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性扬才”理念下的学校德育实践创新

2017-10-25 21:40印贤文
中小学德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评价

摘 要“适性扬才”指的是学校发展要适应教育自身的个性、天性与品性,最大化地发挥学校各方面资源的优势,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在“适性扬才”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实施“适性德育”,充分体现学校德育的感染性、专业性、体验性与复杂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养成和良好社会能力的发展。

关 键 词适性扬才;适性教育;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10-00-03

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回应两大核心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我们只有思考清楚了最本质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找到学校发展的正确之路。立足于此,传承优秀的办学传统,结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几经教育实践的检验,科学城中学在“多元选择,差异发展”办学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凝炼出了“适性扬才”的办学理念,探索出了一条有效促进学校转型提升的发展路径。

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的办学实践和理论主张都体现出对适性教育的追求。比如:孔子提出“因材施教”,道家教育哲学倡导顺应人的天性,王守仁主张教育应“顺导性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必须尊重儿童天性,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提出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多元智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追求等。无数成功的教育实践证明,以适性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教育经得起时间考验,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1]

“适性扬才”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适性教育的思想,它要求学校发展要适应教育自身的个性、天性与品性,最大化地发挥学校各方面资源的优势,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所谓“个性”,是指学校发展要立足于学校的校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天赋潜能,做到因校制宜,因师而异,因材施教;所谓“天性”,是指学校发展要追求教育的应然状态,看到教育中“人”的存在,体现以人为本,抛弃功利与短视,真正让教育回归本真;所谓“品性”,是指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每所学校都是一个文化场域,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因此,学校发展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根本,强化“文化立校”的意识,让师生的发展都打上鲜明的学校文化烙印。

为此,科学城中学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德育实践中充分体现“适性德育”,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社会能力的发展。在“关爱每一个,关注每一点”德育理念的指引下,强调自主体验、个性发展、师生共成长,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实施“双德”工程,彰显德育的感染性

学校德育的主体既有学生,更有教师,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因此,学校既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成长,更重视教师的师德修为。德高方能为师,身正才能垂范。为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学校实施“双德”工程,即强调“以师德带生德,以生德促师德”,倡导教师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学校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负起育人的责任,投入爱的情感,学校通过每周例会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并在教师中大力倡导敬业爱岗、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高尚师德,倡导“四业”(勤业、敬业、精业、创业)精神,使教师致力于集体,奉献于事业。与此同时,学校成立德育工作研究会专门研究和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在教师中实行德育目标责任制,把德育工作作为教师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与教师的评优、年度考核挂钩。

二、助力队伍建设,体现德育的专业性

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而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的骨干,是全面落实学校德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加强班主任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同时,努力提升班主任待遇。学校第十届教代会审议通过了《广州科学城中学岗位补贴调整方案》,大幅度调高了班主任补贴。这些举措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岗位,让班主任的劳动得到了适当的体现;另一方面,通过岗位补贴的调整,也体现了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让老师们看到了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上的决心。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推行助学导师制,倡导全员育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意愿与教师情况,按照双向选择的方法,每个学生在高二分班后开始选择自己的助学导师,一个老师平均指导10-15名学生,指导老师不仅要在自己所教学科上辅导学生,还要负责指导、管理学生的其他学习、生活等事宜,如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学法指导、情绪梳理、联系家长等,通过助学导师的帮助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良好学习与生活习惯,提高学习成效,促进自我全面发展。

学校通过以上培训提升、政策支持以及在德育实践中的不断学习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德育专业队伍。

三、实施自主德育,强化德育的体验性

学校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以“发展教育”为主导,尝试构建了“体验—感悟—发展”的自主德育模式[2],通过成立学生发展中心,指导学生自主管理,完善和健全学生“三自管理”组织,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中体现主体意识,在活动体验和主体评价中激活内驱,提升综合素质。

团委、学生会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在学校主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也决定了其“自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特征。为了保证团委、学生会队伍的精干、高效,学校团委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始“招贤纳士”。用这种方式组建起来的学生会,具有品行端正、组织能力强、团结协作精神好、与班级联系紧密、整体战斗力强等优点,有利于学生会组织的自主管理和主动发展。

“班长负责制”是学校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一个新举措,目的是培养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目前,班级的一切事务都由学生组成的班委会负责处理,班长则是整个班委会的核心,对同学的学习、生活和班干部工作有充分的决定权,可以独立处理班级的事务,在事实上接手了部分的班主任职权。而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帮助选拔班长和必要时从旁指导、协助班长开展工作。与此同时,班委实行轮岗制,让每位同学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学校坚持由年级或班级自主承办学校系列大型活动,学生工作处、团委、年级或科组协助,真正做到了“由学生搭台,仍由学生唱戏”。比如,每年12月,高二年级的一个班和艺术科组,就会承办组织大型的艺术节活动;每年10月,高三年级的一个班和体育科组,则会承办大型的“体育节”活动、成人宣誓活动;每年“五一”期间,即会由高一年级的一个班和语文科组承办全校性的读书节、大型诗文颂读比赛活动;每年一届的“禾雀花杯”校园歌手大赛、校长杯篮球赛等主办权则交给某个班级。学生通过承办这些系列的校园大型活动,锻炼了能力,大大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科学城中学,“志愿者值周班”活动是学生体验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的具体形式。它以学校行政班为单位,每周由一个班值日,全班同学参与学校管理,内容包括:礼仪志愿组,负责校门口迎接和仪表检查;两操检查组,负责各年级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检查;饭堂管理组,负责饭堂排队秩序和就餐卫生指引和监督;午休管理组,负责全校各班午休纪律和教室保洁检查;班容检查组,负责下午放学后对各班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和评比;志愿服务组,负责该周学校临时性任务,为有需要的师生服务。

评价是自主发展德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具有导向、干预、警示、激励等作用。为了革除旧有德育模式的弊端,自主体验德育模式创新了评价方式,力争实现三方面的突破:由結果式评价向过程式评价转化;由学校的单向评价向学校、家庭、社会的全员评价转化;由老师的单一评价向师生互动的相互评价转化,并编制了相关评价记录表。新的评价记录表改变了过去由班主任通过一篇评语对学生进行单向的、抽象的、结论性评价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内容更吸引人,也更具操作性的评价项目,如党团活动记录、公益劳动记录、社会实践记录、社团活动记录等。通过评价内容的调整,将原先一学期一次的评价分化到日常学习生活中,由学生自主填写德育记录,班主任和有关部门进行认定。评价内容也更加具体,更具可比性。

这种德育评价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唤醒了学生自身的道德意识,通过评价内容,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始终注意自己的道德行为。同时,通过自己填写德育记录,让学生获得成长和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德育记录的累积,也将成为学生的道德成长记录,忠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经历和成绩,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佐证。

实践表明,自主体验德育模式,不但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德性的养成,而且带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使自主发展理念在校园文化中得到彰显。学校因此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州市绿色学校、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学校、萝岗区德育示范学校。

四、构建“三位一体”育人网络,突出德育的复杂性

学校围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人”的育人目标,努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以开展养成教育为抓手,以创特色品牌学校为动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为此,学校提供切实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努力成就孩子幸福快乐的人生。学校构建起家校联系平台,成立了家校联系领导机构,分级成立家校联系委员会,并以班级为活动单位具体实施。各班健全了家长档案和具体操作办法,建立家校联系卡,形成完备的家校联系体制,使家校联系走向制度化。从学生入校前的校长家长见面会到每学期中段考试结束后的学生成长报告会,从校长到班主任、科任老师,面对面的与学生家长单独交流,有学习也有生活,有表扬也有批评教育,家校联系,共同育人。与此同时,学校还与黄埔军校、海心沙教育培训基地、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萝岗社区等建立了共建单位,为学生的体验活动和社会服务搭建更多样化的平台。

学校特别重视国际教育交流,主动联系或者接收国际教育交流活动,积极宣传国家“一带一路”外交战略,持续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近几年学校先后接待国外教育专家多次。同时,学校也创造机会让学生跟国外学生交流,拓宽学生视野,让这些外国学生走进我们学生的家庭,走进我们的校园,感受中国高中生的课堂。在相互学习与交流中,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世界,认知自我,更好地树立起国家意识,明确了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王慧霞.适性教育个案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4):31-34.

[2]印贤文.推进自主管理 实现自我发展——“感悟-体验-发展”自主德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5(8):45-47.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科学城中学

广东广州 510530)

责任编辑 王清平

猜你喜欢
德育班主任评价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