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探析

2017-10-30 23:55陈洁周一萌王海帆
设计 2017年8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

陈洁 周一萌 王海帆

摘要:在现存的社会历史文化中,传统村落无疑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古村落的保护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以仙居县皤滩古镇为主,关注皤滩古村存在的历史人文价值,正确合理地提出了古村保护和开发的对策,从而为古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台州地区 传统村落 保护研究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4-0144-02

前言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古村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许多传统村落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农村旅游业,随之而来促进了农村传统村落保护意识。一些传统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曲、手工技艺顺势发展革新,保证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新。

笔者通过实际走访台州地区多个古村落,以仙居县皤滩古镇为落脚点,结合所学专业,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台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情况。本文从传统村落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尝试通过分析得出保护措施和发展途径。

一、皤滩古镇状况

皤滩古镇是古代浙东南一个重要的商埠,是浙中地区古代食盐运输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历史人文荟萃。2000年被浙江省政府评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拥有的历史文物数不胜数。水是古镇的灵魂,繁华的街道沿河而走,古老的民宅依水而建。皤滩古街呈“龙”的形态:龙头朝西,对着五溪汇合点,中段弯曲成龙身,后路街与水埠头下是龙爪子,龙尾朝东,绕过下街长生谭。街道路面用鹅卵石镶嵌成“龙鳞”图案。内存明国时期店铺、赌场、妓院、书院、祠堂等一应俱全,完美地展示了明国江南商埠的情景。街上,正宗的老字号层出不穷,老字号招牌依然流金溢彩,各种装饰图案意境幽谷。房子由淡雅的鹅卵石垒成的墙,远远看过去色彩缤纷,给古镇平添了一抹生机。窗是木头雕出来的,花式繁复。只是窗棂斑驳,上面的漆片迎风摇曳。门也是木头的,门楣上有木刻的《水浒》和《三国》的小故事,小人像雕得栩栩如生。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皤滩古镇由繁华变为萧条,许多传统建筑随着时间的变化变得落魄和风化,使其失去了历史的价值。

近些年随着古镇的开发与建设,古镇的旅游业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起色,游客日益增加,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大量的传统建筑被保护和挖掘。但随着市场竞争,周庄、西塘、乌镇等古镇迅速发展,皤滩古镇建设力度一度不及周边古镇,皤滩古镇处于旅游市场中下端,导致古镇各方面得不到快速发展。如何让皤滩的古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能够让我们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其不二选择。

二、皤滩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仙居县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几年仙居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仙居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县。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皤滩古镇才渐渐被更多人熟知。与南浔、同里等古村落发展模式不同的是,皤滩古镇开发属于政府主导,皤滩作为仙居旅游主导项目,本着开发和保护的原则不断发展壮大。皤滩的旅游发展还离不开当地的居民,在景区开发初衷就本着居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一切以村民利益为主,这也是景区能够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

涉及到景区具体的建设方面,景区一直坚持以保护为主,进行保护性开发。针对一些具体传统建筑,一些历史文物,不是推翻和破坏,而是以新加旧的模式进行保护开发。其次,注重可持续发展,确保追求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古镇的开发与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了要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在开发建设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皤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注重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皤滩古镇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无骨花灯,经过多年来多方位的宣传开发,无骨花灯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工艺品。总体而言,皤滩的发展模式则是以政府主导形为主,依托其自身优势,结合当地全面发展(图1)。

但皤滩古镇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例如经营模式古板,采用政府型主导模式较为陈旧。景区建设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游客接待能力不足等问题都是皤滩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事情。

三、皤滩旅游发展意见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旅游业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做到水乡古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护好旅游资源,对古村落进行合理规划、资源合理开发;进一步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挖掘其文化底蕴,寻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契机,进行创新创业;开创旅游业和互联网经济的“黄金发展期”,促进古村落又好又快发展。

(一)均衡保护与开发,促进资源合理化

政府是开发的主导者,在景区开发的过程中应该保护性开发。皤滩古镇作为仙居特色旅游资源项目之一,对历史、艺术、美学、建筑等诸多学科均有突出价值。在景區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其特有的文化形式。其中皤滩的五大区域应结合自身,以新改旧、以旧作旧对小镇古街、鉴湖、九门堂等区域精心保护,对其本身的建筑形式以及特有的历史文物进行保护性挖掘。对皤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虽近几年皤滩无骨花灯作为其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产品开发程度较深,但作为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在其开发和挖掘上还存在较大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全面,导致无骨花灯只停止在观赏性上。通过对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开发,是皤滩景区建设的第一步,只有开头做好,后续才能跟进进行。

(二)规划科学布局,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皤滩作为仙居特色旅游项目,这几年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但大多数仍然以台州本地市民短期游玩为主,外地游客较少。如何拓宽旅游市场,成为目前景区建设棘手的问题。开发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解决就业、发展区域经济。因此,皤滩古街旅游的开发就要遵循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和谐统一发展的原则。这需要我们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科学布局皤滩,力争将皤滩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譬如近几年对古镇周边的水渠污水进行处理,清淤去污,每一民居都连接到污水收集系统上,让皤滩古街恢复了清波荡漾。因此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规划,做好近期、中期、远期规划,整合周边旅游资源,结合神仙居、道教文化、油菜花节等资源,保证皤滩长期发展,做到立足长三角,建设新皤滩的发展模式。

(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高品位和内涵

浙江一绝,皤滩花灯。它既是民间馈赠的礼物,又是民居上的装饰物,更与民间节庆活动水乳交融,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融绘画、刺绣、建筑等艺术于一炉,单灯风姿绰约,组灯气势恢弘,具有很高的审美观赏价值。无骨花灯具有艺术价值、民俗价值、学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最大程度保护乡土精神。

(四)引进现代科技,建设数字皤滩

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景区的建设也需与时俱进。皤滩要建设成为智慧景区,就离不开现代媒体的运用。在景区建设时,需把现代媒体技术运用到景区的媒体个环节,打造智慧旅游景点。例如可以利用景区全面数字监控,保证景区安全性;如利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端互联网进行购票、景区解读、导游等全面数字化,保证游客的方便性;还可利用网络平台建设监督举报机制,保证景区建设的全面化,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五)全面改革创新,铸建全新皤滩

皤滩若要赶超其他已运营成熟的古镇,一定要有改革创新机制。在创新的过程中,可借鉴国内外成熟的运营机制。可借鉴国内乌镇模式,组建专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旅游开发公司,对资源合理化配置,将整个景区作为整体整合开发,或可借鉴合作社经营模式,整合皤滩民间资本,真正做到为村民利益着想,建设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皤滩。除了在管理方面进行革新,在管理、服务、资源等方面也有所突破,需要立足自身,有所创新,做到独树一帜的新皤滩。

皤滩旅游虽近几年出游起色,但距离一个标准古镇建设还需要重新定位方向继续努力,我们相信,通过建设者和规划者的努力,皤滩一定会迎来崭新的明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构成分析及保护策略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与发展模式的探究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