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恨”到“长生”

2017-10-25 10:59李超
戏剧之家 2017年18期
关键词:长恨长生殿

李超

【摘 要】在各类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戏剧作品中,白朴的《梧桐雨》和洪升《长生殿》尤为突出,但二者的主题思想却不相同,前者以其构筑的深沉含蓄的悲剧意蕴而闻世,后者则是李杨戏中赞颂其爱情的集大成之作。为了能更好地认识研究两部剧作,本文从人物形象、剧本结局和剧本主旨等三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了对比,并对各方面进行了浅层分析。

【关键词】梧桐雨;长生殿;李杨爱情;不同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8-0042-01

在古代戏剧中,“李杨戏”自成系统,是杰出代表,其中又以白朴的《梧桐雨》和洪升的《长生殿》最为世人所称道,两部作品对后世李杨戏影响甚大。为了更好地研究李杨戏的演变,本文从人物形象、故事结局和剧本主旨等方面讨论两部作品的不同之处。

一、人物形象不同

虽同为李杨题材,但是白朴《梧桐雨》和洪升《长生殿》中的李杨形象却有着很大差别。

在白朴笔下杨玉环姿色美艳,但却是个不洁之身,且杨玉环用情不专,工于心计。白朴对于杨贵妃和安禄山的“私事”没有丝毫避讳,靠其倾城之貌俘获了明皇的心。剧中李隆基沉溺美色,抢夺儿媳,违背人伦;他昏庸腐朽,不辨忠奸,轻易被安禄山给蒙蔽,对于杨安二人的“私事”,毫無察觉。

为达到“专为钗盒情缘”的目的,洪升对李杨故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使《长生殿》中的李杨形象,呈现出新的性格特点。洪升在塑造二人时,更多的不是当作帝王家事来写,而是当作普通人来写的。洪升尽删“杨妃多污乱事”,杨玉环出身寒微,且颇具艺术才华,痴情忠贞,维护爱情,对李隆基忠贞不渝;深明大义,为保明皇主动请死,其用情之深,令人钦佩。唐明皇也摆脱了以往昏庸荒淫的形象,成了一个专情痴情的凡人,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风流天子;他与杨玉环都精通音律,相互爱慕,二人的爱情也变成了知音式的爱情。

二、结局不同

《梧桐雨》以李杨二人天人永隔的悲剧做结,结局部分第四折多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营造出一种与《长恨歌》相近的悲情意蕴,并将其提升到了一定的美学境界,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此折中李杨梦中相见,似乎能给人一丝宽慰,可是二人天人永隔的现状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怎奈梦醒后,只听得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一切都成虚幻,只能让人更感凄凉。梦幻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该剧的悲剧意蕴更上一层楼,在戏剧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长生殿》没有像《梧桐雨》那样留下遗恨,延续了白居易《长恨歌》中关于贵妃死后成仙的故事,李杨二人在人世间无法得到的爱情,最终在天界得以实现,永生永世得以相守。这里李杨二人获得的不仅是爱情的解放,更是二人精神的解放,最后二人得以在天宫重圆补恨,完成了李杨戏的完美收场。

三、主旨不同

李杨二人皇帝和贵妃的特殊地位,使得二人的爱情显得尤为特别,二人注定无法拥有普通人的恋情,而且还必须承受这爱情所带来的沉痛代价。孟繁树先生曾指出:“李杨爱情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有值得肯定的因素——对爱情的执着;又有必须批判的内容——它所造成的严重的社会灾难”。

《梧桐雨》中白朴通过对李杨爱情的描写,更多地侧重于李杨故事的历史性和政治性,继承了《长恨歌》的劝惩思想以达到感慨兴亡,以示惩戒的目的。

《长生殿》更多地继承了李杨故事的爱情性内容,洪升将李杨爱情和当时的政治背景结合起来,在通过赞颂李杨爱情,寄托自己的爱情理想的同时,还表达了洪升“乐极哀来,垂戒来世”的劝惩思想。这既是对李杨爱情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古今爱情的总结,具有普遍意义。

四、结语

《梧桐雨》和《长生殿》从不同角度继承了自《长恨歌》以来对李杨故事的演绎,给予了观众和读者不同的审美享受和启迪。《梧桐雨》以其构筑的深沉含蓄的悲剧意蕴而闻世,《长生殿》则是李杨戏中赞颂其爱情的集大成之作。这是李杨故事在不同时代下的产物,各有其优点长处,都是戏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翁敏华,冯裳,范民生标校.中国十大古典名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张石川著.白朴与元初词曲之嬗变[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孟繁树著.洪升及长生殿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4]张哲俊.论《梧桐雨》和《长生殿》——两种悲剧形式[J].文学遗产,1997,(2):78—86.

[5]蒲汉明.从《梧桐雨》到《长生殿》[J].青海社会科学,1991,(1):66—71.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恨长生殿
长恨歌
相思有尽处 长恨无绝期
长恨双生
天遥地远,长恨鹊桥无归路
长恨杜兰香
锦袜易生尘 何处觅长生——《长生殿》中“看袜”情节的文化解读
洪和《长生殿》研究的世纪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