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士德》看浮士德的“追求”

2017-10-23 12:44林清怡
现代交际 2017年19期
关键词:追求浮士德歌德

林清怡

摘要:《浮士德》是著名文学家歌德的代表作之一,是歌德耗费了大半生创作出来的。《浮士德》的创作原型是德国的民间传说“约翰·浮士德博士的故事”,其创作背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甚至整个欧洲。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对现状充满了不满,因此一生都致力于改变,对社会充满了探索,不断探索着生命的价值以及对自身人格的不断完善。本文主要对《浮士德》的创作背景、浮士德的人物形象作出研究,进而研究《浮士德》这本书如何体现浮士德的“追求”,以更好地理解《浮士德》的中心思想以及歌德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歌德 浮士德 追求

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090-03

《浮士德》是以诗剧的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每个篇章之间的联系并不很紧密。绝大多数人研究者认为《浮士德》是欧洲文学史上最为晦涩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后半部分。歌德去世一年前才将《浮士德》全部撰写完毕,可以说《浮士德》是歌德一生的写照,浮士德的一生就是歌德的一生。因此,实际上《浮士德》充分显示了歌德对人生的思考,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歌德将他的经历、感情、心得体会都写进了这篇诗歌当中,也将自己的追求写了进去。

一、《浮士德》的创作背景

《浮士德》是歌德编写而成的,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浮士德》不仅是歌德和浮士德灵魂的发展史,还是时代精神的发展史。《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808年法国入侵,第二部完成于1831年。在这本书中,浮士德的一生都在追求,不同的阶段追求不同的东西,通过浮士德的“追求”,表现了歌德本身的精神世界以及对文艺复兴时期后的欧洲的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与总结,对整个欧洲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总结。例如,在书中,歌德将中世纪的精神束缚比作“阴暗的书斋”,浮士德从精神束缚中走出来进而开始了自己人生的“追求”。歌德通过表现浮士德的“追求”进而反映了歌德自身的精神发展。

歌德的生命中无疑是充滿了精神上的痛苦的,歌德因其先进的思想而常常遭到其他人的抨击,被人误解,可是歌德却不善于为自己辩解。在这种痛苦中,歌德创作了《浮士德》。《浮士德》是歌德用了60年的时光慢慢雕琢而成,被歌德看作其“一生的主要工作”。《浮士德》一书问世后,研究这本书的文学家不在少数,比如与歌德同时代的著名文学家黑格尔以及现代的作家们,当然,每个人对它的看法也不相同。歌德是一名哲学家,《浮士德》这本书同样具有重大的哲学价值,它反映了歌德对于人性的思考,围绕着人产生了一系列研究,进而展开对整个欧洲社会以及欧洲资产阶级的思考与研究。《浮士德》这本书对于人性的思考是非常全面的。人性,通常是指人们善良美好的品质,是具有正义感的、积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性”这个词,应该是充满着正能量的。

二、浮士德的人物形象

歌德通过表现浮士德的“追求”,进而表现了歌德对人的生命的价值的探索以及对浮士德人格的完善过程,表现了浮士德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正好表现了西方的鲜明个性,象征着整个西方文化。在《浮士德》这本书中,浮士德、梅菲斯特等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对于主题的显现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第一部中,浮士德一直在不停地探索,上帝与魔鬼针对浮士德的本性进行了一场赌约,上帝认为浮士德人性本善,魔鬼认为浮士德终将堕入地狱。浮士德年过半百,却对“阴暗的书斋”不胜其烦,发现自己的时间掩埋在书斋的灰尘之中,只能通过书本来想象人世,却没有体会过真正的人生,于是浮士德不惜与魔鬼签订灵魂契约,想要跟着魔鬼闯荡世界,以期体会更好的人生,但魔鬼实际上才是真正的“主人”,浮士德无所事事,而且只有依靠魔鬼的力量,或者说是依靠魔鬼的骗术,才能实现浮士德闯荡世界的愿望。

然而从第二部开始,浮士德开始追求更多人生的真谛,于是浮士德成为真正的“主人”,成为他生命的真正主宰,魔鬼成为浮士德的奴仆,为浮士德所用。浮士德开始将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对世界的创造中,浮士德在自己的世界中,成为一个无往不胜的英雄,帮助统治者平定了叛乱,甚至成为领导者,带领人们开疆扩土。最终沉醉在人们劳动的壮丽景象之中,呼喊道“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浮士德在实现一个又一个愿望的同时,又会产生新的困惑,由此显示了浮士德一次高过一次的境界的提升,最终寻得人生的真谛。

在浮士德一次又一次追求新的意义的过程中,梅菲斯特实际上是浮士德最亲密的伙伴,一方面,梅菲斯特其实是浮士德的一部分,又是浮士德追求意义过程中的阻力之一。浮士德追求意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克服自身内在的阻力以及外在阻碍的过程。梅菲斯特其实在不断促进浮士德追求自我,这样的安排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哲理,浮士德的人物形象也更加突出。

浮士德的一生都在不断的追求中, 浮士德执著于追求人生的意义所在,为了能够追求人生的意义所在,他甚至不惜将灵魂抵押给恶魔。另一方面,浮士德也只是一名普通的人,也会有对于爱情、美好事物、人生享受、政治权利、事业等的追求,特别的是,浮士德能够抵抗人生享受等诱惑,不被权利蒙住眼睛,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与方向,同时,克服自己的欲望,不断寻求生命的意义。同时,浮士德追求诱惑与克服诱惑的矛盾,也正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二重性。歌德通过塑造浮士德这一人物形象,将欧洲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间接地表现出来,将启蒙运动的历史因素以及经验进行总结。除此之外,浮士德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很深的哲学意义,值得我们仔细品味。浮士德的矛盾性在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善良与邪恶、肯定与否定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更加哲学的方式表现出来,引发每个人对此的思考,每个人在追求自己人生的意义时,是否能够在欲望和道德、个人利益与社会和谐中作出取舍,进而引发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对浮士德的描述引发每个人的感同身受,进而引起每个人对取舍作出正确的选择。浮士德的形象无疑是指向善良的部分,树立了正确的形象。

三、浮士德的“追求”

(一)《浮士德》上卷是浮士德对主观的追求

《浮士德》一书中,上卷在浮士德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方面主要讲述了浮士德对知识、享受以及爱情的追求,这几部分的追求都是非常主观的。首先,浮士德最开始追求的就是他的知识,歌德在最开始塑造的浮士德的形象就是一位年近半百的学者,他将自己困在知识囚笼中,数十年如一日。为了更好地探索生命的起源与宇宙的奥秘,他沉迷在书中,渐渐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与沟通,使浮士德逐渐困在“阴暗的书斋”中,失去了正常人应有的活力。于是浮士德逐渐感到绝望,准备自杀,就在浮士德将要告别这个世界时,窗外传来的复活节的钟声将浮士德惊醒,于是,浮士德也就“复活”了。复活节的钟声总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的周末的晚上敲响,告诉人们寒冷的冬天的结束,春天要来临了。同样,复活节的钟声带来了更加生机勃勃的浮士德,将浮士德从“阴暗的书斋”中解救出来,使浮士德又重新充满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浮士德要去找寻他人生的意义所在,去探索新的人生,就这样,一个全新的有活力的浮士德踏上了征途。

浮士德在对人生享受的追求中,看到了地下酒馆中醉生梦死的一群大学生们,但浮士德对这种生活无疑是不感兴趣的,毕竟浮士德已经年过半百。因此,浮士德很快开始追求新的意义,进入到追求爱情的阶段。浮士德在喝下魔酒后恢复了年轻,并经历了一场爱情。少女玛甘泪是一名德国普通家庭的孩子,但性格比较胆小懦弱,因为年龄小,还比较无知。因此,浮士德和玛甘泪的爱情因为玛甘泪的胆小不能光明正大,年幼的玛甘泪觉得偷尝禁果的她会被上帝谴责并遭受道德的折磨,于是沉浸在对自己的谴责和愧疚中。事情的导火索在于,玛甘泪为了不被母亲发现她与浮士德的约会,将过量的安眠药喂给母亲,导致了母亲的死亡。玛甘泪的哥哥前来复仇,结果也被浮士德杀死,玛甘泪终日沉浸在自责与痛苦中,拒绝了浮士德。于是,浮士德对于爱情的追求也同样以失败告终。

歌德在描写浮士德对爱情的追求中,并没有详细描写爱情正常意义里所应该包含的美好意义,歌德认为爱情对于发掘浮士德生命意义的过程并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研究爱情并不是歌德塑造浮士德这一形象的意义,因此,浮士德对于知识、人生享受、爱情的追求就结束了,这一部分的描述几乎都是相对比较主观的,在一个正常的追求过程中也是比较常见的。

(二)《浮士德》下卷是浮士德对社会性事业和理想的追求

《浮士德》的上卷表现的是浮士德对于主观感受的追求,那么,下卷讲述的是浮士德对于社会性事业以及理想的追求,更为宏观。下卷的开头,歌德描述了一幅日出的华丽景象,浮士德沐浴在阳光与天地之间,被宏伟的天地所震撼,将在生命价值追求过程中所经历的快乐与痛苦统统忘记,开始追求社会性的事业以及更大的理想,浮士德也不仅仅只是浮士德,而是成为人类的代表,成为理想的追求者。于是,浮士德开始了对政治权力的追求以及对美的追求。在对这两部分的追求过程中,浮士德也的确没有再有个人的欲望和需求,而是作为人们的代表的追求。在浮士德实现对理想的追求过程中,浮士德也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去实现对理想的追求。在《浮士德》的最后部分,歌德描述了一个虚幻的天堂,在这个天堂中,玛甘泪也出现了,上帝因为感受到了她虔诚的忏悔之意,所以宽恕了玛甘泪所犯下的错。而歌德构建这一部分的原因,并不是赞扬所谓爱情的意义,而是作为上帝,对整个人类的宽恕,对普通人民群众的爱,对宗教的爱。诗歌的结尾部分,浮士德最终也将自己的情感与羁绊抛之脑后,灵魂净化之后进入天堂。浮士德从一个充满活力的追寻生命意义的个体变为整个人类的抽象的化身,成为某种精神的代表,由一个具体的生命变为抽象的精神。

总体来说,《浮士德》的上卷描述的是浮士德对于知识、爱情等的主观感受,是充满感性与热情焦躁的,是对自我的个体的生命的意义探寻。而下卷则更加偏向于作为人类群体的代表,追求社会性事业与理性的,更多是对整个人类的理想的安排。浮士德在上下两卷中的感受是完全不同层次的,要想实现整个人类的理想与社会性事业就必然会对个人的利益感受等作出牺牲,而对理想的追求,其价值也同样远远大于对个人感受的追求。在西方历史上,所谓的“神”与封建道德的约束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有人们摆脱了这一部分约束,才得以关注人们本身。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人们都依然受其束缚,人们仍然相比个人更看重整体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启蒙运动虽然启发人们对自我的关注,但在那个时代仍然受到整体性的思想的束缚,因此,歌德在描述个人与整体的价值意义时,观点同样也是更加偏向整个人类集体的生命价值意义。

浮士德人生追求的失当和近代西方文明走向的偏差启示我们,人类必须不懈地探索生命意义和理想,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促进文明的健康發展。虽然因为民族、文化、时代和个性的差异,人们的探索不尽相同,但是有些重要的因素却是不该被忽略的,是应该被重视的。

四、结语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的后半生都在不停地追求与探索,通过对知识、享受、爱情、政治权利、美的追求,浮士德最终找寻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所在。歌德在体现浮士德的追求中,将诗歌分为上下两部,由个人上升到了人类群体。他也最终认识到,使人们安居乐业是他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浮士德在对生命价值的追寻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显示出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体现了为实现理想而坚持奋斗的浮士德精神。

参考文献:

[1]丁蔓,王琳.解析浮士德的现代人困境[J].外语教育研究,2016(1):53-57.

[2]蔚玲玲.《浮士德》的进取人性与新生[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3):28-29.

[3]郭瑞.论老子思想与西方文人观念之契合——《浮士德》中道家思想的体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9):14-15.

[4]邓亚雄.两个浮士德的比较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52-57.

[5]尚显成.略论《浮士德》中的美学观和劳动观[J].理论界,2004(3):76-77.

[6]林珊玲.《浮士德》人物形象浅析[D].吉林大学,2004.

[7]武跃速.论《浮士德》的传统性和现代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26-130.

[8]张隆海.生命的金树常青[D].山东师范大学,2002.

[9]黎荔.歌德《浮士德》与郭沫若的历史悲剧[D].陕西师范大学,2000.

[10]耿文忠.关于浮士德人生追求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6-28+79.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追求浮士德歌德
李斯特,音乐界的浮士德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晚年的歌德
论浮士德博士的性格缺陷与相对应的五宗罪
锲而不舍“追求”陈都灵张艺兴哈欠连天状态不佳
莫言《红树林》蕴含的文学价值思考
我要歌德的书
浮士德魅惑工厂
最后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