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慕课教学中引入VR的必要性

2017-10-30 10:03李丽萍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高等数学慕课

李丽萍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慕课、VR等新兴事物被引入高校课堂教学中,它们改变了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高校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等数学;慕课;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事物在对大学课堂冲击的同时,也使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高校合理利用慕课、VR等教学方式和技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一、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等数学课程是大学工学、理学等学科最重要的必修基础理论课。高等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熟练运算能力,以及运用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高等数学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复杂,课时相对较少。高等数学主要由微积分、向量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等知识构成,内容非常复杂。以同济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第七版)为例,上下两册共12章,上册427页,下册358页。学生需要在两个学期内学完所有内容,共192个学時,这使得部分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高等数学知识有深刻的了解。

2.生源复杂,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异大。大部分高校面对全国招生,但每个省的教学资源不一样,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个省份的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其基础也有差别。高等数学作为基础课,一般采用大班教学,教师在讲课时虽然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的进度,但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3.枯燥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动力。高等数学的内容复杂烦琐,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只讲解教材的定理及理论知识,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参与性不高,学习压力加大,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二、高等数学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学到想要学习的任何知识。由于慕课是在线课程,学生可以自主调整学习时间及内容,并且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由于网络和手持设备终端(平板和手机等)的普及,学生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学习,而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课堂和时间,解决了课程学习时间相对较少的问题。

慕课由于其开放性,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是此门课程中教学能力较强的教授,他们长期活跃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对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把握较好。以“中国大学MOOC”为例,有同济大学的殷俊锋、张华隆等教授和国防科技大学的朱健民、李建平、黄建华、王晓、周敏等教授参与教学视频的录制。在讲授过程中,教授们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料和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解决了由于学生基础不一难以跟上整体学习进度的问题。

慕课有许多优点,但并不能完全代替高等数学的课堂教育。因为慕课是开放的,在方便之余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高校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通识化教育发展,相应的高校学生的状态变得难以掌控,某些学生的学习的态度和目标也变得功利化。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对几百万名学生的追踪调查发现,注册课程的学员中有50%的在网络上听过课,而最终全部学完课程的仅有4%。这说明,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为薄弱,需要外在的力量对其进行约束。而传统的课堂教育与慕课的结合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三、高等数学慕课教学中引入VR的优势

VR(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创造一个三维虚拟现实环境,为使用者提供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方面的模拟。使用者通过穿戴或者操控虚拟现实设备能够直接查看、控制、触摸、勘测虚拟场景中人物的四周环境和事物的改变,并且可以与其进行一定的行为交互,使自己与虚拟现实环境很好地融为一体,产生身临其境旳感觉。通过VR,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平台(课堂),让学生在同一个教室(课程)上课,但接受到的内容进度可能不同。将VR运用于慕课,会带来传统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感(沉浸感)

目前,大多数的慕课教学给人的感觉就像看2D电影,而加入VR的慕课教学则是3D的。由于加入VR的慕课在编写时虚拟创造了一个三维虚拟现实的课堂,其产生的效果与真实课堂的教学差不多,可以给学生很强的带入感和参与感。在这个课堂上,学生可以以第一视角无干扰地接受教育,还可以完整地看到教师引入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延展出概念和定理的完整过程。与此同时,学生自己也在进行思考和计算,并且可以重复学习重点和难点。

2.双向互动性(交互性)

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判断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疲惫时引用部分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即时反馈调整授课方式及教学进度。这种情况是慕课教师无法做到的。但将VR引入慕课,通过合适的手段,就可以实现这一效果。例如,在学生感到疲惫时,学生可以取下“VR”头盔或者眼镜;对某部分知识不了解时可以重复播放;对某些共性的问题可以直接翻出菜单查看;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可以与课堂中其他学生进行虚拟交流,如果仍然得不到解答,还可以与任课教师直接沟通。

3.构想性

高等数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结晶。因此在高等数学概念的引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实际案例。比如导数的定义,在同济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中,其引入时就采取了运动瞬时速度问题和求切线的问题。而在VR慕课中,教师可以引入3D电影的某些片段,增强课程的观赏性和实时感,设计合适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约束性

信息技术在方便师生的同时,也给传统课堂及慕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由于网络内容丰富,吸引力较强,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电影、电子小说和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但引入VR的慕课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取下VR设备而未能在设定的时间内回归课堂就会被扣分。因此,学生除了接触课堂内容并完成作业外不能做任何事情,这样会对部分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形成约束,强制学生认真完成课程的学习。

综上所述,加入“VR”的慕课将更有可参与性、约束力、趣味性,还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全可以作为学生预习、复习、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某些通识性的课程在引入人工智能虚拟课堂后,将有可能完全代替现实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数学(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29-34.

[3]朱丹.基于虚拟现实的MOOC教学交互模式的研究与系统实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技术高等数学慕课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