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思考

2017-10-31 08:35路露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

路露

[提要] 市场销售中,顾客可以使用现金支付货款也可以使用信用支付,使用信用支付对于销售商来说就形成了所谓的应收账款。信用支付一方面可以增大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大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和销售份额,以增加企业的利润额,所以企业在市场销售中通常会采取应收账款这种信用手段及营销策略。然而,虽然应收账款属于企业资产的范畴,应收账款的增加表面上看是企业的资产增加了,但是当企业的应收账款达到一定数目,一方面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灵动性,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所以应收账款管理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管理;信用政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8月20日

一、应收账款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一)应收账款的含义。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发生商品销售以及提供劳务等服务时,顾客没有采用现金支付而是采用信用支付,因此产生的应收款项。它会因增加销售量从而增加利润,但是如果账款不能及时完整的收回,不但不能增加企业的利润反而会降低企业利润。

(二)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

1、市场竞争。在应收账款的影响因素中,市场竞争占有主导地位。在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竞争无所不在,同样的质量条件下购买者会比较价格、同样的价格条件下购买者会比较质量。同一种类型的商品,市场上会有许多不同的质量、价格及服务。然而很明显,企业如果想依靠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赊销手段。这样可以招揽更多客户,扩大销售、增加销售额。然而由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很多企业在管理应收账款时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或者相关的规章制度只是摆设。业务部门经常不及时与财政部门核对,导致销售脱离了清算,隐患不能及时表露出来。在应收账款数目较高的企业,当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时,就会发生长期挂账的现象,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应收账款管理方法

(一)选取资信状况较好的销售客户。影响应收账款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客户的资金和信用状况。假设客户的财务状况比较好,而且一直遵守信用,那么应收账款收回的工作就简单得多。相反,如果客户的财务状况不良好,并且信用程度也不高,那么应收账款的收回就会遇到很多的麻烦。由此可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注意对销售客户资信状况的考察及分析。

(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为保障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应当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客户的经营情况、负债情况、偿还能力及其信用质量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所以要根据信用的五大标准:品行、能力、资产、抵押、条件来综合评价客户信用状况,建立合理的信用政策。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产生的应收账款长期不能够收回就成了坏账,会影响企业的实际利润。所以当应收账款产生时,我们要增强对其的控制,尽量把其会产生的成本控制在企业可接受范围内。收账政策是企业在应对如何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时所制定的相关政策。企业可以采用现金折扣等催收方式。对于长期无法收回的,可以将其应收账款改为与应收账款相比具有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坏账的损失。必要时也可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三、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信用标准不合理。很多公司为了在短时间内增加销售额,在还没有对购买方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和了解,还不清楚货款是否能够及时收回的情况下就对购买方销售了货物。同时,在采用赊销时,企业没有将自身的资金周转速度和财务状况作为制定现金折扣、信用期限等信用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而是迁就购买方的情况和要求制定优惠政策。

当购买方没有在预定的信用期限内偿还所欠货款时,企业会打电话或电邮给客户催收欠款,但这样一般都没什么效果,企业仍然无法收回欠款。然后企业会派人去催收欠款,但多数人员在催收过程中稍遇困难就容易放弃,时间长了导致有很多应收账款一直挂在账上,一方面对企业资金的调配有所干扰;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失,应收账款可能就成了坏账。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在现如今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是很常见的问题。内部控制不完善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很不利。在产生应收账款后,企业要及时催收账款,出现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时要通知财务部门,财务人员要做好相关财务处理,将其计入坏账损失来冲减当年利润,尽量降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要及时地收回,不能及时收回的要记入坏账损失冲减当年利润。但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再加上财务人员实践能力不是特别高,应收账款的收回能力很有限。时间在推移,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也在跟着应收账款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大。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大多数企业员工的工资绩效往往与销售量成正比,却没有和应收账款的收回程度挂钩。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会为了业绩使用先发货后收款的手段,反而不太关心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销售发生的应收账款若没有专门的人员去催收和管理,只会导致越拖越长,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责任划分不明确。企业里每个部门的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没有人会主动去管理应收账款。往往会等到应账款数目较大的时候才去管理,但是这样又会造成前清后欠的状况。虽然应收账款是销售人员的工作产生的,即使公司规定销售部门承担收款责任,但是由于销售人员的能力是销售而不是收款,所以收款的工作进行也不会很顺利。

(四)企业防范风险意识薄弱。企业采用先发货后付款的模式,可能会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企业缺少对购买方信用的考察和了解,并不能保证购买方会按约定的时间及时付款。也没有对购买方的资产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购买方是否有能力付款或者及时的付款都是个未知数;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对自身的财务状态进行评估,没有去权衡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企业有没有能力去承担這个风险。endprint

四、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站稳脚跟,就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顺应时代潮流。这就要求企业要对市场进行深一步的调查,全面了解现在客户需要的是什么,热衷于什么;同时优化内部体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激发创新思维,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顺应时代潮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能脱颖而出的关键。当然,企业也要与时俱进,了解国内国外同行业产品的质量,要以优质为标准,与时俱进,坚决做到在质量上不输于其他任何企业,并做好相关售后服务工作。售后服务对客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间接地对自己产品的质量做了一些保证。

(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无论是单笔的赊销还是多笔的赊销,企业在其发生之前就要对公司的财务状态进行评估,要明确企业能够承担多大的由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而不是迁就购买方而制定不利于己的信用政策。

1、成立资信管理部门。由于公司各部门都是各司其职,所以公司应当专门成立一个资信调查管理部门,专门对购买方的信用情况进行了解,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独立于销售部门,这样有力地避免了销售人员为了销售量的扩大对购买方进行信用标准的迁就。部门工作人员一方面要进行购买方信用的摸排,查清其信用情况。确保购买方能否及时付款;另一方面也要时刻关注购买方资产财务状况,确保在约定时间内购买方有能力付款。如果发现购买方信用或者财务出现状况,要在第一时间通知销售人员,要中断给其供货,然后要求销售人员尽快去收回购买方的前欠货款,防止应收账款的累积。

2、加强购买方资信的管理。购买方的资信是应收账款是否及时收回的保证,所以企业设立的资信管理部门要对购买方的信用五大标准进行全面的了解。这五大标准分别是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品质是指购买方的信誉程度,也就是购买方会付其应收账款的可能性;能力是购买方所具有的偿还应收账款的能力。资本是一种背景。这种背景是指购买方的财务状况和购买方能否偿还应收账款。抵押是指购买方用于支付企业应收账款所用的抵押物或者无法支付企业应收账款时用其抵押的资产。条件是一种会影响购买方支付企业应收账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三)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1、加强购销合同管理。企业在进行销售商品时要有专门人员与购买方依法签订合同,公司的专门人员要有公司的授权。合同上要有准确交易明细。如:若不是以现金支付,要在合同上约定好付款日期;若不能及时付清时责任的承担以及注明超过一定期限后要走的法律程序。

2、明确业务考核情况。对于销售人员的考核不能只看销售额,而是要结合其销售额与收款额。并且要求谁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谁负责催收,销售人员定期与财务人员核对应收账款收回情况,制定合理的催收欠款计划。当发现应收账款很难收回时,要及时告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及时做坏账损失,尽量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的损失。

(四)加强应收账款信息化管理手段,完善坏账准备制度。应收账款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客戶购销情况、开出的发票和收账过程等。现代很多企业经营范围繁多,销售情况不仅有零售还有批发。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可以给业务量大的企业提供很大的方便和保障。所以,企业应当根据公司自身情况购买或者开发一套和本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情况相符的系统。在购买或者开发前,要事先与应收账款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充分全面了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状况的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付出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也会降低企业坏账的发生。

(五)合理采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权益。大多数的企业为了维持与客户的关系,催收款的力度并不大,导致很多客户会一拖再拖。当企业发现应收账款不容易收回时,可以适当采用强制手段,例如法律手段。在最佳诉讼期内,尽快使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降低企业在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情况下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思香.简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漏洞及解决办法[J].时代金融,2016.15.

[2]王俊.浅析农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时代金融,2015.2.

[3]张东宇.企业应收账款的意义与控制探讨[J].中国投资,2013.9.

[4]刘恒勇.浅析应收账款的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4.

[5]赵敏明.浅析现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8.

[6]任宏伟.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分析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6.8.

[7]张莉.关于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5.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