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缘何钟爱成都?

2017-10-27 16:17杨帆
出版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方所书店成都

杨帆

悠长的文脉、良好的阅读氛围、独特的消费观念、较低的经营成本和政策的因素合而为一,共同造就了实体书店转型浪潮中独一无二的城市样本。

如果在2017年成都居民的朋友圈中能找到某些共通的要素,书店肯定是其中之一。经夏入秋,本应安静的书店在这座城市制造了不小的喧闹:被誉为“中国最美书店”的钟书阁、24小时书店的“代言人”三联韬奋书店、新华文轩旗下全新子品牌文轩BOOKS先后在成都开业,两场国际书店论坛分别在言几又与方所召开,仿佛满溢在这座城市的桂花香里也多了几分书卷气。

蓉城多书店,并非只是直观感受——据成都市文广新局相关数据,2016年成都市有实体书店约770家,全市出版物销售总额则达到5.82亿元,在全国均位居前列。与数量相比,更突出的是这座城市的书店品牌密集度——从在蓉城发展多年的言几又、方所、西西弗,到新入局的韬奋书店、钟书阁,众多知名连锁书店品牌在一个城市扎堆的现象,纵观全国也仅此一例。再加上原本遍布全城的特色独立书店,整座蓉城的“书店力”的确不容小觑。

在文化产业优质资源向一线城市和东部地区集中的当下,为何实体书店反倒钟爱身处内陆的成都?带着这样的疑问,《出版人》杂志记者来到了这座充满魅力的都市,去找寻隐藏在其高楼与街巷中的书店脉络。

阅读之都

春熙路,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每天24小时,这里真正安静的时间不到四分之一。而就在金街的喧嚣渐渐褪却之际,不足百米外的一条小巷中,有一家不大的书店仍热闹非凡。

店主罗刚刚送走一波电视台的摄制组,此刻正在招呼熟悉的客人。他与伙伴创立的这家书店名为“琦”,创立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是成都运营时间最长的民营24小时书店。

80后罗是典型的“蓉飘”,来自深圳的他对成都的文化气质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成都与他的故乡最大的区别在于消费观念。“成都人对更美好、更高端的事物有一种天然的向往,这里有着浓厚的阅读氛围。”罗告诉记者。为此他也在书店的设计上下了很多心思,从整体装潢到每一个物件摆放的细节都无比用心。他坚信自己的书店可以一直开下去。

追溯成都的文脉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从司马相如、杜甫再到巴金,这座城市为后人留下了太多文化的记忆,时至今日也是颇为作家、诗人所钟爱的土地。或许正是这份积淀催生了成都居民普遍的阅读热情:据亚马逊中国发布的《2017全民阅读报告》,成都的文学类图书消费力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三,教育、生活、社科、少兒则均列第四位,在“阅读电子化程度城市榜”中,成都高居全国第二;《2015?2016年度成都市全民阅读指数测量研究报告》则显示,成都市居民的纸质阅读量为7.109本,数字阅读量为7.83本,远高于第14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平均水平——2.459本和4.62本。

对于书店的发展,政府的鼓励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国家十一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四川是首个出台省级实施意见的省份。而据成都市文广新局方面介绍,成都是西部地区最先出台实体书店扶持政策的城市,内容包括新店开办补助、贷款贴息、阅读活动补助、书店经营奖励等,2015年、2016年两年累计扶持奖励实体书店41家次,扶持奖励资金总额达1150余万元。对于像罗这样的独立书店经营者而言,来自政府的补助将是书店度过初期发展困难的救命稻草。

阅读氛围和政策环境的利好,无疑是今天书店选择成都的重要原因,至少对于创立于广州的方所而言是如此。9月初,在方所主办的“2017成都国际书店论坛”上,方所创始人毛继鸿表示这座城市最吸引他的正是其浓郁的书香氛围。“看到成都人的阅读热情后,我们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把方所的全国第二家门店落户成都。”

对此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金浩也表示,钟书阁来到成都也是因为看到了这座城市“浓厚的阅读氛围与消费潜力”。钟书阁仅仅在成都营业两个月,金浩就萌生了在这座城市另辟一家新店的想法。

转型的试验场

作为成长在成都的本土品牌,从言几又的身上我们多少可以看到十几年来成都书店的变迁史。言几又的前身“今日阅读”创立于2006年,最初的形态是社区书店。在2008年后,地价物业成本的激增使书店受到巨大冲击。也是从那时候起,创始人但捷决定将其全部关闭并转型,让书店走入购物中心,成为包含创意集市、艺术廊、书店、咖啡、餐厅等复合业态的城市文化空间。

“如果当时我们不是身在成都,可能今天言几又就不复存在了。”谈及那段艰苦岁月,但捷表示。在他看来,成都的地价成本在全国范围内一直相对较低,这既给了言几又成功转型的机遇,也是今天各大品牌一哄而上的主因。

无论大小,如今实体书店在形态上普遍已完成向综合文化空间的转型,而在这个过程中,成都就好像是一个书店形态的试验场。在这里,像言几又这样没有被高地价打垮的品牌获得了喘息的时机,而成都特殊的消费环境,也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在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大利看来,成都不仅是一座典型的消费型城市,更有着悠久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理念积淀。“在这片土地上,休闲这两个字已经成为居民难以割舍的生命元素。”陈大利认为,好吃、好玩,是成都人的天性,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麻将桌和茶馆在成都已经渐渐成为过去式,80后、90后在休闲中更强调品质,而品质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文化元素。”陈大利说。

正是因为成都旺盛的需求,2010年后,SHOPPINGMALL式的大型商业地产在成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长中的商城与转型中的书店在这座城市中迅速达成了共识——后者可以为前者带来高素质的客流,并享受前者提供的优惠地租。这一模式的形成让书店经营的核心成本得到了控制,也催生了书店经营逻辑的转变,而在实体书店的这次大规模升级的过程中,成都扮演着策源地的角色。

随着与商业地产的合作日趋密切,成功突围的言几又等连锁书店品牌就此走上了扩张的快车道。从2013年至今,言几又在全国的门店数量从8家激增至30余家,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但捷预计今年年底言几又的门店数量将达45家之多。将连锁店开遍全国之后,但捷曾试图将公司总部迁至上海,但最后公司还是将总部安置在了成都这块梦开始的地方。

“虽然言几又在北京和上海客单价更好,但我始终认为,成都的气质和文化比较适合这个行业。除了成本因素外,你在这里也更容易找到能静下心来做文化的年轻人。”对此但捷如是解释。

正如成都造就了一批成功的书店那样,今天这些书店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成都的空气。如今书店的气质已经渗入这座都市的每一处褶皱,这里的居民也有理由相信,在这片文化的沃野上,未来还将有更多美好的事物破土而出。endprint

猜你喜欢
方所书店成都
上古汉语方所介词“在”的对比研究*——以《今文尚书》、甲骨文和金文为例
穿过成都去看你
成都
最美书店
在书店
在成都
实体书店,透过“方所”觅“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