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新时代共产党人高尚的人格

2017-10-31 10:48牛先锋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

牛先锋

【摘要】 心学是正心诚意、升华人格的学问。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这门功课的根本就是要坚定党的宗旨、增强担当意识、升华高尚人格。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从“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追求出发,揭示了达到人生完美的途径和具备高尚人格的标准。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新时代,重读马克思的这篇短文,对于加强党性修养,塑造共产党人高尚的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共产党人 高尚人格 共产党人的心学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2.002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讲,“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这样的人才会令人尊敬,也才能称得上是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心学是正心诚意的学问,对于共产党人来讲心术正与不正,表现在行动上就是要看能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再次感受青年马克思选择职业时的诺言和坚定而忠实履行诺言的精神,对于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反思自己的行为,巩固理想信念,净化自己的心灵,升华自己的人格,做实、做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功课,都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在“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中修炼高尚的人格

1835年8月,年仅17岁的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考试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豪气地写道:“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若仅此偶然一句,或许只是年轻人一时的激情冲动。然而,细品全文可以深切地感到,文章既充满着血气方刚的朝气,也蕴含着冷静而深沉的理性;既带着对宗教神谕的敬重,也体现出作者的自主选择。全篇文采飞扬、思想深刻、逻辑严密,特别是结语惊世骇俗:“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①

从行文可以发现,青年马克思的心中还有神的影子,他把“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看作是神给人指定的共同目标,但他同时又肯定“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而正是沿着“神谕的目标――自主选择的手段”这一思维范式,马克思在其随后的理论生涯中,从“现实的人”出发,把神谕升华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目标,把达到目标的手段归结为人的解放的条件。

“为人类福利而劳动”,马克思在青年时代是这样说的,终其一生也是这样做的。在为实现全人类解放这一伟大使命的征程中,马克思塑造了令人肃然起敬而又完美的高尚人格。

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是高尚人格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告诫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该理性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决不能凭油然而生的幻想、感情激动、眼前浮想联翩、鬼迷心窍的名利、虚荣心来选择职业。“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慎重的选择,不仅需要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纲领有深入的理解,更需要对党的奋斗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困难有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

入党并不是选择职业,选择的是信仰、价值和政治追求,这要比职业选择更为庄严、更为神圣,因而也应该更为理智和慎重。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尽管每一个党员都有不同的社会职业,但为党的事业而奋斗是所有党员所从事职业的性质,尤其对于执政党的党员来讲,履职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党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要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为党的事业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个人的职业与党的事业是高度统一的,每一位党员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劳动来增进社会福利,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党的事业的要求,也是达到高尚人格的重要途径。

经得起困难与诱惑的考验是高尚人格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强调,职业的选择应该建立在正确的思想基础之上,这样才能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才不会因任务的艰难曲折而妄自菲薄,甚至犹豫徘徊、怀疑初心,也不会因事业困苦挫折而自愧无能,甚至意志低沉、厌世绝望。

在“长夜难明赤县天”的黑暗隧道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看到了隧道尽头的光亮,并把共产主义立为自己的初心,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战火连天的生死考验,经历了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搞建设的困苦考验,也经历过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然而,在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越来越近、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一些党员干部却对当初的选择疑惑了、迷茫了,提出了“共产主义渺茫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精神颓废、意志消沉、无所作为,甚至走向腐化堕落的深渊,严重危害党的形象、党的威信和党的事业。

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背叛初心,出现理想信念动摇和滑坡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深层次的思想原因有三个:

一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全部分量认识不足。共产主义不只是要解放某个民族、某个国家、某个阶级,而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矛盾的真正和解,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境界。正因为如此,共產主义事业才是人类崇高的事业,才是令人尊敬的事业,才成为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这样壮丽而崇高的事业,决非是凭一时热情和冲动能够完成的,共产党人必须时刻认识到共产主义事业的全部分量,充分估计和勇敢面对完成这份事业过程中将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打不倒、压不垮的担当精神,承担起这份事业的全部分量。

二是对完成共产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角度来认识;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需要用历史尺度来衡量,不是急于求成的事情。邓小平讲过,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完善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而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做法及其幻想共产主义在某个时间、某个地域很快就能建成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终生奋斗目标,在这里,“共产党人”并不是指具体哪一个人、哪一代人,而是指所有时代的共产党人。马克思也从来不是从一时一地的角度来认识共产主义的,共产主义要解放全人类,离开历史的、全人类的视野来认识共产主义,就会产生急躁冒进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使共产主义误入两个方向,要么是神秘主义的“假大空”,要么是悲观主义的“渺茫论”。

三是对共产主义发展的过程性认识不足。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的共产主义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②也就是讲,共产主义是现实的运动,在现实的运动中趋向于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变为现实,需要生产力的普遍提高和与此相联系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扩大,而这些条件只能在现有的经济社会中产生和创造出来,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要立足现实,以坚强的毅力与阻碍历史进步的因素进行伟大的斗争,不断消灭那些使人被奴役、被污辱、被蔑视、被遗弃的各种关系,为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积累条件。中国共产党人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实现而奋斗,共产主义并不“渺茫”,就在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共产党人高尚的人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进程中形成的。

在承担使命中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尚人格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指出:“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现实的人,既有职业选择又有信仰选择,只有把职业与信仰选择统一在为大多数人幸福的基石上,才称得上是伟大的人,也才不会为困苦所惧、为诱惑所动、因挫折而心灰意冷。

共产党员在入党之时都面对鲜艳的党旗,紧握拳头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共产党人的事业是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事业,入党宣誓是对党的事业的承诺,也是对职业道德和责任的庄重承诺。信守诺言,是人格尊严的底线,更是对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共产党员入党之时就把自己的信仰和为之奋斗终身的职业确立为共产主义,如果丢了共产主义理想,就根本不配谈什么高尚的人格了。

在革命战争年代可以把冲锋陷阵、宁死不屈、英勇就义,作为衡量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的直接标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共产党员崇高人格的表现。到了和平发展时期,牺牲生命的严酷环境已经不存在了;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的事情没有了。没有了生死考验,没有了衣食之忧,过上了安逸生活之后,有人认为,衡量共产党员人格的标准就变得模糊不清了,甚至就没有了。真的是这样吗?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其实,衡量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标准始终是存在的,是否能够兑现入党时的承诺,能否为自己选择的理想信念而坚忍不拔地工作,这就是始终不变的标准。

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今天,“忠诚、干净、担当”这六个字就是衡量共产党员有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标准,就是衡量共产党员有无高尚人格的标尺。忠诚,就是对党的绝对忠诚,既然在党旗面前信誓旦旦地许下承诺,加入了党组织,就不能自食其言,做出卖灵魂、背叛组织、背叛诚信的事情。干净,就是要公私分明,入党为公,做事为民,在阳光下做事,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不以公权谋取个人私利和小圈子利益。相信“举头三尺有青天,不畏天知畏己知”,做到心中有戒,慎独、慎微、慎初,提防被利益集团“围猎”。担当,就是敢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然党和人民把权力赋予了自己,就不能无所作为、无所事事。权力也意味着责任,只要是对人民、对国家有利的事,看准了就大胆地去做、大胆地去试,树立积极开拓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绝不作“老好人”“和事佬”式的“懒官、庸官”。

“忠誠、干净、担当”这六个字的实质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是共产党人心学的本质要求,这是衡量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也是塑造共产党员高尚人格的标尺。

在推进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培育高尚人格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扎扎实实地在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之奋斗和牺牲,那共产主义就真的永远实现不了。同样,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正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国的发展如此接近世界舞台中心、如此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國正以自己的发展成就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着中国智慧、提供着中国方案。

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这门功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不断锤炼自己的党性,升华自己的人格。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页。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9页。

责 编/马冰莹

Abstract: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nd" is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state of mind and the sublimation of personality. The Party spirit is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nd" of the communists; to uphold it among the Party members, the key is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purpose, enhance thei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cultivate a noble personality. Marx's essay "Reflections of a Young Man on the Choice of a Profession" advocated the career aspiration of “work for mankind” and revealed the ways to achieve perfection in life and the standards of a noble character. In a new era of striving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re-reading Marx's essay is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spirit and shaping the noble personality of the communists.

Keywords: "Reflections of a Young Man on the Choice of a Profession", communists, noble personality, "Philosophy of the Mind" of communists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我的修养要则》:共产党人修身正己的一面明镜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共产党人要永远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担当是一名共产党人是否忠诚的试金石