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

2017-10-23 12:41杨群
现代交际 2017年19期
关键词:信天游文化背景陕北

杨群

摘要: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的山歌体。它曲调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多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引用信天游的艺术特点、信天游的形成条件等进行分析,来研究信天游特殊的音乐风格,领悟其中独特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信天游 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089-01

一、信天游的由来

信天游,又称为顺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种别样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格。其节奏自由,淳朴大方,高亢悠长。歌有长有短,短歌只有一小节,长的可能链接数十节甚至成百上千节。曾经被文学家刘炽改编成《陕北牧歌》插曲的信天游原词:“捱畔上捱畔上红,受苦人盼过好光景。青杨柳树长的高你看上哥哥我那里好?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数哥哥好。”信天游的无比动人旋律激发了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灵感,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的好作品,被誉为艺术之母。

二、信天游的文化背景

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歌呢?其中什么是“民”什么是“歌”?这恐怕就牵扯到了文化背景了。就如人们所说的“民”指民族,又可指民俗,这就是所谓的文化背景。民也乃人民大众;族也,乃人群,指地缘关系。在民族学中称它为民俗,有更深层次的文化性,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和心理上具有相对稳定的形式。而“歌”是属于音乐形态学中的区域,是音乐本体。这“民”与“歌”的关系就是文化背景与音乐体系的关系。因为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种类,肯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比如说“歌”是音乐形态的话,那么民就是文化背景,也可称为生活形态,它是在与人类日常生活和言行举止中得以存在的,而且是在与围绕着人类的各种环境的紧密关联中得以傳承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一点一滴的生活写照。在众多民歌中,信天游这类歌种让我记忆犹新。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流行于山西北部、陇东,还有宁夏东部的盐池地区。歌者用自己的感慨与感受,把周围的人和事,尤其是自己的悲欢境遇,通过这种自然和大方的方式歌唱出来,总是言真情切。地理环境、生活形态、言行举止、审美爱好等诸多因素影响着信天游的体裁、歌种、风格、内容、音调与律法。

三、艺术特色

(1)即兴特点。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即兴创作出来的产物,是歌者对生活情感的表达,信天游这种音乐形式,像它的名字一样不受任何条件限制,随意散漫、自由,无论在山区或在家里,歌手随心所欲地演唱,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当歌手认为适当的时候便可以哼唱,好多演唱都是在没有第二者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信天游的歌唱形式大多数是独唱。 陕北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土地贫瘠,土壤侵蚀严重,所以常常粗放耕作,这里的人们在过去日夜面对巨大的山沟、沙漠等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很贫穷,传唱信天游的歌手演唱总是给人一种悲伤但强大的感觉。容易让人想起空虚寂寞。可以说,这样的一个歌唱形式也反映了信天游的音乐风格的一个重要方向。信天游的歌唱,常常给人以高亢、自由、豪迈,丝毫没有一点装饰的感觉。

(2)结构形式。信天游艺术手法上多用兴起,形式自由灵活,每两句为一小节,押韵;有的一节表达一个意思,有的几节组成一个部分,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调子自由,单纯易唱;每段常转韵,信天游的歌词特点是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借景抒情,常用比兴作为手段。信天游句式简单多变,两句就是一首,再没有这么简单、方便的表达形式了。一般是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和陕北人的豁达相贴切。

信天游的曲调一般是由上下各乐段构成,并且多次反复,曲子结构关系规整、清晰。各句唱词字数根据歌词大意比较自由,但比较对称、押韵。歌曲涵盖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针头线脑,打情骂俏等就是信天游的基本素材。把全部的信天游组合到一起,却成为一部反映陕北人生活的全屏写照。

(3)语言音韵。信天游的旋律格调与方言音韵的联系十分紧密,甚至相辅相成。中国地大物博,每个民族的歌曲与其运用自然语言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在信天游起兴中,陕北的地方方言表现得十分突出,只有用地地道道的方言去演唱才能让人感受到信天游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及它强大的生命力和震撼力。“信天游,不断头”,它的歌词通常每两句一段,一段一首或多段一首。每句以七字为基础,但也可长可短,变化自由。句中衬字和叠字使用频繁。我们来看《庄稼汉》的歌词:深不过(呀)那个黄土地,高不过个天。吼一嗓信天游,唱唱咱庄稼汉。水圪灵灵的女子呦虎圪生生的汉,人尖尖就出在这九曲黄河边。“水圪灵灵的女子,虎圪生生的汉”,其中“圪”为西北方言常用衬字,而“汉”也是西北人对男子普遍的称呼。歌词中的“吼”字,道出了西北人的豪爽。而“人尖尖”“磨道道”“苦水水”“泪蛋蛋”等重叠形式,有着厚重的西北方言词汇特色。语言的特色与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陕北高原的地貌组合形态丰富,变化万千,勾勒出了沟壑纵横、丘陵起伏、无边无际的黄土高原。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信天游文化背景陕北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信天游故里靖边的《信天游》
咏退休族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信天游仍然是灵魂的有效方式
哈哈镜
哈哈镜
写给吼信天游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