教学,并且接受毕业生进公司实习,他也因此成了小有名气的学长。

尚未成熟的圈子,创造更多融合的空间

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程鹏坦言这条路是孤独的,摸着石头过河心里会没有底,曾经在路演和比赛现场也被巨头质疑甚至泼过冷水,但他觉得这都是财富。“年轻人应该要有不断试错的机会,在反思中成长,接受越来越多的新事物。”

令他欣慰的是,他在这里收获了爱情、亲情、友情以及事业。从高中到大学一路相伴,后来成为太太的女人全职在家带小孩儿,做他温暖的后盾。学习和工作认识的一帮票友,无形中也给他带来了不少帮助。他说这里的圈子尚未到特别成熟的阶段,让彼此有了更多融合的空间。

“平时工作很忙,基本上都是以独墅湖为圆心展开活动,有意思的是,我们公司的财务和法务都是约球的时候认识的,来自全国各地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集聚于此,这种形式的相处让彼此都感觉很融洽。”程鹏告诉记者,无论是私下里参加聚会还是上战场比赛,其实都是另一种交际方式,也许不经意间就是一次资源的获取和对接,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似乎是这个生活圈里的人的特质。

“我觉得这个区域的创新性活跃度非常显见,政府办事效率也很高。”他笑称有一种预感,那就是未来先进的东西都会在这里诞生。

杨寅莹:信息化让生活变得高效又有趣

社工,这个词以前常在电视剧中看见,其实就是社区工作者。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居委会大妈”?其实得知记者要去居委会采访,有朋友开玩笑称要去和大妈们唠嗑儿了。

不得不说,目前仍然有很多人对居委会的印象就是“家长里短”。所以这一次,记者深入位于独墅湖畔的月亮湾3号美颂花园,一个年纪仅3岁的新型社区,探访传说中的新加坡模式有何神奇之处。

出人意料的是,负责接待的社工是一名年轻的拥有硕士学历的女子,她叫杨寅莹,任职科教创新区社管中心团工委副书记、美颂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美颂社区居委会主任,主持居委会全面工作。

可能要让你失望了,这里的社工并非居委会大妈,他们所做的工作也并非“家长里短”那么简单。下面不妨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中级社会工作师和她乐意为之付出的社区工作。

智慧社区,满足中青年聚居需求

杨寅莹曾经在新区科技城工作,由于家住园区湖东,每天上下班需要来回奔波七八十公里,实为辛苦。2014年秋天,正值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社管中心招聘,为了离家近一些,再加上对这里的规划和环境颇为满意,她选择前来参加考试应聘,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社管中心党政办,负责行政、人事、信息化等工作,两年半后又调入美颂社区负责社区基层工作。生态文明城市的基层配合工作让杨寅莹对独墅湖的各个社区都有所了解,她明显感觉到了这里社区基层工作的特殊性。“美颂花园小区毗邻风景优美的独墅湖畔,周边有纳米科技园、创意产业园、各大高校院所、月亮湾版块等。与古城区老年人居多的小区相比,这里的居住人群呈现高学历、年轻化、国际化等特点,需求相对较高。”

杨寅莹告诉记者,美颂花园共有三期,现已交付使用的有一期和二期,共有小高层、高层建筑25幢,总建筑面积223588平方米,住宅面积153187平方米,住宅总计1376套,其中一期500户,二期876户。居民中以硕士、博士居多,社区有侨界人士40余人,各类领军人才20余人,且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如何满足这类群体的需求是社区需要研究的课题。

从一开始的短信和QQ群,到响应“互联网+”、顺应信息化趋势开设了社区微信公众号,通过图文推送的方式向居民宣传政策法规、传递各类信息、介绍社区特色、发布活动通知。包括生育证件、居住证、老年人优待证等居民日常关注的各类证件办理流程都能在社区微信公众号上查询,信息化操作让生活变得更加高效。

除此之外,通过线上沟通和定期入户走访,第一时间掌握居民心声、了解居民需求;每两个月举行一次社情民意联系日,园区教育局、公安局、规划建设等职能部门的领导到小区与居民现场沟通,了解民生诉求。比如说KTV噪音扰民,公交出行,教育配套等问题,由相关部门进行答复、反馈处理意见;同时社区建立了多方联席会议沟通机制,由业委会、居委会和物业形成三方联络,便于协调。

杨寅莹说,“刚开始居委会牵头的工作相对多一些,以后慢慢地也会培育一些社团,尽可能地让居民起到组织作用,通过智慧化手段,满足中青年聚居的需求。通过党建引领社区自治,发挥组织联动和网格联动的作用,推动基层组织建设。”

区域资源优势,定制活动百花齐放

当然,除了上述所说,还有一项特色社区工作便是百花齐放的活动。杨寅莹告诉记者,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小区特点打造了“智慧美颂七彩社区”的品牌。

设立了“雅韵舞蹈房”、“党员活动室”、“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未成年人文体活动中心”、“美颂悦读角”、“社区家长学校”等功能室,实现一室多用,开展各类活动。

为了吸引居民广泛参与,组建了“美颂之羽”羽毛球社团、“花之语”插花社团、“夕阳舞限好”舞蹈社团、“时尚魅力汇”等文体团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小区不仅挖掘自身居民资源,还常常邀请社会各界资深人士来社区授课。“周二我们会邀请专业老师来社区教授瑜伽,周三则是肚皮舞,周四开设‘悦音乐绘童趣’画画班,社区开设的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很受居民欢迎。”

杨寅莹说针对不同的群体会定制不同的活动和课程,例如社区通过入户走访挖掘的苏州大学教授,以社区志愿者身份发起了儿童跨学科实验课堂,进行儿童哲学、科学、文学和跨文化思维的长期实验探索;社区通过合作的专业机构每月开展一两次绘本故事、手工、表演、亲子沙龙等活动;结合生活主题,开设烘焙、插花、美妆等课堂;向独墅湖体育馆租赁场地,举办各种体育比赛……

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整个社区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儿。据杨寅莹介绍,目前一期入住率达到60%左右,其中有20%的居民活跃在各类活动中。社区已成功培育了四个社团,未来还将继续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培育更多的社会组织。她说,“独墅湖道路宽敞,白鹭园环境优美,周边还有同程、华为、微软等名企以及各大高校、研究院,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资源和优势,希望可以聚集各类群体,营造融洽且有趣的邻里关系,共建和谐社区。”

猜你喜欢
社区
仁·社区美术馆
郎官驿创意社区
社区大作战
影像社区
3D打印社区
社区团购大战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