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共营制新型体系模式的探究

2017-10-27 14:27张树良
新农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规模经营

张树良

摘要:本文以四川省崇州市“农业共营制”模式为借鉴,根据朝阳市的实际情况探究朝阳市农业共营制如何发展,进而探索出一条农业共营制新型经营体系模式。为激活农村生产要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能力,农业共营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推动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以加快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核心,解决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入手,推动农业经营规模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谁来种地”“如何服务”问题,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化、产品品牌化和市场化,在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和扶持政策进行创新,促进农业共营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业共营制;规模经营;谁来种地;如何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提高,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之前的那种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已难满足当今农业对规模经营、技术经营的急切要求,现值得研究与探讨的是“农业共营制”新型经营体系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现代化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6年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也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体系。中央多次指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实质就是要培育农业生产经营的优质人才资源,强化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先导要素支撑。新型主体一般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规模化,集约化的特征。新型主体的带头人及其技术,管理人才,就是今天推进新型农业体系的重点培育优质人力资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项系统工程,近年来,中央出台了相关的培育政策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但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创新空间。

1朝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及问题

1.1发展状况

据调研,朝阳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发展到1450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10年的719家增加到3035家,并成立农民合作联社13家。合作社成员总数达8.9万户。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年销售收入293.34亿元,利税18.19亿元,劳动就业32604人。专业大户逐年增多。50~100亩种植大户4496户,100亩以上种粮大户1079户,其中1000亩以上4户,总面积45.6万亩;20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大户94家,蔬菜生产面积3.7万亩,总产量29.6万吨;50亩以上果树大户292户,畜牧养殖小区5000个。家庭农场方兴未艾。全市家庭农场总数已达103个,家庭成员劳动力326个,经营土地规模3.8万亩。

自2014年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职业农民2994人;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培训5.2万人次;开展设施农业培训工程,培训科技带头人320人,农民8320人。

1.2存在問题

笔者认为,首先朝阳市依然没有脱离传统农业束缚,在土地流转方面,落后辽宁省土地流转25.6%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土地流转28.7%的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流转比例在全省位居第十。流转面积单一,流转主体实力不足,流转地块分散松散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作业,阻碍了种植结构优化调整,限制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了新型农业推广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也间接影响了城市工商资本向农村转移及城乡一体化进程。其次,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指导下,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也快速向城镇转移,从而造成当前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日趋突出。调研表明,在农村种地的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些人多出生在60年代以前,受教育程度较低,市场意识不强,大部分延续着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所以说,现在形成了一个农业生产依赖于“一群老人”,依托一群“老妇女”的“老人农业”的形式。

笔者认为上述困境继续下去,将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等现象日益凸显,将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已引发普遍关注,这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2借鉴祟州市农业共营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经验

2.1因地制宜组建股份制合作社

崇州市的农业共营制对此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其农业共营制的核心是“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经理人+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根据朝阳市现有的优势,应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土地经营入股方式组建农民合作社,允许农村土地股份合作采取内股外租或合股经营方式开展规模经营,大力推动各类合作社向土地股份合作社转型,采取“土地入股+订单农业”“农机合作社+土地入股+土地托管”“龙头企业+土地股份合作社+基地”等多种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土地股份合作社在稳定和扩大原料基地方面的纽带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2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选拔培育管理机制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通过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农业劳动力发展滞缓的问题。这意味着我国已开始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解决农业劳动力缺乏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经理人选拔机制中,对掌握农业生产管理技能种田能手,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熟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其他人员中聘用农业职业经理人。在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机制中,要以农业、科技部门为主体,优化整合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专业技能人员培训,科技人员培训等资源,重点用于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县市区农业部门将符合基本条件,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纳入培训计划,并委托具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对农业职业经理人开展免费培训。要建立农业经理人信息平台,向社会发布人才信息和供求信息;要制定农业经理人资格评定与年度考核细则,实行晋级与退出机制。

2.3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endprint

土地股份合作社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和实施“理事会+农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运行机制,在农业职业经理人与土地股份合作社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按照“除本按比例分红”“保底二次分红”“佣金+超额短赔”等方式进行利益分配,在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之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合作社和农业职业经理人三者“共营多赢”。

2.4构建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以“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市场运作、技物配套、一站服务”的思路,整合优化农业、农机、果树、林业、畜牧等基层公益性服务资源,搭建新型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一站式”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超市,采取市场运作、社会融资、财政奖补等方式,推进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超市的软硬件建立。

2.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财政部门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业共营制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等。二是金融部门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信贷品种创新,加大信贷服务力度,积极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联保和小额信用贷款,稳妥开展农村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

2.6强化舆论宣传,发挥主流新闻媒体作用

广泛深入开展农业共营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宣传工作。创新思路、拓展视野,在监督管理机制、利益联解机制上积极探索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促进农业共营制新型农業经营体系加快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壮大是转变朝阳市农业发展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和必要条件。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朝阳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面临三个层次重要任务:一是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等更稳定和更具规模性的经营主体,使之成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核心力量。二是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加以突破,加大力度培养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三是注重短板突破,加快建立完善与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笔者认为,农业共营制将实现农业主体“共建共营”,对朝阳市来说,一是破解土地细碎,经营分散的难题,实现土地集中连片和规模化经营。二是将职业经理人引入农业,实施规模经营、科学种田、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三是通过资源集聚,打造新型“服务超市”,生产与超市的“零距离”解决了“谁来服务”问题。只有搭建“一站式”农业现代化服务平台,实行服务价格充分协商并公开公示,有效整合了公益服务和社会服务资源,增强了多元化专业综合服务功能。

“农业共营制”将催生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有效破解家庭经营的局限,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现现代化物质技术装备、企业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与经营方式的高效对接,推进现代农业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进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江西昌铜四县生态农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甘肃农业规模经营个案解析、梯度划分与对策研究
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走合作化之路 引领农民致富
对隆德县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调查与建议
苏州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