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比摇篮引儿睡

2017-10-24 12:15回声
中华手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外婆桥婴儿床手推车

回声

婴儿床、手推车,今天宝贝的卧具、坐具,不仅设计精美,且功能强大。婴儿床可拆可变,可卧可玩,还能改成书桌;手推车有高景观大车有轻便伞车,有半躺有全躺,有防霾有电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商家做不到。

不禁想,过去的孩子,他们躺什么?坐哪里?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提及摇篮,大概都会想到那首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摇篮,古时叫“摇车”。《红楼梦》中,贾芸为了攀附贾宝玉,说过一句谚语:“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曹禺《原野》第一幕写道:“左面是摇篮,里面的孩子已经睡着了。”

摇篮,是古时候孩子的第一张床。古人发现,孩子哭闹时,抱起来轻轻摇晃便会安静。可总不能不干活吧,于是发明了摇篮。

摇篮的外形大多像一个四角略圆的长方形篮子,用竹或藤编织而成。普通的摇篮就一个篮子,我小时候就睡过。是爷爷编的,老爸用过,姑姑叔叔都用过。轮到我用时,竹条已发黄,十分光滑。后来,堂弟堂妹们接着用,再后来,就不见了。

当然,也有更精致的摇篮。有些是两个篮子套在一起,底部加了两根弧形木条,方便摇动。两个篮子可拆卸,下层用来收纳,可放被褥、玩具等。有些是实木制成,类似今天的婴儿床,或雕或绘上繁复的花纹。

《元朝秘史》卷一:“帖木真九岁时……方在摇车中也。”明朝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摇篮》说:“古人制小儿睡车,曰摇车,以儿摇即睡故也。”清朝赵翼《舟行》诗曰:“笑比摇篮引儿睡,老夫奇诀得还童。”可见,起码在元明清时,摇篮已经普及了。

摇篮的起源不可考,但“摇车”一词起源于战国,相信它的历史会更久远。远古的摇篮用挖空的树干制成,用绳索吊于房梁或横木杆上。这一点,东北的悠车子很好地继承了下来。

吊起来的摇篮

东北三大怪“大姑娘叼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吊起来”的便是悠车子。悠车子,也叫“悠车”,是滿族人传统的育儿工具,形如船,木制(一般用筛板圈成),前后两侧,各系两环,以长皮条或绳穿之,悬于梁上。车外绘以彩画,车内垫薄板。小孩哭则乳之,不哭则悠(荡)之。

悠车一般长10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制作悠车,先将薄木片经熏蒸后弯成近似椭圆形的车帮,把接头处用皮绳或锔钉连接牢固,再在底部安横梁和底板,做成两头微上翘的“小船”。为哄住孩子,车上多系铃铛、花朵。为避免孩子翻出,悠车大都悬挂在炕上方的“子孙椽子”上,离炕面不过三四厘米。如此,母亲在屋里做活计时只需抽空推一下,悠车就能荡很长时间。用悠车始于狩猎时代。游牧民族逐水而居,常有野兽出没,为了防止孩子被叼走,便把婴儿装在兽皮制成的兜中,两端拴皮条挂在林中大树上。后来演化成薄木板做成的悠车。

从科学的角度讲,悠车悬于屋梁上,猫狗鼠不易抓到孩子。悠车晃动,蚊虫不易咬到孩子,且晃动间生出一股凉风,可消暑解热。更重要的是,悠车不推也会微微摆动,睡里面的孩子不会总躺在一个位置上,不易“睡偏头”……

悠车选木讲究,一般用结籽多的树木做料,如榆木、松木等,寓意多子。或用柳木,因“柳”和“留”音近,希望孩子可以平安留在世上。更有甚者用雷击木,据说雷击过的木头,恶魔不敢近,可辟邪。过去,也讲究向日子红火的人家借用过的悠车,沾沾喜气。

是推车也是餐车

孩子在家用婴儿车,外出自然要用手推车。今天的手推车几乎都是从欧洲引进的款式,但我们古时候的童车也不差,它们大多兼具推车和餐车的功能。古代童车多为木制,是个约60厘米长、40厘米宽、60厘米高的方体。乍一看,像一个小柜子或卖凉粉的小摊。没有铝合金的时代,童车都是用实木以榫卯结构打造,重约二三十千克,既结实耐用,又不易倾倒。童车基本分为三层:底层前方或整体装一个踏板,方便踩脚;中层后部一个横板,是小孩的座位,有些会在板子上留一个小洞供“方便”之用;上层前方一块比较宽的木板,可以用来吃饭、摆放玩具。为方便小孩进出,这块木板设计得比较多样,有些可以掀起来,有些可滑动……童车的靠背处多设计成一定弧度,有些还做成圈椅的模样。再把四只脚装上轮子,便可以推动了。

童车除了横版,侧面大都是镂空的,造型多样。有简单的竖条纹、田字格、工字格,也有冰裂纹,还有复杂的雕花。

每个朝代的童车各有特色。明朝的童车和明家具一般简练,清朝童车繁复一些,有雕花、有大漆。今天能看到的,大多是民国时期的童车。虽然笨重了些,但在过去忙碌而不太讲究的时代,确实非常实用,一次解决吃喝拉撒玩,可谓神器。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婆桥婴儿床手推车
家乡的“外婆桥”
家乡的“外婆桥”
基于AHP-TRIZ的智能婴儿床专利规避创新设计
爱忌妒的手推车
手推车比卡车好
An old red sofa
Surrounded by brothers
张仕春油画作品
便携婴儿床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