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室内陈设中的西方融入

2017-10-30 23:42孙悦
设计 2017年8期
关键词:西学东渐民国多元化

孙悦

摘要:在近代中国,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室内陈设也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以民国时期最为明显。民国作为一个特殊时期,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保持着中式的典雅,同时融入了西方新潮,虽不伦不类却又有其独特性。本文将从文化融合以及中西方室内陈设思潮内涵的角度对民国时期特殊的家居陈设形态进行分析和阐述,旨在提倡人们在吸取新理念的同时不忘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精髓,从而创作出更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顺利。

关键词:民国 室内陈设 西学东渐 继承传统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4-0122-02

引言

自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人便产生了对西方物质文明倾慕的同时又对中国传统文化留恋的心理,直到20世纪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提出,以及中国和西方文化不断碰撞和融合,其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尽管存在着不少模仿、抄袭、生搬硬套的现象,但仍然受到了上流社会、达官贵人、留洋华侨的推崇。这正是反映出当时大众面对一潮流的矛盾心态,既不想刻意地反对传统,同时对拥有现代生活的各种便利又充满向往。但这种具有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态度也不失为对—次正面意义改革的推进,也是为现代室内陈设设计提供了积极性。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精美的设计作品。但纵观整个民国时期,由于其形态的不成熟,也出现了过分引用西方文化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形成,吴良镛先生就曾指出其缘由:“至少是由三个障碍造成的:一是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作品的丰富性和他们卓越的艺术成就还缺乏理解。二则是对民国前后装饰文化的交融还缺乏深入的探究;而三是对西方的研究也不够系统,不能与中国市场研究结合起来。”因此,了解我国传统室内设计是我们与西方文化碰撞前的第一步(图1,图2)。

一、外来影响前(1840年)的中国传统室内设计

(一)拥有哲学思想的中国传统室内设计

在历史长河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传统建筑始终如一,始终保持着原本的基本形制和美学原则并不断改进,形成了一套自我完善的自律体系。在世界室内设计史中,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拥有其自身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文化特质。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基石,将儒道思想注入到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中,为中国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底蕴,使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拥有了自身独特魅力。

1.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

中国社会秩序的建立往往通过礼制与儒学教义。对于室内空间来说便也运用了这样的体系来构建空间秩序,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

2.天尊地卑的裝饰表征

在封建社会,随处都充斥着传统的尊卑意识、名分观念、等级制度的思想约束,并且牢牢地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与导向,传统的建筑形制也无可避免,各处弥漫着统治阶级的束缚气息,深深地被制约着。

3.富于审美的结构造型

在中国,“和谐自然”是道家的思想,也是中国一直以来所传承的主流思想,任何事物都会将此真意蕴含其中。同时它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尺,因此,我国传统室内设计中,无论空间如何构架和造型,始终坚持着结构造型与建筑装饰的统一和谐,这也是我国室内陈设空间设计的显著特征。

4.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

在中国的古典哲学中,宇宙是阴与阳的结合,宇宙万物都是有生有灭,有虚有实的个体,它们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在中国室内陈设设计中也运行着这一自由灵活的规律(图3)。

5.师法自然的意境创造

在中国传统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往往通过对自然环境内外空间的关联与渗透来展现自身的向往与追求。而这种内外交融的特点,表现出了人们在精神层面的对自然美的享受。

(二)中国传统室内的形式特征

1.官式建筑的室内空间

“官式”一词通常是指官方的,行业公认的模式,即标准化和定型化的意思。具有端庄大度、严谨整饬和华贵典雅的总体风格。比如;宫殿建筑、庙宇等。

2.民间建筑的室内空间

民居建筑、会馆建筑、书院建筑、宗祠建筑、宗教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等多种类型建筑都属于传统民间建筑主。这些建筑中都融合其特有的气质形式,既相通又各有其功能特性。

(三)中国传统室内的装饰特点

中国传统室内的装饰在富含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同时还包括了形式上的特点:在界面处理上灵活机动,适应于变化;家具陈设上种类丰繁制作精良;还具有色彩纹样丰富,意蕴内涵的特点。(图4)

二、民国时期中式风格在西方设计融化下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中西结合下的室内设计风格形成的原因

1.战争动乱,国家被侵略,外来思想的冲击

2.“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由张之洞提出的“中体西用”理论(全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正是因着这一理论,使得两种文化不断碰撞,尽管过程复杂艰辛,但经过了选择和取舍的过程,这一时期的中西文化得到了融会贯通,成为了时代的主流。也成为人们了解洋时尚并追求的契机。

3.盲目崇洋之风愈演愈烈

由于外国侵略使得国内文化无暇顾及而遭受挫折,导致部分人对中国文化失去了信心,认为国外的一切都好,再加上在中国思想界中产生了一种“一心向欧”的思想,使得人们在心理取向上有了很大的影响,对西式风格形成了一种盲目的向往和追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室内设计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4.人口构成变化

西方文化东渐是其外因,其内因是本地文化的特征。租界、移民、留洋无非是人口流动的方式,其根本是在流动的过程中所带动起来的文化交流。通过变异、杂处,糅合创新,建立起新的具有特色内涵的新个体,而我国独特的室内风格便是这—方式下的产物。endprint

5.西式建筑和房地产业的兴起

由于中国社会的动荡变化,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受到很大的冲击,中国社会开始涌现出大量的外来文化,随着频繁的互动,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西式建筑和房地产业,由于外国人来华居住、工作,使得活动增加,需求增多,因此这些人开始逐渐稳定生活,按照他们的文化形态建立起自己的生活模式。从此大量“西式”建筑开始在中国涌现,并不断复制。从而也为中国室内设计方式提供了参考方向。

6.“洋人”成为家具设计主体

在此阶段,留学生尚未正式登上家具设计的舞台,本国匠人根本无从了解外国家具的根本,更别说设计。因此,对于由中国人开设的西式家具厂只是单纯地仿制建造西式家具,但从根源上来说仍然是西方的家居设计理念。所以这一时期外国设计师是我国室内陈设设计的主体。而本国的匠人则形成了既中又洋的模仿。从而导致了我国室内陈设的独特形态。

(二)西方风格在中国的传播

由于西方风格不断推陈出新,大量的风格体系开始涌入中国:罗马风格、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复兴风格、文艺复兴风格、殖民地式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新艺术运动”风格、折衷式风格、ArtDeco建筑风格。这些风格以恰当的时期在中国传播,正中当时对洋时尚怀有好奇与向往的中国人内心。

(三)民国时期中国室内陈设设计的主要特征

经过中西文化的碰撞,民国时期的中国室内陈设开始形成了自身独有并绚丽多姿的中西合璧模式。在品种上开始丰富,式样也开始多变,同时还具备追求细节,注重需求与实用性的特点,并且多以记事的形式进行装饰,通过薄木镶嵌方式进行点缀,引进并运用先进的工业材料。

(四)民国时期室内陈设设计者的特点分析

1.类型

民国室内陈设设计者共分三种类型:华籍留学生、华籍手工艺人、外籍设计师。

2.受西方古典风格和西方现代风格影响的民国室内陈设设计者

第一,在民国时期,西方古典风格(巴洛克、洛可可等)是设计师们主要的模仿对象。

第二,民国时期的设计者们除了自身储备的中国底蕴文化思想外,西方现代风格也是其重要的设计思想来源。

正是由于这种中西融合的碰撞,形成了民国室内陈设的重要特征。并且,在室内陈设中都将发现,无论是中式装饰还是西式装饰还是造型都融合存在于所有种类和风格的家居空间中(图5,图6)。

三、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民国室内陈设在西化的过程中虽出现了一些因过分崇洋而创作出来的尴尬作品,但总体它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是最为后世称道的地方。而它的继承方式我们可以分为三部分,即,从精神上继承传统,从造型上继承传统,从装饰上继承传统。

(一)民国时期室内陈设的继承途径及分类

1.民国家具最常见的手法,以西方传统家具的造型作为创作基本,同时与中国传统的装饰元素进行融合。这也是民国家居陈设中运用最广泛方式。

2.另一种主流模式则是以西方传统家具的造型为基本,并加入了西方传统家具的装饰元素,同时还融合了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形式进行创作。

3.多出现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的一些民间家具,其形式以中国传统家具的造型为基本形态,拥有中国传统家具的装饰元素的同时,还融合了西方传统装饰元素。尤以广式家具最为突出。它的表现形式为两种,一是嵌入中式装饰,通过找到中式裝饰与西式古典家具装饰的共性,使其共存而不相矛盾,融合而不相冲突,同时彼此提升,这也是民国室内陈设的魅力之处。二是简化中式装饰,将几何形应用在中国传统装饰的家具上在保留传统审美的同时更具有功能性。

(二)对传统继承方式的启示

社会发展仍在持续,伴随着的变化也在日新月异。我们已知的装饰时代已成为久远,现代主义也如同老歌般沉寂。迈入21世纪,我们不再需要繁缛纷杂的装饰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冷漠的线条。我们需要的是在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共性中继承传统的优秀,满足当代的需求,满足现代人对简约的审美要求。只有通过前人的经验与历程,我们才不会走入狭隘的误区。只有通过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满足当代人切实的审美要求及实用要求,同时合理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引入西方设计艺术先进的材料与技术,才能在空间、造型、家具陈设等方面对东方传统室内设计做出深度改良。只有将东西方文化深度地融合与交汇,并将其延续影响到当今室内设计,才能激励我们在深刻理解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真正继承我们本民族的传统,领悟到其蕴含的深刻思想,从而才能使中国室内陈设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三)多元化的发展

在经过了西方现代各类思潮的洗礼,我国设计艺术以新的面貌适应了国内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并没有全面西化,而是以多元的设计将本土化的思考融入。无论是西方设计风格的卷入还是各种设计中多元化特点的涌入,只有始终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根本,并将寓意深刻的传统装饰元素在多元化的现代室内设计中灵活运用,才能转化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风格。

结语

中国传统室内装饰设计与西方装饰设计在民国时期的文化结合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拥有独特的艺术定位。在整个过程中,它经历了盲目追从到冷静融合,再到成为特色的民族风格,尽管曲折但仍然不可或缺。它不仅只代表了民国时期社会对于西方文化时尚生活的追求,也启示着我们作为设计师的责任,通过对大众心理捕捉的同时深刻分析,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改进东方传统建筑空间,将中国传统陈设文化精华和西方科学实用理念的新型设计风格进行融合,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学东渐民国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母鸡
“西学东渐”一词始于清末而非民初
全国质量奖“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时期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刍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轨迹与时代特征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