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阳镇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实施效果与措施研究

2017-10-25 18:19贾丽丽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年7期
关键词:耕地质量项目有机肥

贾丽丽

摘要:凤城是国家级增施有机肥项目县。以凤城市爱阳镇为例,介绍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实施效果及采取的技术措施,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耕地质量;保护;有机肥;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7-0011-03

凤城市位于辽宁东部,属低山丘陵区,耕地面积6.2 万hm2。综合考虑凤城地区气候条件、种植制度、耕作模式、农民生产习惯和近年来项目实施情况,省农委、省土肥站将凤城地区列为国家级增施有机肥项目县,重点在粮食作物上推广增施有机肥技术。自2013年项目实施以来,凤城地区农田耕地消纳了大量的当地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有效提升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现以凤城市爱阳镇为例,探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开展情况并加以总结。

1 爱阳镇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实施情况

凤城市根据丹东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采取物化补助方式,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加快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转化利用,减少农田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依据各镇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工作基础,篩选爱阳等10个乡镇为国家级增施有机肥项目区,每个项目乡镇推广使用有机肥面积133.33 hm2(2 000亩)。项目补助资金优先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爱阳镇耕地面积0.29万hm2,土层薄、肥力等级低、酸性土壤面积大等问题成为制约全镇粮食稳产增产的主要障碍因素,而增施有机肥是一项工艺简单且行之有效的好技术好项目。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开展增施有机肥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和技术宣传,以及商品有机肥发放、登记造册、村级公示、产品施用、示范区建设、监测点设立等工作,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2013—2016年在爱阳镇富国村、龙道村、爱阳城村、徐家村、顾家村、三合村6个项目示范区测产表明:通过消纳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所产生的有机肥,减轻了畜禽养殖污染,提升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玉米产量增加30.0~42.6 kg/667 m2,带动周边 10余个村组农民施用有机肥,幅射周边近千公顷耕地。同时,项目村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2.5~3.0 g/kg,疏松改良了土壤结构,促进了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土壤的产出能力。

2 爱阳镇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措施

2.1 制定精准技术指标

1) 选择适宜的商品有机肥产品。项目区所选择的有机肥料必须经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辽宁省财政厅共同招标采购并经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经发酵腐熟的有机物料的有机质、总养分、水分及酸碱度(pH)指标均符合《有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NY525-2012),重金属、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群数等达到无害化要求。

2) 确定合理的有机肥施用方法。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在确定作物目标产量和需肥总量的基础上,采用同效当量法确定商品有机肥与化肥施用量。在施用商品有机肥的基础上,若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不足,可通过施用化肥进行调节,原则上推荐玉米、水稻基施商品有机肥150~200 kg/667 m2。在此基础上,按照项目区3 a后农田有机肥料与化肥施用比例达到3∶7的目标要求,逐步加大商品有机肥的施用量。

2.2 严格遴选项目村组

按照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全力做好有机肥推广工作。爱阳镇结合2014年各村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完成情况,对没有积极性的、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老百姓不满意的、不开展项目培训的村组一律不列入项目区。

2.3 积极开展技术培训

爱阳镇农业站充分利用秋收前农闲时间深入项目村组进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培训。培训主体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并保证每次培训都选定不同的地方,旨在让更多村民了解和认可增施有机肥技术。培训重点是宣讲有机肥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概念、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的实施意义。截至目前,在爱阳镇爱阳城村、龙道村等共举办培训班9期,直接受训农户660人,印发有机肥施用技术手册2 600册、宣传单2 500张。通过技术培训,使大家进一步明确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技术均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有效途径,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2.4 重点抓好试验田和示范区建设

按照辽宁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要求,分别在爱阳城村、龙道村、徐家村、富国村建立有机肥不同施入量对比试验点和大面积示范区各1个,全镇共建立增施有机肥试验点4个,大面积示范区4个,示范面积总计100 hm2。试验点和示范区安排专人负责制定方案、小区设计、现场称量并施肥、田间调查及试验总结等工作,并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以保证各项试验开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每个试验示范田均设立标牌,写明负责人、技术措施等,使项目内容和责任分工一目了然。

2.5 与企业对接,做好有机肥下摆

凤城市土肥站指定专人与企业对接,并在中标结果公示后及时与企业签定合同。随后,有机肥生产企业直接与爱阳镇农业站联系,直接进村到户,开展有机肥料的下摆工作。爱阳镇农业站随时掌握本镇肥料下摆情况,调度送货时间和地点,安排人员卸货发放,同时配合凤城市土肥站、辽宁省土肥站采集有机肥样品,及时检测分析,确保肥料质量。

2.6 补贴肥料优先保证项目试验示范区

在年度肥料发放过程中,要求项目村组必须保证90%以上的补贴肥料用在项目示范区和试验田上。通过试验、示范和引导,使项目区广大农民认识到增施有机肥的作用,学会选肥和用肥,让优质肥料发挥最佳的施用效果。

2.7 受益人群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endprint

结合辽宁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年初落实项目任务时需保证各项目村组50%以上的补贴肥料用在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通过典型带动,实现引导一面、增收一片的目的。

2.8 实行项目运行公示制

为切实落实项目各项要求,爱阳镇农业站按照省、市、县三级土肥管理部门设计下发的有机肥发放表及要求公示的文件,及时建立有机肥发放档案,对企业供应的补助肥料及时核实、发放和登记造册,作为档案留存一手资料。同时,以村为单位予以公示,时间要求必须满7天,并以拍照形式存档,坚决防止冒领、套领国家补贴肥料情况的发生。

2.9 规范项目制度化管理

要求项目镇村在补贴肥料的发放过程中,发放表必须在本人签字的同时,还要由镇政府主管领导一并签字。补助肥料下摆过程要求随时拍照留影,详细填写肥料接收单,并经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核实登记后才可发放。通过建立镇村审核、农户认可、县级监督的层层把关制度,确保补贴项目公开、阳光运行。

3 结语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自2013年项目實施以来,其效果得到了项目区农民的普遍认可,但鉴于有机肥数量有限,推广面积较小,许多农民没有享受到到国家补贴的有机肥。如何在没有国家补贴和项目资金的支持下让农民自觉选择和应用有机肥料投入农业生产,还需要进一步试验示范和宣传推动,以便让农民手中有限耕地资源的质量切实得到保护与提升,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 佚名.农业部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43):44-45.

[2] 徐明岗,卢昌,张文菊,等.我国耕地质量状况与提升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7):8-14.

[3] 胡玲玲.基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J].环球市场,2016(32):41-42.

[4] 刘云霞,刘士烜.商水县耕地质量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0):180.

Abstract: Fengcheng is national project country where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is increased.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technical measure of farmland quality protection and improvement project,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farmland quality; protection; organic fertilizer; project; implementat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耕地质量项目有机肥
4种农家有机肥对当归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覆盖防草布的蓝莓树施用有机肥技术
油页岩灰渣有机肥在白桦地的试验研究
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措施研究
嘉禾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研究
耕地质量和利用集约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分区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有机肥施用应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