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N、S综纤维素基水热炭的制备及其表征1)

2017-10-24 11:41陈雪琦郭明辉徐靖焓陈威林朴宣兆李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表面积纤维素分数

陈雪琦 郭明辉 徐靖焓 陈威林 朴宣兆 李滨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掺N、S综纤维素基水热炭的制备及其表征1)

陈雪琦 郭明辉 徐靖焓 陈威林 朴宣兆 李滨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为了得到一种具有较高比表面积且掺杂N、S元素的新型碳材料,且为这种碳材料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以杨木木粉制得的综纤维素为原料,以氨水和正硅酸乙酯反应制得的纳米SiO2为模板剂,L-半胱氨酸作为N、S元素的来源,采用水热炭化法在一定温度下制得了水热炭材料,并在氮气气氛下对其进行烧结处理。通过SEM、能谱分析、XPS、TG-DTG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得最终产物含有N、S元素,其质量分数分别为17.07%和1.81%,比表面积为220 m2/g,较参照样具有显著提高,并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水热炭;综纤维素;水热法;模板剂;N、S掺杂

杨木作为我国人工速生林产出的主要材种,年生长期长、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可以说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木质资源。在提倡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是制备各种生物质基碳材料的优质原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氧化硅一直以来广泛应用于制造玻璃、光学元件、涂料、化妆品、建筑材料等领域。随着科技发展,二氧化硅的应用也开始向纳米级发展,纳米级二氧化硅颗粒可作为模板剂制备高比表面积碳材料[1-2]。

水热法制备碳材料因其操作相对简单、制备过程对环境污染小、产物性能优越等优势,成为目前生物质基碳材料制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3-8]。于瑞东等[9]分别用杨木纤维及脱木质素处理后的综纤维素制备水热炭,对比产物得知木材中木质素对综纤维素的分解、炭化有不良作用,木质素的去除有利于提高生物质水热炭化效率。高晓月[10]以纤维素棉浆为前驱体,以去离子水及乙醇作为分散剂,制备出具有一定石墨化现象的碳微球,且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WEI et al.[7]以生物质原料为碳源制得水热炭并用KOH溶液活化,制备出一种多孔性碳材料,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比电容值。Ryoo et al.[11]以MCM-48为模板,以蔗糖为碳源,最早成功制得有序介孔碳材料CMK-1。

本实验对杨木木粉进行脱木质素处理后,制得综纤维素,以此作为碳源,以SiO2为模板剂,L-半胱氨酸作为杂原子N、S的来源,通过水热法制得掺杂N、S元素的水热炭材料。并通过SEM、能谱分析、XPS、TG-DTG等来对制得产物进行表征,以期制得一种新型生物质基碳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杨木木粉由哈尔滨宾县向东木材防腐加工厂提供,粒度为100目左右。冰醋酸、亚氯酸钠、丙酮、质量分数25%氨水、正硅酸乙酯(TEOS)、氢氧化钠、乙醇,皆为分析纯;L-半胱氨酸。

恒温水浴锅;真空泵;抽滤装置;恒温磁力搅拌器;程序控温烘箱;水热反应釜;XPS测试仪(美国热电集团,THERMO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FEI)公司,FEIQuanta200型);能谱仪(牛津仪器(上海)有限公司,X-Max Extreme型);BET比表面积测试仪(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ASAP2020型);热重分析仪(德国NETZSCH公司,Q50型)。

1.2 方法

1.2.1 脱木质素处理

称取适量木粉,将木粉移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0.5 mL冰醋酸和0.5 g亚氯酸钠,混合均匀并封住瓶口后在75 ℃恒温水浴下加热1 h;然后再重复加入冰醋酸和亚氯酸钠,继续加热1 h。如此重复3次,直至试样变白。将锥形瓶取出冷却后,进行抽滤操作,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液不再呈酸性后,再用丙酮洗涤3次至洗液近似无色为止,放入烘箱,恒温干燥,得到脱木质素处理后的综纤维素。

1.2.2 碳材料前驱体的制备

取2.0 g的综纤维素样品,加入60 mL蒸馏水,称取1.0 gL-半胱氨酸、2.0 mL质量分数25%的氨水及2.0 g正硅酸乙酯(TEOS)加入样品中;并在30 ℃恒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6 h,放入聚四氟乙烯内胆中。密封反应釜后放入程序控温烘箱中,并维持120 ℃的温度加热16 h,再升温至235 ℃加热30 h;取出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利用水和乙醇反复洗涤、抽滤,直至滤液近似无色透明之后将样品放入烘箱恒温干燥。干燥温度为80 ℃,干燥时间3 h,制得样品N/S-Si@HTC。

1.2.3 高温烧结

将N/S-Si@HTC样品加入3 mol/L的NaOH溶液中70 ℃恒温搅拌6 h,再用蒸馏水洗涤、抽滤至滤液呈中性后,将样品放入烘箱恒温干燥。之后取适量产品放入管式炉中,在N2气氛下500 ℃烧结4 h,得到样品N/S-HTCs。

1.2.4 产品表征

以课题组早前实验中制备的不做任何处理的水热炭样品作为参照组[9],标记成HTC,以N/S-Si@HTC、N/S-HTCs样品为实验组。使用扫描电镜与能谱仪配合观察样品微观构造及元素组成。用XPS测试仪,观察样品表面元素组成及原子价态。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其热学性能进行表征。用BET比表面积测试仪进行N2吸附测试,得出水热炭的比表面积。

2 结果与分析

图1为HTC、N/S-Si@HTC和N/S-HTCs的SEM图,从图1a中可以看出,水热反应使综纤维素形成了大小不均、表面较为光滑的炭球;而从图1b中,可以观测有粒径100~200 nm不等的颗粒状物质黏附在炭球表面。这是由于反应中添加了氨水及TEOS,在反应釜中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生成纳米级的SiO2颗粒,并附着在了炭球表面。从图1c可看出,由于炭球上的SiO2颗粒基本上被除去,留下一部分孔洞导致炭球表面变得粗糙不平。

a.HTC b.N/S-Si@HTC c.N/S-HTCs

图1 HTC、N/S-Si@HTC和N/S-HTCs的SEM图

利用能谱仪(EDS)对N/S-Si@HTC和N/S-HTCs的微区表面元素种类与质量分数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可知,N/S-HTCs的C、O、N、S、Si元素质量分数与N/S-Si@HTC相比均有一定变化。Si元素质量分数显著下降,是由于N/S-Si@HTC中的大部分SiO2被除去,因此O元素质量分数也会随之降低。同时,由于在N2气氛下用管式炉高温烧结,N/S-Si@HTC中一部分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也导致样品N/S-HTCs中O元素质量分数下降。由于O、Si元素质量分数下降,导致C、N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升高。N/S-HTCs中S元素质量分数的下降,可能是在加入浓NaOH溶液恒温搅拌过程中,N/S-Si@HTC样品中巯基(—SH)在碱性环境下生成二硫基(—S—S—),极易溶于碱性溶液,造成的[12]。

图2为N/S-HTCs炭球形貌及其表面C、N、S和Si元素的形态分布图。可见C、N、Si元素分布均匀,呈现了炭球的轮廓;而S元素较为分散地显示在图中炭球所在位置,且分布点较少,与表1所示数据相吻合。

表1 N/S-Si@HTC和N/S-HTCs的元素组成

%

a.SEM图;b.C元素分布;c.S元素分布;d.N元素分布;e.Si。

图3为用XPS分析样品N/S-HTCs得到的XPS图,图3a为总图。可知,XPS测试出了C 1s、O 1s、N 1s、S 2p、Na 1s和Si 2p等6种结合能信号,证明产物中含有以上6种元素。从C 1s的能谱中(图3b)可以看到有3个峰,分别在结合能284.8、286.0和287.0 eV处。根据X射线光电子能谱参照表所示标准可知,3种峰分别代表样品N/S-HTCs中水热炭表面存在C—C、C—O—C和O—CO这3种碳元素的形式。从N 1s的能谱中(图3c)可以看到398、398.9、399.9、402.5 eV处有4个峰。对照标准可知,4个峰分别对应氮元素的4种存在形式,即氮化硅(NSi3(Si3N4))、氨基(—NH2)、NSi2O和NSiO2,其中—NH2为水热炭表面所连接的含氮活性官能团,除此之外的其他3种物质NSi3(Si3N4)、NSi2O、NSiO2可能是由反应物中含有大量硅的TEOS在高温高压的水热环境下与L-半胱氨酸发生副反应生成的[13-15]。从S 2p的能谱中(图3d)可以看到有2个峰,分别位于结合能164.0、154.5 eV的位置。对照标准,可判断其分别为金属硫化物和硫醇(R—SH),其中测得的—SH为水热炭表面的含硫活性基团,分析其来源可能是来自L-半胱氨酸,而金属硫化物可能是在用NaOH溶液去除水热炭中的SiO2模板时与样品中的巯基(—SH)反应得到的含Na元素的金属硫化物。综合以上XPS分析可知样品N/S-HTCs中水热炭表面含有不同价态和结构的N、S元素。

利用热重分析仪在N2气氛下分别对HTC、N/S-Si@HTC和N/S-HTCs样品进行TG-DTG分析,图4为3种样品的TG曲线和DTG曲线。其中TG图中横坐标t为热重反应温度,纵坐标W为质量损失率,DTG图中纵坐标dW/dt为对TG图线求导数所得。结合图4a、图4b可得,HTC样品在50~150 ℃有一个较小的质量损失峰,在70 ℃左右达到质量损失速率峰值,为样品中残留的水分挥发所致;290~600 ℃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质量损失峰,与水热炭的热解温度范围相对应,即在290~600 ℃水热炭发生了热解反应。而表面负载有大量SiO2颗粒的的N/S-Si@HTC样品在TG-DTG曲线上几乎无质量损失峰,且其最终产物残留量在3个样品中最高,可以推断出SiO2颗粒包裹在炭球表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热稳定性。N/S-HTCs样品在70~200 ℃有一个较明显的质量损失峰,在100 ℃左右达到质量损失速率峰值,与HTC的热重曲线相似。该质量损失峰是样品中含有的水分挥发导致的质量下降,随后在300~750 ℃范围内有一个极缓的质量损失峰,证明有少量水热炭发生了热解反应。但其最终产物残留量仍明显大于HTC样品,说明烧结后的水热炭球较未烧结前的水热炭球热稳定性明显提高[16]。

a.N/S-HTCs的XPS分析谱图;b.C 1s分峰;c.N 1s分峰;d.S 2p分峰。

图4 HTC、N/S-Si@HTC和N/S-HTCs的TG及DTG图

利用BET比表面积分析仪测得HTC、N/S-Si@HTC和N/S-HTCs样品的比表面积分别为49、134和220 m2/g。可明显看出N/S-Si@HTC和N/S-HTCs样品的比表面积与HTC样品相比显著增大,该结论与楚英豪[17]、戎霄[18]和CEGOWSKI M et al[19]所得结论相似。其中N/S-Si@HTC样品比表面积增大主要原因为炭球表面附着了大量SiO2颗粒,而N/S-HTCs样品的比表面积进一步扩大,可以说明SiO2去除后在炭球表面留下孔洞增加了水热炭球的比表面积。

3 结论与展望

利用水热法和管式炉烧结的方式成功制备出掺N、S的综纤维素基碳材料,制备的碳材料中N、S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7.07%和1.81%,且表征得产物表面含有—NH2、—SH等活性基团。与参照组相比,产物比表面积显著增大,达220m2/g,热稳定性明显提高。针对实验制得碳材料的各项性能,可在后续实验中进一步探索其在催化性能、电学性能及吸附性能等多领域的应用。

[1] LIU M X, DENG X X, ZHU D Z, et al. Magnetically separated and N, S co-doped mesoporous carbon microspheres for the removal of mercury ions[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6,27(5):795-800.

[3] 褚云.细菌纤维素基一维碳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初步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

[4] 方春芳.桃胶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5] QI X, LIAN Y, YAN L, et al. One-step preparation of carbonaceous solid acid catalysts by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of glucose for cellulose hydrolysis[J].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2014,57(4):50-54.

[6] WU Q, LI W, LIU S. Carboxyl-rich carbon microspheres prepared from pentosan with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heavy metal ions[J].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2014,60:516-523.

[7] WEI L, SEVILLA M, FUERTES A B, et al.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of abundant renewable natural organic chemicals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J].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011,1(3):356-361.

[8] WANG L, GUO Y, ZOU B, et al. High surface area porous carbons prepared from hydrochars by phosphoric acid activation[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1,102(2):1947-1950.

[9] 于瑞冬,高鹤,张伟,等.综纤维素基水热炭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8):184-186.

[10] 高晓月.纤维素碳微球的水热法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2.

[11] RYOO R, HOON JOO S, JI M K. Energetically favored formation of MCM-48 from cationic-neutral surfactant mixtures[J].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1999,103(35):7435-7440.

[12] DI X X, ZHAO J, YU Y, et al. One-pot synthesis of nitrogen and sulfur co-doped activated carbon supported AuCl 3, as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acetylene hydrochlorination[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6,27(9):1567-1571.

[13] 陈名柱.超级电容器用竹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14] 尹少武,王立,童莉葛,等.基于流态化技术硅粉直接氮化制备氮化硅粉[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1):70-74.

[15] 原艳芬.硅材料的氮化处理及其吸附与催化性能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16] WANG H Q, ZHANG D C, ZHANG X H, et al. Sustainable synthesis of Co NPs@Graphited carbon microspheres as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the oxygen-evolution reaction[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6,294:193-201.

[17] 楚英豪.新型多孔纳米炭/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特性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18] 戎霄.新型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油气吸附应用[D].常州:常州大学,2015.

Pr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N,SCo-dopedHydrocharfromHolocellulose

//Chen Xueqi, Guo Minghui, Xu Jinghan, Chen Weilin, Piao Xuanzhao, Li B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P. R. China)

In order to prepared a new type of carbon material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doped with N and S elements which provided some data to support for the application. We fabricated the N, S co-doped hydrochars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by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HTC) at a certain temperature, with inserting the SiO2nanoparticles into the carbon microspheres which were prepared using holocellulose as the carbon source and L-cysteine as the nitrogen and sulfur co-precursors. Then the SiO2templates were removed, and the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under a nitrogen atmosphere. The obtained hydrochars were analyzed by SEM, SP spectra, XPS and TG-DTG analysis. The contents of N and S were 17.07% and 1.81%, respectively, and the 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such as -NH2and -SH were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hydrochars, and the product had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220 m2/g) and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Hydrothermal carbon; Holocellulose;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Templates; N and S co-doped

S789

1)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506);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510225010)。

陈雪琦,女,1995年7月生,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E-mail:chenxueqi1995@163.com。

郭明辉,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E-mail:gmh1964@126.com。

2017年4月13日。

责任编辑:戴芳天。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17,45(10):72-75,81.

猜你喜欢
表面积纤维素分数
巧求表面积
纤维素基多孔相变复合材料研究
分数的由来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
表面积是多少
表面积是多少
表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