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中的异化现象探究

2017-10-24 08:13张颖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7期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

张颖

摘 要:《推销员之死》揭示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的生活窘况。本文结合异化理论,发现该剧中主人公威利之死是由残酷的资本主义造成的。资本主义将人视为推动商业发展的机器,使得人们在这种绝对控制下遭受了异化。该剧作中,主人公威利·罗曼的自我认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以及爱的能力均在资本主义强权下发生了异化,导致他最终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牺牲品。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异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1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最著名的剧作。大部分批评家认为主人公威利·罗曼之死代表着美国梦的破裂。阿瑟·米勒大部分作品都在批判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他塑造了许多受资本主义压榨的穷人形象,这些人都受着道德的审判,最终不是失去了理智就是自杀。因此,阿瑟·米勒本人就比较倾向马克思主义并且提倡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本文将分析资本主义异化了威利·罗曼,使他不能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将朋友视为竞争者,并且失去了爱家人的能力。

一、威利自我认识的异化

威利·罗曼在追求成功中被异化了。他急切地追求成功,但终不得志,最后一厢情愿地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子比夫的身上。他向妻子隐瞒自己的潦倒,成日做着白日梦,幻想自己成为一名著名的推销员。马克思的异化观则更注重在工作和生产中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下,工人不能掌控他们的劳作活动,他们被迫进行劳作,并且他们还被剥夺了劳动成果,因而他们与自身发生了异化。资本主义价值观倡导只要人们努力工作就可以发家致富,威利正是受到这种价值观的蛊惑。但他不知道财富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工作得越辛苦,就会变得越贫穷。他只是为富人增添资本的牺牲品。

威利曾非常喜欢与人交谈,并受到大家的爱戴与尊敬,这是他最初期待能在这门职业中获得的成功。传统异化观点强调认知活动。黑格尔认为人列拥有认知一切事物的本领,异化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与自我认识相对。异化也是了解自我的必要过程。威利由最初对自我的认识就是成为一名受人尊重和爱戴的推销员,是因为可以通过推销员这门职业感受到人情味。后来他对自我的认识变为成为一个富有的推销员。这不仅是因为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也是其贪婪欲望的体现。然而威利没有对自我有这种正确的认识,从而不能逃脱个人的命运悲剧。

二、威利人际关系的异化

本文涉及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威利与其查利的关系。二人既是好友也是雇员与雇主关系。虽然查利非常照顾对威利,但他仍然是从威利身上获取暴利的富商,仍然有着绝对的优势。况且威利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查利那样成功的人。因此他们的友情在这种雇佣关系中变质了:

威利 我不能替你工作,没什么可说的了,别问我为什么。

查利 (怒,拿出更多的钞票)你这个大傻瓜,一辈子都在妒忌我!拿去,付你的保险费吧。(他把钱塞在威利手里)

威利 我有账记着,笔笔清楚。

查利 我还有事要办。自己保重吧。付你的保险费去。

威利 (向右方走去)你知道吗,真奇怪?走过多少里公路,乘过多少回火车,做过多少笔买卖,熬过多少个岁月,到头来这条命活着还不如死了更值几个钱呢。

马克思认为还存在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这种异化就像人与商品之间的异化一样,由工人之间的竞争或统治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造成。威利与他的好友查利之间友情的异化就是由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异化造成。威利还贬低查利的儿子伯纳德,认为他将一事无成。但伯纳德最后进入到最高法院工作。因为威利没有意识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后代也会是统治阶级,他无法改变这种社会等级制度。但这种社会等级制度也容易造成不同阶级之间的人关系的异化。

三、威利爱的能力的异化

威利和他的妻子琳达的关系发生了异化。李·西格尔认为琳达是这部剧中的英雄,因为她靠一己之力养着这个家,并且一直在抚慰威利,不断改善这威利和儿子们的关系。威利应该满足于拥有这样的妻子,但他仍对妻子大喊大叫,全然不顾妻子的感情。威利和儿子比夫的关系也是异化的。他假借为比夫着想之名一直逼迫比夫完成自己的梦想,却根本不在乎比夫的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威利只是把比夫当做一个工具,并不是爱的对象:

比夫 爸,先听我说,行不行?每回我离开家,总是吵上一架,您把我撵走。今天我才算摸透自己一点,我尽量想跟您说说清楚,可我?——我想,我还是嘴笨,没法把道理给您摆出来。管他妈的谁对谁错吧。(他抓住威利的胳臂)嘿,咱们就把事情瞒起来吧?快进去,咱们告诉妈。

卢卡奇提出的“物质化”这个概念和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思想相似。他们都认为人们都在追名逐利,因而人际关系的建设也建立在这种物质观上。人们开始忽视爱、信仰、自我意识,人性慢慢随之异化了。威利就是在对自我认识的异化,人际关系上的异化逐渐发展到爱的能力上的异化。他不再拥有感情,只看中物质生活状况。然而爱的缺失导致了他的不幸,至少妻子和好友的爱本应给他物质生活的贫乏带来宽慰,但他却将自己的爱异化为冷漠。

综上所述,威利在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和爱的能力上的异化皆由他过于追求物质成功导致,根本原因乃是资本主义无情的剥削和社会等级制度导致了人情的淡漠。黑格尔认为异化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必要过程,马克思认为只有共产主义可以使异化得到改善。我认为马克思只是从经济为出发点来讨论异化现象,但异化现象是人的意识的反应。因此,我更倾向于黑格尔的观点,以更好地了解人性。

参考文献:

[1]曹亚芳. 异化理论结构分析. 求索. 2011.

[2]罗保国. 异化理论:嬗变与社会批判意义. 贵州社会科学. 2006.

[3]謝俊. 马克思“异化”思想及其发展. 湖北社会科学. 2008.

[4]Gang, Zhu. 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5]Miller, Arthur. Death of a Salesman. London: Penguin UK, 1988. Print.

[6]Siegel, Lee. "Willy Loman's Secret." Nation 294.18 (2012): 28-30. Academic Search Complete. Web. 22 June 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没有秘密的树洞
下期主题 和米勒一起画乡村
美国死刑犯:七次躲过行刑,续命33年
预设在戏剧文本《推销员之死》中的语用功能
电影《推销员之死》的艺术悲剧特色
为什么接电话
《推销员之死》中的非语言交际分析
为什么接电话
解读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