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技工学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2017-10-25 00:08李杰萍
职业·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量体裁衣技工学校技工

李杰萍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就是要更加重视制造和创造,更加重视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技工学校的根本职责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这是历史使命,也是社会责任。然而,近年来,技工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是不争的事实,许多技工学校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想尽了办法,但仍效果不佳。笔者提出,提高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从“投其所好”“量体裁衣”“小试牛刀”等途径进行探索。

一、不妨“投其所好”

将教学活动比喻成商业服务虽有不妥,但是却有相似之处。顾客若不喜欢商家所提供的服务或商品,肯定会扬长而去;学生如果不喜欢所学之物,就会厌烦,学习兴趣自然就会下降。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所爱、家长所需、社会所盼,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做些调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方法要顺应学生的期望

一线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技能的期望,更好地依据这些期望调整教学方法,“投其所好”才能适销对路,才能使学生持续保持学习兴趣,不容易产生疲劳。“投其所好”就要有针对性,不应该“投其不好”,少讲大道理,少做无用功,于增长技能无益或没有直接联系的不讲或少讲,免得适得其反。

2.教学活动要紧扣技能培养

社会所盼与家长所需是一致的,无非就是让学生成为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技能型人才,从一定程度讲,这也是学生所爱,因为他们选择技工学校就是选择了职业,选择了自己的兴趣。所以,技工院校的教学活动应该紧扣技能培养这个关键,要“投其所好”,使学生常有收获技能的喜悦。

二、试着“量体裁衣”

国家对技工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可以说,现有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就是为技工院校的学生“量体裁衣”。技工院校的一线教师要将技工教育的教学意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使这件“衣服”更合适地“穿”在学生身上,并形成各自的风格。教材是共性的,而学生是个性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再一次进行“量体裁衣”,以便学生能“穿”上,并且“穿”得稳。

1.调整教材章节的先后顺序

例如,笔者在讲《Ps教程》的时候,往往会根据学生入校的时间来调整教学内容。刚开学时,笔者会讲人物图像的处理,因为入学时,每位学生都要交证件照片,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对自己的照片进行处理。人都有爱美之心,学生们都希望自己的照片更好看,这样一来,就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很多。

2.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重点

例如,在讲《图片拍摄与后期处理》时,因为学生没有单反相机,笔者就把学习重点调整为手机拍摄。这样一来,正符合学生喜欢用手机拍照的习惯,教学就不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三、适时“小试牛刀”

技能学习与理论学习的区别在于实践,学技能不能只在考书本学习、只在课堂上学习,一定要注重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造工作情景,让学生不时地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让学生“小试牛刀”,使学生有一种职业参与感,收获成就感,从而达到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

1.把工作带进课堂

计算机教学的实践与其他专业相比更有优势。因为计算机教学实践不需要准备太多的实习场地,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在课堂上便能模拟工作场景。教师不妨收集一些实际工作問题,带到课堂上让学生根据所学解决问题,让学生有一种上班的感觉。这就是行为导向法教学的情景设计,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效果。

2.把课堂带入工作

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让学生亲临生产一线,直接感受工作环境和氛围。同时,在企业现场,让学生利用所学技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哪怕是出个主意。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有用武之地的,从而产生强烈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学习兴趣是获得学习成效的前提,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有了这项技能,教师才能把教学意图和教学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当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因人而异的,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有效果,就是好方法。

(作者单位:萍乡市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量体裁衣技工学校技工
从技工到英雄
量体裁衣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量体裁衣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量体裁衣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