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师苏祗婆的“东游记”

2017-10-31 07:35徐继东
琴童 2017年10期
关键词:龟兹突厥音乐家

徐继东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苏祗(zhī)婆这个名字起得很别致,也很有新意。一个女人味十足的“婆”字,成功地忽悠了很多人。就连在今天,还是有人在疑惑,苏祗婆究竟是男生还是女生啊?不信你上网搜索一下,就连苏祗婆的配图,都在乱点鸳鸯谱,居然画了一个抱着琵琶的大美女。你瞧瞧,这样的讹传是不是害死人啊?

在新疆的小学课本里《历史的足迹》一文中,就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到了音乐家苏祗婆。

苏祗婆,南北朝时期西域龟兹(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库车县)人,著名的音乐家、琵琶演奏家。他把西域的“五旦七调”音乐理论引入中原,推进了八十四调音乐理论的创立,奠定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理论基础。他作为一位杰出的琵琶演奏家、音乐理论家,被载入中国音乐史册,是我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

读了这样的人物介绍,如果你觉得还是不太相信的话,就不妨到新疆库车县龟兹文化广场上看一看,那里有苏祗婆的塑像。一个英俊挺拔的汉子,举着心爱的琵琶站在那儿。铁证如山,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老爷们呢。

那么,可能又要有人追问了:一个堂堂八尺男儿,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沾满胭脂味的名字呢?

苏祗婆是维吾尔名字的汉文音译。他姓白,是“智慧通达”的意思。所以不少研究人员认为,苏祗婆与北周大音乐家白智通,应该是同一个人。

出生在龟兹的苏祗婆

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龟兹,地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带,在交流和借鉴基础上的融合与创新,使得它成为名震一时的东方音乐王国。

苏祗婆就出生在龟兹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就是一位当地很有名望的音乐家。当时正值公元6世纪,突厥部落崛起,控制了西域很多国家,其中就包括了龟兹。正因此,龟兹的音乐得以集各家之精华,成为西域最流行的音乐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加上又有一个音乐家父亲,音乐神童苏祗婆进步很快。他很小的时候,就在龟兹地区出名了。他不仅琵琶技艺超群,而且精通乐理,因此就被突厥可汗招为专职乐工。

苏祗婆的“东游记”

可出生在西域龟兹的苏祗婆,成年以后怎么又背井离乡来到了北周都城长安呢?那时候可不比现在,参加个演出还有飞机、火车,千里迢迢的旅程,一走就是大半年啊。这就要讲到音乐家苏祗婆的“东游记”。那得从北周皇帝宇文邕(yōng)与突厥公主阿史那的那一场盛大华美的婚礼说起。

看过电视剧《兰陵王》的朋友们一定都还记得,那位英武帅气的北周皇帝,可以說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君主。

宇文邕为了集中精力对付邻国北齐,他对剽悍好战的突厥采取了和亲策略。公元568年,他派出心腹使臣,携带重礼,西出玉门关,向突厥可汗求婚。突厥可汗对胸怀雄才大略的宇文邕也非常看好,再三斟酌权衡,决定把三公主阿史那许配给宇文邕。

阿史那公主不仅天生丽质,而且才华横溢。她精通音乐,能歌善舞。突厥可汗对三公主宠爱有加,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如今爱女远嫁异国他乡,突厥可汗为三公主精心准备了一份特别的嫁妆—一个300多人规模空前的皇家歌舞团。在龟兹首屈一指的音乐家、琵琶演奏家苏祗婆自然榜上有名。

就这样,大音乐家苏祗婆作为一件很有分量的嫁妆,开始了他的“东游记”。

周武帝大婚之日,举国欢庆,都城长安张灯结彩,鼓乐喧天。人们都被这节奏活泼欢快、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与舞蹈深深陶醉了,许多市民跟着龟兹歌舞团的音乐一同翩翩起舞。

从此以后,“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成为流行。包容豁达、心胸宽广的大都市长安,不仅心无芥蒂地接纳了龟兹歌舞音乐,还渐渐形成了以“胡风”为美的社会审美风尚。

来到了繁华的都市长安,苏祗婆的视野与眼界就变得更加开阔了,这给他的音乐研究与创新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苏祗婆不仅把龟兹音乐中的“五旦七调”宫调体系带到了长安,把五弦琵琶等诸多西域乐器引进中原,他还与好友郑译合力研究“旋宫八十四调”。因为这种音乐体系来源于苏祗婆琵琶的“五旦七调”,后人又把它直接称之为“苏祗婆琵琶八十四调”。这一切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在音乐技术上确立了规范,而且对后来的宋词、元曲乃至我国戏剧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龟兹突厥音乐家
丝绸之路上的龟兹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龟兹乐舞
姚铜(音乐家)
龟兹古乐
Or.8212/76突厥鲁尼文文书译注
古突厥文碑铭中ik刍议
暾欲谷碑所見古突厥文詞彙“騰格里”()釋讀
古突厥人的词语Ortuq (Ortaq)“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