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2017-10-30 19:03刘烨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志愿服务

刘烨

摘要: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日渐深入,单纯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教学已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就志愿服务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展开了深入分析,并详细论述了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开展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志愿服务;理想信念教育;管理科学化

在计算机、智能手机逐渐成为我国民众标配的今天,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也随之到来。在这种现状下,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很容易出现动摇、扭曲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开展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志愿服务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

1.导向功能

作为志愿服务理想信念教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向功能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志愿服务承载着社会主流价值观,而这种社会主流价值观带来的导向性能够为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在志愿服务导向功能的作用下,高职学生将获得社会现实交往体验及民主开放的心态,从而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这对高职学生思想观念的开放程度以及自我尊重意识会有积极影响。

2.激励功能

对人们道德行为与思想品德的肯定是志愿服务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功能的核心。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志愿服务中,学生往往能够从志愿服务中获得荣誉感、自豪感、自我价值实现满足感。而由此产生的对志愿者团队及自身的认同感,将对高职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提供有力支持。

3.调节功能

在志愿服务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中,对于调节功能也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在经济、科技、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的信念追求、情感态度、观念意识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日渐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断加大的社会压力,正是高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志愿服务的调节功能作用下,高职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实现现实与理想的趋同;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由此能够得以消除,其理想信念也将同时大幅提升。

二、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开展路径

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志愿服务能够真正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开展路径就必须得到重视,这一路径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提升志愿服务管理科学化

想要真正通过志愿服务开展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高校必须提升志愿服务管理的科学化。高职院校志愿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但为了保证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应为学生提供与其专业衔接较为紧密的志愿工作,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志愿服务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此外,志愿服务的记录质量必须得到保障。只有获得志愿服务推荐信等书面肯定,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才能获得更为有力的支持。

2.落实高职学生志愿者激励保障机制

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当下很多高职院校在志愿活动开展中存在表彰与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高职学生志愿者往往因此大量流失,导致志愿服务的理想信念教育受到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健全高职学生志愿者激励保障机制。

(1)完善高职学生志愿服务保险机制

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理想信念教育的功能,高职学生志愿服务保险机制必须得到完善,从而使高职学生获得安全与权益的最大限度保障。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志愿者提供獎励性经费、保险等基本资金保障。例如,北京市政府早在2014年便开始对志愿者提供财政援助,为实名的高职院校学生志愿者提供保险。北京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志愿者数量因此得到大幅度提升。

(2)落实高职学生志愿者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高职学生能够真正在志愿服务中塑造自身的理想信念,必须对高职学生志愿者评价机制的落实予以重视。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学生考评与学校考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职学生志愿者评价机制的落实,促使学校形成人人争先的工作氛围,消除某些高职学生志愿者不思进取、懒惰散漫的消极态度。在“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中,高职学生能够进入“努力工作—提高效果—塑造理想信念”的良性循环,其理想信念的塑造自然会获得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志愿服务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开展路径的有效性将会得以实现。因此,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中,高职院校可以参考本文所提到的开展志愿服务的相关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宝元.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1):56-60.

[2]邱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研究[J].法制博览,2016(7):67-68.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志愿服务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当代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