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访新泰市市长——赵书刚:城市转型的政府“抓手”

2017-10-29 20:25顾玉雪
齐鲁周刊 2017年40期
关键词:抓手新泰招商

顾玉雪

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新泰市以加快资源城市转型为主线,在新一轮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中,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业绩,形成了新的相对优势。一座城市的美丽蝶变离不开对政府的巨大考验,就政府与市场、企业、生态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泰模式,本刊记者专访了新泰市市长赵书刚。

应势而谋,精准招商

《齐鲁周刊》:招商引资是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抓手,新泰在这方面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赵书刚:县域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篇大课题,既需要苦练内功,做强本土企业、现有产业,更需要海纳百川,对外招商引资,引进优质资本、项目、技术,特别是人才。我们主要围绕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招金引银,做了“谁来招、到哪里去招、怎么招、招来怎么办”四篇文章。

首先,我们明确了招商主体,将分散在各部门、各乡镇的招商力量进行了整合,围绕重点培植的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光电科技、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产业,组建了6个招商小组,由市级领导带队,着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和价值链高端项目。今年以来,6个招商小组共聘请科技顾问22个,对接行业协会18个,引进项目1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6个。

再就是我们明確了招商方向,在全面分析梳理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转移规律的基础上,锁定了招商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人群。招商区域上,主要是面向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发达地区;招商重点企业上,主要是面向国内外500强、行业领军企业、知名基金公司、大型产业园区;招商重点人群上,主要是瞄准在我们新泰投资企业的负责人、新泰籍在外人士、行业协会负责人等。通过这“三个锁定”,我们的招商引资更聚焦、更精准、更有成效了。

在招商方式上,我们根据招商大环境的新变化,因时势而谋划,着力创新招商方式,实施了精准招商策略。比如说,采取“总部+基地”“基金+项目”的模式,招引大企强企到新泰建设区域总部、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引进基金公司,支持骨干企业、招商引资项目。目前,我们已经先后与中关村发展集团、青岛保税港区等60余家央企强企达成合作,设立了56个项目;设立的天地资本产业园,也已经孵化第升科技环保设备等14家企业。

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齐鲁周刊》:创新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作用至关重要,新泰是如何围绕“四新四化”推进科技创新的?

赵书刚:在“四新四化”中,科技创新是源头活水,没有科技创新,“四新四化”将是无本之木。因此,我们抓创新首先抓科技创新,在推进上我们主要是以打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为抓手,全力抓好“企业主体、平台支撑、人才核心”三个关键要素。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细胞,是科技创新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组织,我们除了激发企业内因,做强企业这一创新主体之外,在创新平台建设上,我们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研究院、一个园区一个孵化器、一个企业一个技术中心”的“六个一”思路,着力与名院名企名校合作,加快建设高端创新平台。我们与中关村合作设立了美国硅谷新泰创新创业基地,建立了全省唯一的中关村信息谷创新示范基地,与清华大学合作设立了江北第一个县级“启迪之星科技孵化器”。

目前,全市建成5处产业研究院、5处科技孵化器,建有4家国家级实验室,各级各类科技平台达到164个。在人才上,出台了《关于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设立人才工作、招才引智和自主创新各10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实施了百名科技副职选聘等柔性引才计划,先后与100家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达到3200人。

同时,为完善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我们设立了总规模3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引进了黑石、中关村等7只基金,建设了1处基金产业园,今年又与山东省科学院合作,成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基金;构建了“O2O”科技服务新模式,引进了法律、会计和专利服务机构,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在2016年度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县中居第38位。

当好企业、企业家的“店小二”

《齐鲁周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如何看待政府与企业、企业家的角色与关系?

赵书刚:政府与企业、企业家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尤其是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两者更是不可分割。企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吸纳群众就业的广阔舞台,没有企业的努力践行、企业家的真正重视,新旧动能转换就是竹篮打水。作为市场公平的管理者,政府就要当好企业、企业家的“店小二”“服务员”。我们以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先后在全省率先推行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一窗通办、一次办结”改革,政务服务工作走在了山东乃至全国的前列,我市也被评为全国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50%以上的外地客商将家安在了新泰,来新泰“好心态”,成为客商口头禅。

《齐鲁周刊》:据我们了解,新泰市在企业家培养方面的做法被时任省长郭树清批示全省推广,能谈谈具体的做法吗?

赵书刚:我们新泰有“四宝”,分别是企业家、村居党组织书记、科技人才和机关干部,而企业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宝”。我们以“企业家+科技家+资本家+专家=大赢家”的理念,探索成立了“政府主动、专家主导、企业主体”的工业联盟,成立了输变电、汽车装备、煤化工、光电科技等产业联盟,并聘请华为公司咨询顾问为首席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10名专家为长期顾问,通过“请进来”培训、“走出去”访学、“深反思”交流等“头脑风暴”,加快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家、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目前,80%的联盟企业改变了家族式管理模式,92%的企业由单一生产型转为生产研发型,企业家也由过去的由竞争变成了竞合。特种电缆、超高压电缆、精密齿轮、重卡车桥、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等22个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居全国同行业首位;累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山东著名商标28个,山东名牌产品25个。

“五城联创”的新新泰

《齐鲁周刊》:我们注意到,新泰的景色非常漂亮,这几天在新泰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大公园。新泰是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同时实现生态环境、城市面貌的改善提升的?

赵书刚:是的。新泰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交汇地,泰山和沂蒙山脉的交汇地,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正是因为上天对新泰的厚爱,造就了新泰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经济发达、活力无限。我们始终坚持经济与生态并重,发展与文明齐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本着“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思路,将生态建设、环境整治、污染治理等工作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一体安排,在更高档次、更深层次上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在城区,近年来,我们以开展花园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五城联创”为抓手,集中实施了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绿地公园提升、居民小区整治等系列提升行动,极大改善了城市的环境面貌。其中,新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4.98%、19.97平方米,居全国前列。2014年,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审核,而且实现了年内一次申报、一次高分通过国家爱卫会暗访和技术评估,创造了全国创卫工作的“新泰速度”和“新泰经验”。今年,我市又把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城市品位、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提升。在今年中国最美丽县城评选活动中,我市位居全国第14位、全省第1位。

在农村,本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思路,陆续实施乡村文明、“绿满新泰”“蓝天碧水”、美丽乡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系列行动,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14个、省级生态文明村16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5个、市级美丽乡村360个。新泰已逐渐成为旅游休闲的热地、投资创业的宝地,正加速由资源枯竭城市向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园林城市转变。endprint

猜你喜欢
抓手新泰招商
招商合作
园区项目招商
持续加持自由流,招商华软又添科技“神器”
论新泰周家庄遗址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墓的等级性
冯“虚”御文,尽“虚”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