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疏浚企业的战略国际化和产业多元化

2017-10-30 17:54伊巍龚宁
科学与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

伊巍+龚宁

摘要:疏浚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在加强其在国内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国际化战略是突破现有格局、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经之途。天航局自1987年走出“国门”开始海外业务,近30年来,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大洋洲、欧洲及拉美地区,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港口建设,为中国“走出去”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在当前全球宏观形势下,国际化战略和产业多元化发展已成趋势。天航局在逐渐完善全球营销网络布局,加大对平台公司支持力度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经营效率和效益,多方面多维度协调发展,且注重可持续发展,积极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和艰巨的发展任务,逐渐将其比较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在国际疏浚市场上的竞争力,致力于将“中交天航”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疏浚品牌。

关键词: 疏浚企业;战略国际化;产业多元化;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7.05.009

Abstract: Strategy is significant for dredgi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e current global environment, enterprise will not only be powerful in the domestic market, but also in the global market competition. Since 1987, Tianjin Dredging Co., Ltd has started its overseas business, and its projects have covered Southeast Asia, South Asia, Middle East, Africa, Oceania,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 More important, their ports along the "one belt, one road", which significantly match "Go Global" strategy. From the industrial point of view, the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is imperative. Glob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has become popular trends. Tianjin Dredging Co., Ltd, as a state-owned enterprises, gradually expand its global network, enhance its platform, improv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increase multi-dimensional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focus on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actively faces to the complex global market, positively convert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to competitive advantages, constantly enhance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global market, and gradually building up an international dredging brand.

Keywords: Dredging enterprise; Globalization strategy;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机遇,为疏浚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内在动力。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疏浚业领军者的天津航道局(简称天航局)把“走向世界”作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组成部分,确立了向世界疏浚市场进军的方向。近年来,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兴起,天航局的国际项目如火如荼,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在港口和码头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面对机遇和挑战,天航局要继续做强做大,制定并坚定地执行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务之急。

1 相关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以加入WTO为契机,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贸易全球化中,也因此带动了港口航道建筑业的发展。中国疏浚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行业,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陈云[1]指出"十二五"期间疏浚市场六大需求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许多方面,其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何永良[2]则认为,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增长,经济发展对港口和航道的需求将不断增强,使得疏浚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对于中国疏浚业的研究,一般从两个方面开展。其一,是优化国内工程管理,包括施工管理、分包项目管理、分包合同管理等。如苏国祥,吕晋锋[3]指出疏浚工程的目标控制、合同管理、质量管理等都不能忽视。只有完善项目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保持企业的长久发展。胡红星[4]分析了疏浚企业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目标利润的关系,倡导引入成本分析模式和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考核制度。其二,是对疏浚技术的研究,如韦冬,李进军[5]对新世纪国内疏浚业在挖泥船设计、施工技术、挖掘与输送机具研制、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定位与测量技术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自主创新成果进行了归纳。武建中,卢志炎,盛晨兴[6]以疏浚市场和挖泥船为切入点,介绍了目前主流的疏浚方式和我国挖泥船的发展状况,总结了我国挖泥船队的特点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endprint

近年来,随着中国疏浚业的国际化进程,国际疏浚项目的管理也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张群[7]认为境外项目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文件材料收集难、归档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张绍华,高伟[8]归纳整理了国外先进疏浚公司的管理经验。对前期策划、施工管理、船机管理和人才培养等理念进行分析和评述,为贯彻“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疏浚企业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然而,中国疏浚业要国际化,不仅要考虑自身的企业战略,更应考虑国际竞争战略。本文将在分析国际疏浚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天航局为例,比较中国疏浚企业与国际疏浚企业的差距,揭示中国疏浚企业的发展优劣势,对我国疏浚业的战略国际化与多元化提出启示。

2 国际疏浚业的现状与趋势

世界贸易、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沿海保护、能源增长需求、水相关旅游和环境的不断增长需求是疏浚行业的六大驱动因素。世界贸易是疏浚行业的主要推动力[9]。资料显示,全球许多港口需要提高能力,以便处理贸易增长和集装箱船的规模扩展。亚洲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为满足贸易往来的基础设施,港口、航道的建设亟需开发。新兴的亚洲、拉美和非洲市场吸引了全球疏浚企业的关注,势必引起全球疏浚产业的竞争,显而易见,疏浚行业的国际化竞争将愈演愈烈。全球人口增长,特别是在沿海地区人口的增长,及城市化问题,土地的稀缺性将越来越凸显出来,填海造地增加城市空间的需求,将成为疏浚业新的增长点。石油、天然气和海上风能等能源开发,增加了对挖沟和回填沟等疏浚需求。沿海岸线和海滩的旅游需求逐年增长,疏浚公司责无旁贷地承担海滩养护和沿海保护项目。另外,大多数城市位于海岸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洪涝灾害有可能发生更频繁。因此,沿海城市洪水管理、海岸防御、防洪抗涝的需求亦增加了疏浚需求。据世界疏浚协会(IADC)[16]公布的数字显示,2015年开放的疏浚市场总营业额约为71.15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11%。

总体来看,疏浚市场以封闭市场为主,并不对国外竞争对手开放。最大的封闭市场是中国和美国。中国疏浚市场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封闭疏浚市场,占全球市场总量的29%。美国疏浚产业受琼斯法案保护,法案规定疏浚公司必须由美国公民拥有,使用美国生产的设备,并聘用美国员工。开放的疏浚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有,斯卡里斯(Royal Boskalis Westminster,简称Boskalis)、扬德努(Jan de Nul)、范奥德(Van Oord)和德米(DEME),被称为“四大疏浚公司”。

从营业额来看(图1),四大疏浚公司总体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十年来翻了一番。从业务类别来看(图2),Boskalis[12]、Van Oord[13]、和Jan de Nul[14]在疏浚范畴的传统业务约占全部业务的一半以上,分别是53%、63% 和72%。其中,Boskalis海上能源业务占比38%,海上救援业务占比9%。疏浚、海上石油和天然气,以及近海风能三个项目,已经发展成为Van Oord的三个基础业务,其中近海风能项目占总营业额比重逐渐加大,到2015年已经达到28%。Jan de Nul除了传统疏浚业务外,还有民用业务和环境业务。民用业务占25%,包括在比利时国内和国外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医疗或教育等复杂建筑等等;而其环境业务已经成为比利时环保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并正在参与法国,罗马尼亚,瑞典和挪威等国家的相关项目。在四大疏浚公司中,DEME[15]的业务多元化做的更好,传统的吹填业务仅占其营业额的48%,其他包括海洋工程23%,环保工程9%,管道和维护20%等。

从市场细分来看(图3), 四大疏浚公司的业务多集中在欧洲,Boskalis的集中度最高,一半的业务都来自于欧洲市场,本国业务就占全部业务的1/5。Jan de Nul的集中度相对较低,但是也达到37%。Van Oord和DEME在欧洲市场的业务分别占全部业务的44%和43%,其中Van Oord业务中,将近1/3集中在本国。在欧盟外市场中,Boskalis集中在澳洲、非洲、美洲、和中东等地区;Van Oord集中在中东和西亚等地区;DEME集中在中东、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地区;Jan de Nul 在欧盟外市场集中在非洲和拉丁美洲。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国际疏浚业势头良好。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运输船舶呈现明显的大型化趋势,港口逐步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各国对港口和航道的基础建设需求显著增加。在提高原有港口吞吐能力和航道通航能力的同时,新港口和新航道的建设亦如火如荼。因此,未来对疏浚业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传统疏浚工程正在向大型化、复杂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其次,四大疏浚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较高,以疏浚吹填为主业,其产业链几乎覆盖了所有利用海上工程船舶施工的领域,包括水工、抛石护岸、海上油气田开采设施的安装、海上风电设施的安装、离岸液体接卸终端服务、救捞起重服务以及相关的环保工程、市政工程等业务。疏浚企业的战略转型势在必行,多元化战略成为全球疏浚業的一个趋势。

最后,全球疏浚业的另一个必然趋势是国际化。目前,四大疏浚公司已经站稳欧洲市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瓜分世界疏浚市场。在这样的局势下,中国疏浚业应该如何“打海外”,拓展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一个艰巨但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3 中国疏浚的发展战略与竞争力

据第十九届世界疏浚大会主旨报告估计,“十五”初年中国疏浚产能位居世界第五位,年疏浚量约三亿立方米,与美国相当。到2009年,据世界疏浚公司联合会 (IADC)[16]统计,我国年疏浚量已超十亿立方米,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疏浚大国。我国国内疏浚行业“百家争鸣”,疏浚产能主要集中四大龙头企业,包括:中交集团旗下的中交天津航道局、中交上海航道局、中交广州航道局,以及国家交通运输部管辖的长江航道工程局。此外,还有大量中小型疏浚企业。下面以天航局为例,对比中国疏浚企业与世界疏浚企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疏浚企业的战略布局提供借鉴。endprint

3.1 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竞争力

天航局是中交疏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在中交疏浚的保护伞下,天航局得以顺利对接境外高层,运作高端项目,接连斩获大型境外项目,并代表中交疏浚对非洲区域市场进行统筹管理,短期内实力增长迅速。其相关指标如表1。

国际四大疏浚企业是全球疏浚行业开放市场中最有强劲的竞争者。通过表1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首先,天航局在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和总合同额等方面已接近国际四大疏浚公司,但在利润和利润率、资产收益率、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还有差距,技术发展也不平衡;

第二,天航局国际化程度与四大疏浚公司相比,差距明显,本土外市场贡献率较低。四大海外合同额占比已经达到56%-68%,而天航局仅有24%。另外,四大在海外的营业收入最高达到26亿欧元,最低的Jan De Nul也有7.4亿欧元,而天航局的海外营业收入只有1.3亿欧元,占其营业收入的不到6%。虽然天航局提出大力培育和拓展海外市场,也在积极进行海外新布局,但海外市场份额小,全球布局能力、属地化经营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

第三,天航局多元化程度也不高,市场结构单一。主要依靠装备、资金、技术、项目等资源及能力积累实现规模扩张,缺乏战略合作等外延式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除疏浚吹填、水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和利润都非常有限,对企业整体增长贡献率低。

3.2 中国疏浚的国际化与多元化

天航局自从1987年开始承揽国外疏浚工程,开始“走出去”与“打海外”。孟加拉吉大港卡纳富利河航道疏浚工程是天航局历史上第一次迈出国门。2005年中交集团成立,2007年成立天航海外事业部,自此天航局国际业务突飞猛进,开始步入跨越式的国际化新历程。2014年天航局先后获得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对外承包经营许可等,都成为天航局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从图4可以看出,新签合同额呈现出上涨趋势,特别是2015年突破性的达到27.85亿元,营业额也稳步上升,到2015年已经接近10亿元。[17]

随着天航局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国外项目已经遍布全球,涉足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斯里兰卡、科伦坡、瓜德尔、吉布提、卡西姆、肯尼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塞尔维亚、俄罗斯在内的“一带一路“的港口建设和重点项目,不仅推动了其“打海外”和“一体两翼”战略的落地,更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着陆基础,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利器。

从产业多元化来看,天航局进军国际市场依托疏浚吹填等主营业务,进而拓展水工工程、勘察设计、环保工程、水利水电、海洋工程、资源开采等符合“强盛天航”战略定位的新业务领域。“十二五”期间,天航局在稳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业务,承揽了阿联酋猎鹰岛及珊瑚岛项目,首次进入海外水工市场,并成功中标印尼芝拉扎电厂项目、阿联酋斐济铁矿石码头项目等纯水工项目,标志着非传统领域成功拓展。新业务的拓展,使得非传统疏浚业务占比开始出现上升趋势,2015年传统疏浚业务已经下降到80.89%。随着产业多元化战略的铺开,传统疏浚业的市场占比还会越来越低。

天航局在业界树立央企新形象,致力于将“中交天航”品牌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疏浚品牌。经过120年的发展,天航局从国内走向世界,从单一的疏浚吹填向多元业务发展,呈现出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是,诚如上文所述,天航局与世界疏浚公司的差距还是存在。在未来,应该如何进行战略布局,追赶四大疏浚公司,将成为迫在眉睫的新课题。

3.3 SWOT战略分析

2006年中交疏浚集团成立后,随着“三大中心”、“三大平臺”的定位,和“九大统筹”职能的明确,包括天航局在内的三家航道局,都旨在战略战术上全面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长期来看,天航局相对于国内外其他疏浚企业,其核心优势在于品牌优势市场资源优势、船舶装备优势、技术工艺优势、战略管理优势、体制机制创新优势。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天航局已经开始顺应潮流,走向国际化和多元化,但是其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差距。因此,当务之急不仅在于合理规避组织管控能力对战略执行的支撑力度不足、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不足、项目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更要在战略布局中有所突破。

首先是网络布局。从竞争优势到公司战略,在创造竞争优势方面,全球化战略须整合全球化网络,跨地理区域的协调对天航的国际化进程很具挑战性。中国疏浚企业要在国际上开展项目,就要在当地建立自己的营销和业务,开展有实体的销售渠道活动,或者发展可以信赖的商业伙伴。“十二五”期间,天航局在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加强海外布局。截至2016年底,天航局成立了非洲区域中心、欧洲区域总部,以及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安哥拉、苏丹、阿尔及利亚、塞尔维亚、巴拿马、马来西亚、尼日利亚、印尼、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斐济、巴基斯坦、印度、中东、孟加拉等18个国别办事处,海外市场开发经营网络已初步形成。

其次,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天航局全员劳动生产率只有0.09,与四大疏浚公司差距明显。随着天航局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显著增多,管理跨度加大,人才结构更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别是在海外业务整体战略的推进,和国际化业务的持续拓展过程中,围绕境外税务筹划、商务操作技巧、当地法律研究、HSE策划管控、物资进出口政策等方面的管理人才短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显得尤为重要。天航局应立足全局,贯彻以人为本,围绕人才队伍储备,拓宽人才招聘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开发力度,探索海外人才队伍建设、管理的新模式。

第三,技术资源是国际化竞争的强有力武器。疏浚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的依赖非常强。中国疏浚业的120年已经经历了从简单模仿到自主创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制的巨变。现在,中国疏浚企业拥有种类齐全、配置合理的现代化挖泥船队。天航局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鲸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艘自航绞吸挖泥船之一,天航局自主开发设计的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途”轮,标志着中国初步具备了超大型现代化挖泥船的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能力,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核心装备。虽然,天航局的装备数量、绞吸船总装机功率优势明显,但高精尖装备存在不足,尤其是超大及特大耙吸船占比小,天航局在船队质量结构、旗舰装备数量和先进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为了保障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应考虑优化海外资源和设备的优先配置,优先选用国内高级别的船机资源投入海外。endprint

第四,依托中交集团,合理整合和配置全球化资源,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天航局、上航局、广航局逐步握成一个拳头,共同努力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中国疏浚业在国际疏浚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由中交疏浚集团对全球市场区域划分,合理配置三个公司的业务范围,如天航局为主开发非洲市场,避免内耗。此外,海外文化建设作为天航局,乃至中国疏浚企业的特色,在海外项目的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2017年1月春节期间,笔者实地考察马来西亚槟城施工的“通途”轮。恰逢大年三十,政委和船长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包饺子,备年饭,欢度中国传统新春佳节,气氛和谐,士气高涨,团队凝聚力令人赞叹不已。

3.4 前景展望

从中国疏浚业未来发展的环境看,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方面看,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会带来更多海外市场项目机会,特别是东南亚、中东、非洲等疏浚市场孕育着较大发展机遇。从挑战方面看,海外市场竞争激烈,面临更为复杂的政治、法律、投资、运营风险。如何利用机遇,化解挑战,全局性的战略布局必不可少。

一、国际化战略是突破现有格局、实现转身突破的必经之途。一方面,有独特区位优势的东南亚和中亚市场,不仅是中国疏浚业早期收获项目的集中地区;而且其对基础设施有较为旺盛的需求,为中国疏浚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国家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鼓励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国家为导向的大型国内外基建和投资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包括天航局在内的中国疏浚企业,应该利用已有国外疏浚吹填项目中宝贵的施工经验,将比较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国外疏浚吹填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市场影响力和控制力增强,中国疏浚企业要重视管理科学高效性,管理效率向国际水平看齐,整合带动竞争优势,注重可持续发展。

二、从产业层面来看,战略转型势在必行,多元化发展成为趋势。中国疏浚业在进军国际市场时,应依托疏浚吹填等主营业务,进而拓展水工工程、勘察设计、环保工程、水利水电、海洋工程、资源开采等新业务领域。此外,在多元化布局时,不仅要考虑企业战略,更要考虑竞争战略。在提高自身经营和管理效率的同时,还需要高瞻远瞩的市场定位和坚定的意念,有取有舍,把重心放在核心领域,集中投资力度,巩固市场地位。

三、中国疏浚企业逐渐完善全球营销网络布局,建设海外平台公司,形成高效驻外营销网络。随着国内疏浚市场的逐渐萎缩,海外业务板块对中国疏浚业的支撑作用愈发重要。以天航局为例,“十三五”期间,天航局进一步加大对海外投入,包括经营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使得全局有目的、有意识的向海外做战略转移和倾斜。下阶段,天航局将继续加强驻外机构的建设,完善驻外机构职责、考核等配套制度体系。驻外机构更快捷、更直接的与平台公司驻外机构进行無缝对接,加强项目早期的跟踪力度,信息掌握也更加全面,并且在加大对平台公司支持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经营工作效率和效益,多方面多维度协调发展。

四、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非洲论坛等多种合作基金的实质性落地,将催生大批新的商业合作模式的项目。目前国际疏浚承包模式呈多样化趋势。随着项目大型化、跨专业化、综合一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显著,综合性项目逐渐替代传统的单一疏浚吹填项目。传统的工程承包逐步转化成工程总承包、国际投资、项目融资、国际信贷、设备贸易、技术转让、BT/BOT、PPP等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承包模式。中国疏浚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新时代下,大国博弈有增无减,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在“走出去”的同时,如何控制风险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安全物资采购相对匮乏,设备检验、维护、更新比较困难,通讯和网络发展滞后,气象采集也很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境外工程人员在竞标和工程初期对当地情况缺乏了解,安全生产存在隐患。加之,宗教文化冲突与政治经济问题错综交织,个别国家对中国缺乏信任,甚者产生敌视情绪,如何更好的利用机遇,应对挑战,仍然是一个长期值得探讨的课题。

4 结语

由于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全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对沿海保护、能源、旅游和环保需求的增加,疏浚业在未来一定大有可为。通过对国际疏浚市场和四大疏浚公司的分析,可以看到,多元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疏浚业的两大趋势,同时也成为疏浚企业未来发展的两大动力。中国疏浚业至今已经走过了120年,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疏浚大国。中国的疏浚企业,不论在资产、营业收入、总合同额等等方面与四大疏浚公司已经差距不大。新时代,中国疏浚业已经从中国走向世界,从传统的疏浚吹填业务,向多元化发展。但是,在利润积累、技术和人才积累等方面还是存在差距。在缩短与世界先进疏浚企业的差距,道路还很长。

当今国际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疏浚企业海外业务的开展,但中国政府在推进“走出去”战略方面的意志坚定,国家领导人密切关注“一带一路”和“六廊”、铁路“走出去”项目、政府合作框架项目,以及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项目领域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面对机遇和挑战,以天航局为代表的中国疏浚企业要继续做强做大,制定并坚定地贯彻执行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务之急。国际化战略是突破现有格局、实现转身突破的必经之途。从产业层面来看,战略转型势在必行,多元化发展成为趋势。

注释:

1 表1资料来源为四大疏浚企业的年报和《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十三五”总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2016年7月),其中汇率按中国银行公布的2015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换欧元基准外汇牌价计算.

2 图4和图6 资料来源于天航局年报.

3 图5资料来源于天航局海外项目汇总信息.

参考文献:

[1] 陈云.疏浚业将大有可为[J]. 施工企业管理, 2010,12:32-33.endprint

[2] 何永良.天航局NF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3] 苏国祥,吕晋锋.项目分包模式下国际疏浚承包商项目管理的方法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9):156-157+166.

[4] 胡红星. 浅谈疏浚企业成本管理[J]. 科技信息,2009(2):556.

[5] 韦冬,李进军.进入21世纪的中国港航疏浚业技术研究[J]. 天津航海,2012(2):40-43.

[6] 武建中,卢志炎,盛晨兴.我国疏浚业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水运,2017(2):14-16.

[7] 张群. 境外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 机电兵船档案,2017(1):9-11.

[8] 张绍华,高伟.国外先进疏浚公司施工管理述评[J].水运工程, 2014(4):178-181.

[9] Dredging in Figure 2015,ICDC.

[10]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6).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Flood Risk.

[11]IADC,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redging Companies, https://www.iadc-dredging.com/.

[12]Royal Boskalis Westminster Annual Report,2006-2015.

[13]Van Oord Annual report,2006-2015.

[14]Jan De Nul Annual report,2006-2015.

[15]DEME Annual Report,2006-2015.

[16]IADC,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redging Companies, https://www.iadc-dredging.com/

[17]天津航道局史編委会.天津航道局史(中国水运史丛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编辑:邵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际竞争力
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
中国乳制品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出口结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纸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发展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对策
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浅析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