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润炎:拥有工匠精神的实干家

2017-10-23 02:26张小妹
现代苏州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新药工匠苏州

记者 张小妹

倪润炎:拥有工匠精神的实干家

记者 张小妹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工匠”?是对着器物小心翼翼地打磨的手工艺者,还是对每一款产品都进行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研发人员?匠人之所以为匠人,而不同于机械重复的劳作者,是因为匠人追求的不是工件和数量,而是价值和品格。

倪润炎告诉记者,“工匠精神”,贵在“死磕”,是倾尽全力只专注于产品本身的一种精。

死磕呗,理科男的独特思维

在很多人心中,倪润炎是不折不扣的学霸,是“别人家的孩子”。本科毕业后,他不满足于当时的成绩,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读硕士,几年的硕士生涯,让他坚定了自己的内心,跟专业“死磕”,于是,硕士毕业后他又去了日本九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丰富的海外留学经历,给倪润炎的选择带来更多可能性。“年轻的时候,想要出去走走看看,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从新加坡到日本,倪润炎专注于研究有机化学。2013年9月,刚毕业的倪润炎先是留在学校进行短期学术研究,与此同时,他也开始考虑何去何从。

在他看来,国内的发展环境并不逊色于国外,家人也都在国内,考虑到诸多原因,他还是决定回国发展。2014年年初,倪润炎来到苏州,在苏州工业园区从事科研工作。

这座城市对他来说,有着不一样的记忆。倪润炎本科就读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对苏州相对熟悉,很多朋友也都在苏州。从现实角度讲,苏州经济发展相对成熟,行业前景十分不错,更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生活和工作,都是不错的选择。

倪润炎所在的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苏州成果转化中心重点孵化企业,专注于新药研发、绿色工艺研发、高端仿制药研发。在他看来,这里的平台好,既能深入领域进行研究,又能接触到商业方面的东西。如今,倪润炎担任研发部主任一职,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荧光探针分子等领域的研究。

“科研是在摸索中成长的”

在日本九州大学求学期间,倪润炎曾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在著名化学期刊Angew. Chem. Int. Ed.; Orga. Lett.; Tetrahedron letters; Chem. Lett.等发表过多篇论文。其中申请多项专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年,由倪润炎博士自主研发的项目获得国家青年基金。

倪润炎总是谦虚地说,我并不是传说中的“学霸”,读书的时候成绩不是特别拔尖,只能说是优秀。优秀的因子,伴随着他,直到今天。

作为公司研发的中流砥柱,倪润炎十分热爱钻研。他发现,在校期间的研究与工作后的完全不同,在实验室总是会做一些基础性的研发工作,要求创新;而工作中制药,需要深入了解,为了走向市场不会盲目创新。

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倪润炎说:“科研是在摸索中成长的。”他举例说,在做一个药物反应的时候,刚开始反应收率只有20%,经过不断的筛选催化剂、溶剂、试剂,慢慢地提高反应收率,达到85%,才可以达到工业化的标准。

之前,在研发新药TPN102时,倪润炎刚开始使用液溴做反应,而液溴有着极强烈的毒害性与腐蚀性,而且易挥发,操作起来相对麻烦。通过不断地改进工艺技术,将新药的收率提高到90%,原子利用率也达到最优化。这样,不仅保护了环境,还降低了成本。

也许是受到他的影响,他带领的团队,从项目立项到产品小试、中试、直至商业化生产,都十分兢兢业业。目前,团队已成功开发1.1类新药TPN102、TPN171和TPN672等多个新药项目,其中TPN171和TPN672已获得新药临床试验批件,预期今年下半年进入一期临床试验;此外还包括3.1类索非布韦、磷酸特地唑胺、艾氟康唑、艾沙康唑和依鲁替尼几十个品种,并成功递交FDA、CFDA申报工作。

一类新药的诞生,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

一般来说,一种新药,从研制之初到药品投入市场,需要经过漫长的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倪润炎带领着10多人的团队,与上海药物所联合开发了抗癫痫类药项目TPN102的全部工作,从药化路线打通,路线优化,工艺摸索,工艺确认,到CTD资料撰写,目前该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正在申报国家1.1类新药批件,相信在不久将来就会在中国市场上市。

要知道,市场上抗癫痫的药物大多来自国外,价格昂贵。而倪润炎带领的团队所研发的新药是传统药物几倍功效,并且拥有自主产权。成本更低,药效更好的国产新药,相信更能迎合广大患者的青睐,成为患者的福音。

工作中,倪润炎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在新药、仿制药的工艺研究阶段,杂质是制药过程中100%会产生的。根据ICH要求,不超过0.50%限度的杂质可以不去研究,但是倪润炎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即便原料药中只有0.1%的杂质,也要对其结构进行深度了解,研究透彻。

他总是说,把杂质弄的透彻一点,后期药物的副作用风险就会少一点,对病人就会更安全一点。正因为有这样的工匠精神,倪润炎才会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不过,科研工作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跟化学物品长期接触,还会有职业病。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倪润炎告诉记者,每当一个项目成功研发,对公司有一定的贡献,还是会很有成就感。正是这样的成就感,支撑着他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你别看倪润炎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在生活中,他可是百变身份的。有时候,他是奔波在篮球场上的激情青年,有时候又“变身”为不折不扣的奶爸。平时只要不用加班,他一定会准时回家带娃。即便是周末,他也乐意跟孩子待在一起,可谓是标准的奶爸。

猜你喜欢
新药工匠苏州
90后大工匠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工匠赞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