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中职学生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2017-10-24 23:37钱健
文教资料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感

钱健

摘 要: 本文主要围绕“什么是情感教育”、“为什么进行情感教育”和“怎样在语文课堂进行情感教育”三个论题展开,着重分析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观。

关键词: 情感 情感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

一、什么是情感教育

所谓情感,是指对外部状况的一种心理反应,是由人的自身的原因产生的态度体现,包括很多表现,如讨厌、生气、沮丧、害怕、喜爱、憎恶等。情感是人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它随着人的认知过程而产生情感体验,能有效改变人的智商层次,使人的智力有所提高,从而提升素质。

二、为什么对中职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中职学生年龄都在16岁~20周岁,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看都处在一个发展上升期,也是一个人稳定性格的形成时期,是人生中最青春、最关键的时期。但由于家庭和应试教育等原因,某些中职学生不能很好地应付学习、生活乃至工作的压力,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所以,了解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懂得学生的想法,从其思维角度看问题,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情商教育和情感教育,是每一个职校教师都必须面对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一些学生存在厌学心理,不喜欢学习。

我认为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学习态度有问题: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另一种是学习方法有问题:某些学生嘴上说想学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很差,形成恶性循环。

(二)一些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

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受到很多批评。个别学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负能量爆棚,从而心理防线塌陷,“破罐子破摔”,得过且过。可是很多父母面对现实社会对他们还抱有一丝希望,但对于他们的表现却无能为力。

(三)一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逆反心理强烈。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理和生理都不是很成熟,说他们是大人,他们不具备大人的成熟思想;说他们是小孩,他们已经具有对客观事物的自我判断,很多时候成人意识增强。他们常依据主观想法处事,在行为举止上不冷静,带有明显的冲动性,某些学生缺乏判断事物是非的能力,对家长及教师表现出逆反心理。

总之,一些职校学生或学习成绩不好,或行为习惯不好,或心理素质有问题,或家长管教不力,或智商问题,或家庭原因,在行为和心理上多多少少都有偏差,怎样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的想法,从情感上取得学生的赞同和认可,从而使大多数学生端正态度,提高学习能力,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

三、怎样对中职学生进行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

(一)仔细研究文本,挖掘情感因素。

中职语文教材既有文艺性又有思想性,很多课文不仅仅使我们学到语言和文化知识,更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教育内涵,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結合现实情况教育学生,使课堂教学不断向外发展,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不经意之间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教师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对于语言和文字的向往感情,从心底生发对于语文课的爱慕之情。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很多都是经典之作,是情感教育的典范,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其中很多课文思想教育倾向明显,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精神世界和健康的情感体验。例如《长江三峡》主要描写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特点和作者游历长江三峡时的感受,突出了浩大无边的长江和雄伟瑰丽的三峡,在课文学习中渗透着浓厚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又如《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课文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工序,按照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工序详略得当的介绍。教师在课文学习中可以结合视频和实物介绍,让学生了解景泰蓝,了解传统手工艺品,从而关注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尽可能地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传统思想。

(二)修炼自身涵养,凸显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心正”是基础。教师应甘做铺路石,甘为孺子牛;矢志不渝,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教师应该首先从自己做起,明确“教书育人”的职责,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要甘于奉献、乐于奉献,有陶行知那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一位教师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只有尽可能多地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真真切切地为了学生着想,才能使学生从心底理解教师,支持教师,在这种情境下才能真正教好学生,育好学生。教师应该具有调整自己情绪和愉悦别人精神的能力。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关怀学生,并且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其次,要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多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学生毕竟年龄小,思想不够成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心,还没有真正形成分析世界的能力,有时免不了有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分析学生的动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以一种强大的人格力量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正如:“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注重“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阅读是一种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尽可能挖掘课文内容中的情感因素,结合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认知社会、感知社会的能力。例如在课文《师说》第一节中,先介绍教师的重要性,分析教师的职责,然后论证从师的必要性,再指出合乎教师的标准。启发学生反复阅读,灌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使学生深刻体会老师的职责,传授道理、授予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及谁来承担教师职责的问题。又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虽然课文写了有关康桥的几种景物和作者在康河里泛舟寻梦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作者的笔法和浪漫主义的感情融入其中,教师应该把握课文节奏,引导学生抑扬顿挫地反复朗读课文,深刻领悟作者依依不舍的情感,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用自己的审美眼光去感受、去体会,可能在过程中有碰撞、有火花,慢慢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必有收获和感悟,久而久之,日积月累,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强化作文教学,鼓励情感展现。

好的作文都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之所以能称之为“好作文”,要么内容充实,表情达意,恰到好处;要么形式工整,辞藻优美,无可挑剔。语文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融入自己的感情并且打动别人的作品才是成功之作。例如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第三节中写到作者的心像一只小鸟,停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再写作者记忆中的大榕树形象,结合躯干和嫩叶等。短短几小句,描写非常生活化,浓浓的思乡之情不言而喻,水到渠成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又如一位学生的作文中写对母亲的深情厚谊,突出母亲勤劳质朴、心地善良、关心自己,但由于岁月的蹉跎,变得非常衰老,却不改初心。把思念母亲和现实生活中的景象结合在一起,给人以亲近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作文就是抒发自己感情的,只要是真情,读者就一定会被感染;反之,那些矫揉造作的作品,表面上看实在苍白无力,给人以无病呻吟之感。

总之,中职语文教师要研究语文教材,善于发现课文中表情达意的闪光点,捕捉教育意义的情感因素,生活中的“真善美”等,努力创设适当的情境,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式,将美好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教与学达到心灵的共鸣,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情感观及人生观。当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可能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通过情感教育而达到教育目的,但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利用情感教育教育学生是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将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柴效锋.情感课堂[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2]杨旭.情感启示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鱼霞.基础教育新概念丛书: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