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

2017-10-30 00:03王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年22期
关键词:技术问题安全措施施工

王军

摘 要:本文以配网电力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与其相关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首先结合电力改造工程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介绍了配网电力工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对配网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措施的探讨。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民众对电力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而对这种情况我国提出了电网改造工程计划,并且实现了新的配网自动化;但是,由于在经验方面、技术方面缺少足够的积累,所以,配网电力工程在实践操作中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也对施工安全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认真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一、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

在目前的配电网电力工程中技术非常关键,一旦发生某个小问题,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所以,这个因素也是现阶段最易引发事故的主因素;根据经验可以了解到在当前的配网电力工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来自于外力破坏、闪路、过电压等,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有效规划。

首先,在外力破坏方面,技术问题主要是电网改造后,部分区域依然以架空线路为准,自身存在传输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城市发展方面所出现的引线问题所造成的 阻碍;另外,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配套存在差异也是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这些因素影响下共同造成了外力破坏,对供电系统安全运行依然起着不利的阻碍作用。

其次,在闪络放电方面,设备自然要求承载较大工作电压,但是,绝缘设施通常在空气环境中暴露,所以,在这种应用运行过程中,也会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积累一定程度的污垢沉淀,加之环境变化的恒定规律,必然导致闪络放电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当沉淀下来的污垢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肯定会造成绝缘性能的不断下降,所以,当遭遇雷电天气之时,也会使这一现象发生;其直接结果就是在意想接地下对用户的正常用电产生不利影响,严重者可引发电力事故等。

第三,在过电压方面,主要是对供电性能产生影响;例如在设备承载工频电压随着时间延长时,加上内部过电压与大气过电压,在三者共同作用下,若配电网设施不完善、爬坡距不足,必然会导致问題发生;而且在配电网电容电流超出额定值之后,也必然会造成4倍相电压过电压,所以,结果就会造成电力设施的损害,尤其是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恶劣天气条件下,因此,抢修难度大时,就会增加经济损失。

二、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要对应性的解决需要在电网结构、防污设施方面下功夫,并配合以联合开关合理应用、完善管理来加以解决。具体如下:

首先,在完善配电网结构方面,根据我国现阶段电网优化具体要求,需要做到对供电电压等级的简化、对配变容载比进行科学选择;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逐级降压的方式具体落实,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降压往往会带来电能的浪费问题,尤其是在运行不畅或遭到阻碍的情况下,距离越远、传输方面的浪费也会越大,因此,这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为了解决,还应该对用户配电情况加以调查,在变压器方面进行一些配套设置,即在变容载比方面,进行一些合理选择与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应该根据目前的部分存在架空线路的问题,进行新型电缆的更改,从而进一步为电力供应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稳定条件;另外,就是尽量在改造中对用电线路进行科学规划,以便提升安全控制效果。

其次,针对闪络现象,应该预防的是对设备所产生的影响、局部断电问题;所以,应该分析闪络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具体来看,根据问题分析中的部分,就有必要针对性的在绝缘设备中增加防污罩、安装吸湿设备,从而营造一个运行的良好环境条件;另一方面,针对雷击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避雷措施,尤其是对于雷电多发区域进行重点预防(这一点在安全措施的分析中会给予具体探讨)。

第三,就是科学选择与应用联络开关,其目的在于降低断电所造成的损失,并控制大范围内的用户损失;按照现阶段的实践经验,建议以推柱上式SF6开关为准,它的优势在于寿命长、性能强,可以在其特有的自动回复供电能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使停电范围加以缩小,从而避免停电可能造成的更大损害。

第四,从管理角度分析,应该将安全的电力系统运行作为直接控制目标,从而在管理结构、人员配备、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方面做出有效的资源配置;比如,通过人力资源部门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与实操训练;比如,通过管理软件改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管理智能化与配网自动化相配合;再如,加强检修与维护工作等。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路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比如,从电源方面、无功补偿方面、系统运行方面等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等。

三、施工安全措施

1.防雷击事故的安全作业措施

首先,设置避雷装置、绝缘装置、接地装置。第一种装置可以提升抗雷能力;第二种装置可以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第三种装置是为了导引雷电,减少对设备与线路的损害;三种装置的科学、合理应用,能够保障在电力系统检修方面的安全作业环境,可以使输电线路更加安全、稳定、有保障,也能够进一步为施工提供较好的施工条件。

其次,从现阶段的技术应用水平改进来看,在新技术的应用下,对这3种装置的应用也会更加简便,其作用也能够得到提升;尤其是在注重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并使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既安全可靠,又能够满足经济适用的原则。

2.各环节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在配网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措施方面,应该注重对各环节施工安全的管理,具体如线路管理、杆塔管理、变压器管理等。

首先,在线路管理方面,针对架空线路连接方式,需要对线的架设在野外作业进行具体分析,方案的设置应该关注传输电能的环境、干扰因素等,所以,应该对通电运行中的短路现象进行预防,可以针对性的检查线路交叉问题;另一方面,应该对设计图纸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与实践施工结合印证,然后,严格按照讨论结果进行线路的组装置,如绝缘子的安装应该满足防雷要求等。

其次,在杆塔的管理中,要求关注架设的稳定性,包括底部埋深、强风影响程度,所以,需要满足各项加固标准,目前多采作金属杆,架设的高度、线路的分部也比较科学,但是在实施阶段,应该注重现场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施工准备阶段完成后的现场施工阶段,要做好地锚、铰磨、抱杆的布置,做好地面拼装,以及对吊点、整体组装、螺栓固定、现场清理等做到全面有序。

第三,在变压器的管理方面,要注重作为中转变的技术应用,所以,操作要求专业化。具体如安装前的调试与模拟,荷载大小的评估,变电操作情况的分析等;所以,要求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并做好在线监测,保障其状态的安全性。还有自动化改造后的技术应用方面,需要在多个结构中实现,因此,开关控制就非常关键,应该保障隔离、自动监控制、遥控等各种功能的正常作用发挥,以起到保障施工完成后的应用质量。

结语

总之,我国的电力事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自身的特征,从现阶段的配网电力工程来看,主要的问题在于技术问题与施工安全,所以,应该结合当前的实际现状,实事求是,真正的从具体情况出发,分析这些技术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加以克服;另一方面,就是在施工安全方面,应该对防雷击做好预防工作,并通过技术与管理措施来强化,以此保障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梁庆华.浅谈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标准化施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87.

[2]吕志远.10kV配网电力工程主要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4):102.

[3]谢海滨.配网电力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以及进度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8):69.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问题安全措施施工
化工企业易燃液体处理的安全措施
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措施的优化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艺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玩轮滑
从复审案例浅谈技术问题在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