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校对社区教育介入的探索

2017-10-24 08:19张文明
文教资料 2017年20期
关键词:苏州社区院校

张文明

摘 要: 当前社区教育蓬勃发展,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但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差甚远。地方高职院校对社区教育的介入,可以充分发挥教育优势,拓展服务社会职能,在介入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发挥服务指导功能、科研引领、示范建设、课程资源共享与开发、专业师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促进社区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职院校 社区教育 苏州

中国高校总数的90%是地方高校,其中大部分是高职院校。地方高职院校对社区教育的介入,指地方高职院校把参与发展社区教育作为自身社会责任的担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影响社区教育的开展,把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作为其办学目标之一,积极参与社区教育。

一、地方高职院校对社区教育介入的意义

地方高职院校除了履行具备一般高校的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外,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还强调这三项功能的实现必须立足于地方发展,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因此,地方高职院校应根據自身的办学和资源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广泛地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目前,我国的某些社区教育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教育资源的发掘和整合不够,实体建设不足,载体单一,硬件缺乏,内容单一等问题①。社区教育要突破目前的发展困境,采取积极接纳的态度,反映各种不同的教育诉求,主动联系周边地方高职院校取得其积极支持应该说的明智之举。

高校是各类人才聚集之地。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教师而言,他们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历来为社会所推崇。高校的师生组合所形成的人才上的优势自然是缓解社区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缺乏的专业人才这一困境的最佳选择。

相对于社区教育的设备和场地,高校的设备场地更是有着无法类比的优势。教学设备和场地是社区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所以,减少教育的重复投入和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捷径。

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素质,而这些学习者通常都是有一些社会经验的成年人。对于这个群体的培养,高校所采取的“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办法”(一切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研究、科学和人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是社区教育必须结合实际借鉴的。

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高度认识地方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地方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服务社会功能的实现。

二、地方高职院校对社区教育介入——以苏州为例

(一)直接介入社区教育网络与服务指导机构。

2016年6月教育部等几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各省、市(地)可依托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职业院校及社区科普学校等设立社区教育指导机构,统筹指导本区域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

为落实《意见》的精神,在苏州,作为苏州高职院校的龙头,苏州市职业大学(原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教育学院、苏州广播电视大学、苏州市职工科技大学四校合并的产物)在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成为苏州市开放大学(社区大学)的承办单位。我们依托开放大学(社区大学)、社区学院设立市、县两级社区教育服务指导机构,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这种有机整合了地方高职院校与各类教育机构的社区教育网络和服务指导机构,统筹指导本区域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负责课程开发、教育示范、业务指导、理论研究等,有利于地方高职院校在社区教育中作用的充分发挥②。

(二)发挥科研优势,引领开展社区教育探索。

社区教育工作是社区工作的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社区教育工作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地方高职院校和一般社区教育机构相比,科研力量雄厚,科研经验丰富,可以引领和指导社区教育工作者围绕社区教育这个崭新的课题,确立研究项目,制定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

在苏州,以苏州开放大学(社区大学)为首,带领各区(县级市)社区学院及各基层社区教育中心,以苏州市社区教育发展战略发展研究为基础,以申报立项省、市社区教育课题实施为抓手,广泛调研,开展“苏州市基层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及创新的政策研究”、“区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验研究”、“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 、“街(镇)社区教育中心现状及有关管理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社区教育办学体制研究”等课题研究,从教育管理体制、组织领导、投入机制、评价激励等各方面,全方位、深入地开展科学探索。这种探索不再是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有引领有合作的一项团队“攻坚作战”,在解决社区教育实际问题的同时,各级社区教育工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除了课题研究外,社区教育更需要实验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地方高职院校在这一方面同样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势。

作为社区教育网络的一员,苏州开放大学(社区大学)引领和指导着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申报立项工作,明确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要求,制定项目立项、实施、监管、结项、评价等各阶段的操作规范,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过程管理,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整体提高实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实效性,提升项目成果的推广价值,这是地方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所带来的一个福利。

(三)加强社区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介入社区教育的地方高职院校,作为社区教育网络的一员,其自身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具有相当的优势,包括其长期办学经验的迁移、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雄厚的设施设备资源及在开展社区教育时的探索能力等,这些都是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这就提出了地方高职院校应该且有能力在促进社区教育方面承担先锋者的角色,起引领示范作用。

以苏州开放大学(社区大学)为首的苏州各类高职院校,在加速推进社区教育实验、社区示范项目建设,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投入机制、社区教育师资队伍资源库建设、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教育中市民学分银行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引发了各级各类社区教育机构的观摩与学习,更广泛地提升苏州社区教育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以地方高职院校为核心,深入推进苏州社区教育各类联盟的实践与探索,促进了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广泛开展跨地域的联动共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给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专业支持。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问题是社区教育的核心问题。社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根据社区发展与建设需求和社区居民学习需要建设课程,形成满足社区一般需求与特殊需求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应该以成人教育理论为依据,采取“需求导向型”的模式,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内容③。

对于地方高职院校来说,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职业教育课程资源,这些现成的职业教育课程资源本身就能直接利或稍作调整就可以为社区教育所用。所以,只要根据地方高职院校课程优势及结合社区居民实际情况,結合社区教育需求根据社区教育需求,从地方高职院校课程库中直接选择适合社区特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相关课程充实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不失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有效之举。

地方高职院校不仅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为社区教育选用,而且具有开发课程的专业人员和专业经验。这些都是开发社区教育课程的重要力量。地方高职院校对社区教育的介入能够弥补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力量的不足,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持,为社区教育开发能满足社区需求的课程。这同时也是地方高职院校教师和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对提高其课程建设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苏州,根据“学在苏州”市民终身学习的现有框架和要求,苏州开放大学(社区大学)与苏州地方高职院校紧密合作,从市民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共同研究制订社区教育地方自制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在苏高校、中小学校、职业学校、社区教育中心、老年大学、图书馆、文化展馆、各种培训机构、社会组织等资源,征集优秀的课程和课程资源,初步建成具有苏州区域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库,为市民提供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

(五)参与社区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

要做好社区教育工作,关键是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其中专职教师是这支队伍中的核心力量,是社区教育工作的决定因素。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依靠教师的努力追求,还需要外部力量的引领、助推。

苏州地方高职院雄厚的教育师资成为苏州社区教育直接的资源。社区教育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和师资,而地方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储备最为丰富和集中的机构,拥有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这对于社区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苏州地方高职院校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合理发挥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优势,对高校教师进行统一调配,以满足苏州各类社区教育机构对师资的需求。安排有专长的教师到社区教育担任指导工作或直接开展教学任务。

积极响应社区教育对各种专业的需要,培养适应社区教育实践的人才。苏州地方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自身在社区发展的责任及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在充分调查苏州社区教育需求和规格的基础上,开设社区教育工作相关专业,为苏州社区教育队伍输送一批通过系统学习、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过硬的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把培养一批拥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既会教书又会育人,既了解理论又精通实务操作,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方法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志愿者辅助、结构合理的社区教育队伍为己任,推动社区教育的大力发展④。

承担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培训任务。社区教育发展,普遍存在在岗的社区教育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专门水平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苏州地方高职院校按照苏州社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有关规定,对在岗社区教育师资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和层次的提高,给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规范培训,业务水平提高性培训,通过理论研讨、个案分析、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在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基础上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苏州的实践表明,尽管地方高职院校在参与社区教育上已经做了许多努力,但仍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高职院校高校所拥有的资源与社区教育资源之间没有建立比较牢固的长期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对社区教育的参与形式比较单一、所投入的人力与物力不是很多;政府的统筹、协调力度有待加强等。

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当然还需很长的时间,但这三方面却是当务之急:

尽快制定《社区教育法》,从法律层面建立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国家支持体制;

尽快建立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国家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相关的加以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体系建设促进高校更好地参与社区教育;

尽快完善社区教育及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财政支持体系,从社区和学校两个方面保证社区教育顺利实施所必需的资金充足且真正做到转款专用。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高校以所拥有的最好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手段及最新的教育理念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优质人才,社区教育是适应终身学习的趋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区教育同样以提升人的素质为己任。所以,在终极目标的选择上高校和社区教育殊途同归。

注释:

①张群.试论高职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J]. 教育与职业,2007(8):28-30.

②关于加强社区教育工作 推进学习型苏州建设的意见[Z].苏教〔2016〕7号,2016.

③蒋逸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2):71-75.

④黄静芝.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1):64-66.

参考文献:

[1]梁艳萍.大学教育与社区教育之融合[J].高教探索,2009(4).

[2]陈云.对南京市学习型社区教育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2).

[3]张佳,蔡晓旭.终身教育视野下高职院校介入社区教育探析[J].职业时空,2013(1).

[4]高洪波,张建锋.从我国社区教育现状谈社区大学建设途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7).

[5]范宇竹.终身教育视野下职业教育对社区教育发展的影响[J].职教论坛,2013(14).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的研究”(项目编号:JSS-C-2016014)。

猜你喜欢
苏州社区院校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说个好苏州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